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文|鯨北晨

上學期期末考試,我將原來年級倒一的班帶到了平行班第一名,大多數班主任在辦公室調侃我:“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我知道他們的理由:

無非是我2019年新入職的,還是中途接的一個差班。這樣的班我都能帶到第一,他們瞬間倍感壓力。尤其是想要以臨聘老師的身份從我們學校留下來,就必須做出比其他人更好的成績。否則,學校便不太會為他們設崗。

但我帶的班級卻考得比他們好,他們自然會感覺到不舒服,畢竟這關係到他們的職業。

於是,我被吐槽了。

但在他們吐槽我們班成績的背後,其實蘊含著無數人的努力。我們班多位任課老師是2019年新入職老師,在入職初期,我們是這麼做的:

1.心態上:我們沒想過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當我還是科任老師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在晚上10點前下過班。當我變成班主任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在晚上11點之前下過班,早上更是要求在7點左右進班。

在入職之前,我曾經也被“是不是要996”這樣的問題席捲過。但是,入職之後,我和小夥伴們就沒有在想著生活和工作要怎麼平衡的問題,我們做好了準備,要把一心撲在工作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性。

作為老師的專業性是站上講臺,給孩子講清楚知識點;作為班主任的專業性,還要學會平衡各科老師在班級學生上“侵佔”的時間,以及管理好班級各項大小事務,其中還包括與班級家長們溝通好。

而這些是不能等的,也許我們自己能等,但我們現在的服務對象們孩子們是不能等的


“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我們身上肩負著教育他們的使命,如果不認真點,我們可能毀掉了不止50個孩子,畢竟他們以後長大了,也會成家。

所以,就像《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會努力》這本書裡所說的那樣,“人生只有一回,所以我不想留下遺憾,想要認真挑戰”。但也正因為人生無法重來,我真的不想失敗”,我們想“拼”一把。

2.方法上:我們時常求助團隊,學著借力打力

我們是年輕老師,自然是沒有有經驗的老師那麼老練,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管理班級上,我們還差得很遠。

我們時常求助於團隊,教學問題上我們不僅會去聽多年教學經驗的課,還會將自己的想法跟他們聊,他們會給我們一些意見。我們針對他們的意見,再做一些相應的調整。

我當班主任之後,更加註重團隊的力量。


“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於是,在我當上班主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求助於辦公室熱心有經驗的老師,怎麼跟孩子們制定好讓他們服從的規則,怎麼樣讓孩子們快速接收我這個新班主任。

待班級秩序基本穩定下來,班級便會爆發出一些常規秩序未能規約的小問題,比如宿舍內部的孩子之間會有矛盾。在我處理得頭疼的時候,我便會尋找辦公室大佬們的幫忙。

另外,班主任還有一個可以藉助的團體就是班級的家委們。我們班曾經爆發過整個宿舍的孩子身上長痘痘,我處理了很多天,家長這邊都不買賬。最後,我求助了家委的會長,我們商量後得出的方案是:安排家長每天晚上過來查寢。

這樣一方面讓家長看到自己的小孩,能放心;另一方面也節省了我的事情,我也不用去宿舍查寢。畢竟有的時候當班主任的做得再多,還不如家長自己去看自己家的孩子更讓他們放心。

慢慢的,家長們這個群體也會給我支持,甚至覺得我班主任的工作確實難做,他們也會越來越能理解我們。

3.行動上:我們堅決執行方案,狠抓彼此落實

我帶班級3個月,自己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一旦做出決定,不再想太多,堅決執行下去。

首先,我們立志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我們關愛孩子,不止是口號。我會要求我自己也受班級規定的制約,我要讓孩子知道我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


“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有一次,我跟孩子說週二換座位,結果我到了週三才換。那會我就要求自己跟孩子們一樣,沒有做到就罰抄。於是,我在辦公室抄寫兩遍《論語》,抄完之後把它貼到教室裡。

我的科任老師也是,在自己被孩子們誤解的時候,沒有絲毫說覺得不爽,就跟孩子坦誠的道歉,這樣孩子們便慢慢接受我們了。

我們會在每一個重要節日的時候,給孩子們一些小獎勵。2019年元旦的時候,我們給孩子準備了紅包,裡面雖然就只有1塊錢和一句祝福的話,但這希望他們記住我們愛他們。

那天我去查寢的時候,我還聽到孩子和媽媽說,“媽媽,這一塊錢,你不能花掉,一定要裱起來,很多年之後,這是我和老師們之間的故事。”

其次,我們立志督促完每一個孩子寫完作業。我們佈置作業一出來,這就是方案,我們必定會要求孩子們完成這一方案。為了完成這一項任務,我花錢給班級買了一個白板,並且自制了各科作業完成情況表格,每天及時記錄,並且轉發家長群。

對於沒有完成作業的同學,我們自然是有一些小懲罰。比如我們學校在晚修間有一個夜宵時間,一般孩子們都特別想去,但是如果作業沒有完成的話,就會被我們留下來寫作業。

而週一到週五一直未曾寫完作業的,週五放學的時候,我們會把孩子留下來,待到他們合格才放他們回去。

與之相對應的,總是把作業完成得很好,並且每次考試都考得還不錯的都有頒獎,這種儀式感不限於班級,而且還要在家長群裡表彰。


“你能別這麼拼嗎?給我們留條活路”

慢慢的,孩子們的作業基本上都能完成,即便最開始完成不了,最後也能被留下來完成。孩子們的作業完成了,知識點知道了,自然整體的成績就上來了。

等疫情結束之後,回到學校,我們會繼續“拼”下去。不為別的,就為在孩子教育這件事情上不留遺憾,我們也會竭盡全力。

無論外界是怎麼評價我們、諷刺我們、吐槽我們,我們都會牢記《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不會努力》裡面的一句話:“不要拘泥於公司內部評價,多多磨練自己的專業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