02.27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最近几天

随着疫情形势较之前有所好转

部分人防疫意识有所减弱

出现了不佩戴

或不认真佩戴口罩的情况


而现实情况是,现在还远远没到

摘掉口罩的时候

出门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仍然是大家需要自觉做到的


口罩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防线

正确规范使用口罩

是个人健康防护的重要保障

将带我们再学习一次

口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一、口罩的类型有哪些?


市场上口罩种类繁多,大致包括普通口罩、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的医用防护口罩、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等。


大家常讲的N95口罩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也就是KN95/N95及以上的医用防护口罩;一种是防尘口罩,也就是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它们的防护等级相同,均通过N95等级检测,但是执行标准不同,防护的对象也不同。防生物口罩用于医疗卫生行业,比如防疫站、医院、疾控中心等。防尘口罩用于工业,比如煤矿业、石油加工、采矿业等工矿企业使用。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下面着重对3种医用口罩进行介绍:


1.医用普通口罩。该级别口罩对液体飞溅阻隔作用较小,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未达到国际的KN90标准,也没有密合性要求,故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为阻水层,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中层为过滤层;近口鼻的内层用于吸湿),该级别口罩有较强的防液体喷溅能力,其对空气中大于5μm颗粒,过滤效果≥90%,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足够具备防飞沫(病毒的主要传染载体)的能力。对于不会密切接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普通人来说,外科口罩就能满足日常需求。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有绑带式、耳挂式。


3.医用防护口罩。这种级别的口罩采用的工艺是GB2626标准的KN95(国际认证则是N95),即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其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直径小于3μm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医用防护口罩的防护性能适用于密切接触疑似或高危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医生,而我们普通百姓用起来则不必过分强求。常见的医用口罩有拱形、蝶形等。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二、应如何选择口罩?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1.担负部队经常性工作任务人员,如巡查督导工作组人员、两级机关办公人员、车辆驾乘人员、看押看守、营区备勤人员佩戴医用普通口罩。


2.担负社会面执勤工作任务人员,如机场和车站执勤官兵、城市武装巡逻官兵、担负党政机关警卫任务官兵、营门卫兵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视情况佩戴N95口罩。


3.部队担负直接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或管理被隔离者任务人员,如返营隔离观察人员管理人员、发热门诊隔离区值班人员、隔离病房值班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4.居家观察或者家中有需要观察的人员时,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


5.要说明的是,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没有必要把N95口罩作为防护标配。


6.口罩不能与他人共用。


7.棉布口罩、海绵口罩等非医用口罩防护效果较弱,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咳嗽、打喷嚏和说话产生的飞沫,优于不带口罩。


8.雾霾期间存下的KN95/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在日常防护中可以使用。但此类口罩分为无呼吸阀和有呼吸阀,如就诊于发热门诊,禁止使用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三、如何佩戴口罩?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普通口罩的戴法:


1. 医用普通口罩分为两面(浅色和深色),将鼻夹朝上,外层深色面朝外,将浅色一面向内佩戴(切勿戴反)。


2.用两食指压迫口罩上侧鼻根部的金属丝,使其紧贴鼻部,然后将食指向两侧逐渐移动,使整个口罩贴紧面部皮肤。


3.将口罩上下拉开,将口罩完全遮盖口、鼻、下巴后,将两侧的带子拉起挂于耳后。如是外科口罩,则将两侧带子上边的两条垃至耳后系紧,下面的两条拉至颈后系紧。


注意事项:

(1)手的卫生要在先,双手一定洗干净。

(2)遮盖口、鼻和下巴。

(3)根据鼻梁固定鼻夹。

(4)如果需系带,一定要系紧。

(5)注意四边要紧贴,切记不要有缝隙。

(6)舒适度要调整,不要频繁的摘取。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KN95/N95及以上的医用防护口罩的戴法:


1.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


2.用口罩抵住下巴。


3.若为耳带式口罩,将耳带垃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若为头带式口罩,则先将下方头带拉过头顶,置于颈后耳朵下方,再将上方头带拉过头顶,置于颈后耳朵上方。


4.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


注意事项:如果仅用单手捏口罩鼻夹,可能会影响口罩的密合性。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四、如何摘除口罩?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摘除外科口罩流程:

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4.手卫生。


注意事项:脱口罩时不接触口罩前面。


摘除医用防护口罩的流程:

1.双手同时抓住两根松紧带,提过头部,脱下。

2.用手捏住松紧带投入医疗废弃袋中。

3.手卫生。


注意事项:

1.禁止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2.确保医用防护口罩在安全区域最后脱卸。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五、口罩戴多久需要更换?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1.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换戴。建议使用4-6小时更换一次。


2.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需更换。


3.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4.较高风险人员在接诊高度疑似患者后需更换。


5.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


6.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不需要按照4小时更换的标准,但在口罩变形、弄湿、弄脏、有异味、口罩与面部无法弥合及呼吸阻抗明显增加时需及时更换。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六、如何处理戴过的口罩?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1.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如喷洒酒精)、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


3.没有感染风险的人群戴过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置。鼓励放在垃圾袋里,扎紧袋口后再投入垃圾桶。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七、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1.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和呼吸道基础疾病的患者佩戴后如有不适感,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2.孕妇佩戴口罩,应结合自身条件选择。


3.儿童脸型小,应选择儿童防护口罩,在佩戴过程中家长应随时关注。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宜戴口罩,避免发生窒息。


4.以上人群尽量不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家注意开窗通风和居室清洁消毒。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军医课堂丨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这七个“知识点”真的很重要!


目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

警报尚未解除,形势依然严峻

大家千万不要放松警惕

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少聚集

做好个人防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