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與人相處?“和而不同”是孔子的箴言

強調“仁愛禮樂”的儒家在交友觀上也延續了一貫的主張。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君子用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用朋友來輔助仁德的培養。

朋友之間可以互相切磋琢磨以共進於道。在仁道的修養上同進步,而不是自進己德。

那麼具體應該怎樣用“仁”來交友呢?

如何與人相處?“和而不同”是孔子的箴言

與人為善,友好交往

人道精神是原始儒家一以貫之的精神。

孔子在《論語》中提到的“忠”、“恕”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首先是以對他人的關心友好和善為前提的。

正是以這種交往乞求為導向,孔子把廣交朋友看成是人生的最大快樂: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反對用惡意猜測他人,而提倡“見善如不及”,勉勵交往主體以善良的心地和開放的襟懷接納對方。

但孔子不是一味無原則的“仁”,而是有立場、有分別的“仁”:

1. 多要求自己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做得要比自己多,這就是自私。

君子應該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就能遠離怨恨了。

心胸狹隘的人永遠把私利放在首位,因此容不得一點兒吃虧,爭名奪利,不講付出只講回報。

只有心胸寬廣仁厚之人,才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時刻反省自己有沒有逾越道德的邊界,有沒有做對別人有好處的事。

2. 如何對待惡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有嚴格的善惡之分,他不主張用恩德來回報仇怨,而是應該用正直來彙報仇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儒家思想有一點俠義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腳;你對我不好,我不理你,這很直嘛!……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張明辨是非的。

“以德報怨”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人們向“善”的心理,但是“以德報怨”混淆了是非的判斷標準。如果是小怨,當然可以以德報怨,比如朋友之間的有些小誤會不妨寬容一點,超然一點。

“以直報怨”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來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嚴,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為來對待別人的怨,這表現了儒家的原則性和寬容心。

3. 對事不對人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不因為言論可取就選用一個人,也不因為人不可取就拒絕他的言論。要客觀公正地待人。

推舉人要重實績,不能一概而論、以偏概全,不能使工於言辭卻無實行的巧言者得幸當道,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有了缺點就廢棄了他有益的建言。

人作為感性的動物,能不戴有色眼鏡看人和事是非常難的。

能做到對事不對人的人,不會因為和某個人關係親暱就一意孤行地幫扶任用,也不會因為對方和自己有矛盾或者關係遠就全面否定他。

這對於領導選賢任能也是很有指導意義的。

如何與人相處?“和而不同”是孔子的箴言

誠信交往

誠信交往包含著平等交往的意向。孔子把“信”這種真誠無妄之德運用於交往活動。

首先要求朋友之間應誠實守信,即: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朋友信之”。

既然“信”乃做人之本,那麼主體間在交往時就需要:

“聽其言而觀其行”,

考察彼此在言論和行動上是否誠實守信。

若彼方誠實守信,即可與其溝通、對話,進行平等的交往,既所謂:

“信則人任焉。”

主張誠信之德的確立應該從我做起,即謂: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種以反省、克己的工夫來培養誠信之德的思想,無疑將誠實交往指向了自律自覺的航程,從而凸顯了由自我而感化他我的重要意義。

如何與人相處?“和而不同”是孔子的箴言

適中交往

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誠實交往的目標,在於使交往主體間達到一種和諧、完美的理想狀態。

但是,他們對交往中怎樣保持交往主體的獨立性而不流為結黨營私的宗派性活動卻有著嚴格的選擇標準,並由孔子率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對待原則。

並以這種原則為導向,首先對選擇什麼樣的人作為交往對象做了認真思考: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沒有仁德的人不能夠長久地安於窮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於安樂之中。

有仁德的人長期安心於推行慈愛精神,聰明的人認識到仁對他有長遠的利益而實行仁。

沒有仁德的人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都會更加墮落,只有仁者才能安於仁,也只有智者才會行仁。有了仁的本心,就能在任何環境下做到矢志不移,保持節操。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應該親近忠誠和講信義的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在遇到錯誤的時候,要正面對待,不逃避掩飾,勇敢地加以改正。

要重視學習,善於結交朋友,著眼於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孔子以“仁“為標準,不贊成同任何人都進行交往。

其次,原始儒家還以“和而不同“為原則,反對把交往降為黨派活動。

對此,孔子除近乎律令地宣佈“和而不同“外,還說: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

主體間的交往活動雖然應貫徹與人為善和誠實相待的原則,但這並非意味著彼或我可以放棄自己的意志和立場而依附於他人,甚至把交往蛻變為空一種結黨營私的活動。

如何與人相處?“和而不同”是孔子的箴言

怎樣才能把交往控制在理想的界限範圍內呢?

原始儒家主張實行“中庸“的原則。

既然如此,那麼“中庸“就是處理包括交往在內的各種問題的普遍原則和方法,

而孔子正是以此為指導來判定交往的合理性問題。

子曰:“晏平仲善於人交,久而敬之。”

晏子善於和別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別人越尊敬他。說明了晏子強大持久的人格魅力。

晏子不大容易與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個朋友,就全始全終。

“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暱。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侍奉君主繁瑣無度,就會遭到羞辱;與朋友相交繁瑣無度,就會遭到疏遠。

不論是有距離的君主,還是親密無間的好友,都是有距離才能產生美的。

交往太密則既無神秘感,又無新鮮感,還容易看到更多的缺點,反而會遭到對方的嫌棄。

莊子曾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能使別人長時間保持對自己的敬意,是一個人善於交往的表現,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闡釋說: “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於煩瀆(冒昧干擾),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

李澤厚在《論語今讀》中說:“朋友之道,平等獨立,不宜強加於人,即使忠言善告,也應適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則自討沒趣。這種“處世之道”,至今有用。但它之所以不僅是“處世之道”,因為它顯現了作為本體的某種人際關係的具體的情理刻度。過此刻度則此關係不再維繫。孔學中朋友之道最宜於現代的社會公德,即以獨立、自主、平等的個體之間的關係為基礎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