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是不是能成立个中医交流会让更多了解中医的人来为中医做点什么呢?

老茶瞎说的


希望有更多的这种交流平台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让中医药发挥巨大的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


城边闲着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中医是国粹,理应发扬光大,只是目前还有一些人不相信中医,否认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这就更加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中医专家进行普及教育和推广。

本人认识一个老中医,通过发图片看舌苔就能看出身体哪些方面需要调理,开出的药方在本地中药材市场上就可以买到,价格相当便宜,只是像这样医德高尚的老中医越来越少了,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中医中药事业需要大家的关注,也需要有很多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只有这样中医中药事业才会发扬光大。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若能中西医结合就能实现标本兼治。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中西医结合医院,这应该是需要大力提倡和支持的。

在本次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中医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更加显示了中医中药的福特魅力。

综合以上观点,本人认为建立这样一个中医中药方面交流沟通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X射线60945207


这个建议非常好,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大危机是健康危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是不健康的,是亚健康(外国人对没有治疗办法了,给起的名字叫亚健康)。中医必须走在为人民大健康服务的前沿,但现在有一些现象值得重视,有的中医药大学一段时间把《伤寒杂病论》《内经》这些经典放在了选修课上,这个行为有两个原因,一是阴谋消灭中医,二是不懂经典,但愿是第二个。中医文化的四个代表经典《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灵枢经》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展,有必要成立一个协会,进行系统地统一,形成一个易学,易懂,可复制,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中医发展机制。


兆阳师兄


建国后传统文化教育断层,没传统文化基础,理解中医就困难,优秀的西方文化是好,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丟,尤其是建立在易学基础上的传统文化,这是西方文化不能代替的,应当纳入教育与使用之中,中华之“中和”思想是西方文华比不上的,阴阳互根互生,对立统一,只有中华民族的先祖有这个认识及觉悟,并运用于各个领域,如思想政治军事医学等,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等。


慎思篤行123


支持。但建议,由官方出面组织并长期支持,可比美协书协音协影协一类组织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强,可称为"中国传统医学委员会"或"中国中医药专家协会"。由中医药行业中的高端人才组成。主要任务,组织交流研讨、解读传统名著、研发中医药制品、扶持绿色中药生产与加工,搜集整理并适时公佈秘方、编写民间名医略传、参与中医药教材的编审、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开拓国际中医药市场,等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要超过日韩两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争光添彩。


文海墨韵


这种交流群。我早就已经成立了。主要支持我的病人。咨询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保健方案。做的小病不出门。网上找我看。我也很少在网上用药。只到病人去做一些按摩,吐呐,操



无为一生2


中医是高维度的药疗方法,在目前三维科学当中是不可能证明的,所以,任何抵毁中医的言行,视而不见中医疗效,利用西医主导地位打压中医,不是用心险恶,就是无知,为今之计,改革现有医疗体系,将西医所手诊疗手段设在中医下属科室,外科手术仅为中医方法的一种,开设中医科普教育,列入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列入中医考试!一切当代人无法验证的事物(包括中医)不能扣上不科学而预以抵制与反对,甚至为反对而反对!


用户8528815468290


这样的交流会只会为院校中医做蛋糕,而对民间无证中医没有一丁点好处,院校中医学会了他们可以用于治病,而民间中医就可以下十八层地狱了。


邓锡成1


早就有,世界中医联合会,总部在北京,交会费就行,各地都有中华医学会中医分会机构,你具备条件就可以入会,每天,每月,每年都有各种交流。


用户8077005654304


茅山道士做会长,徐福做理事,张悟本做宣传,张仲景坐珍,李时珍孙思邈营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