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醫不傳之祕在於用量

導讀:用方的經驗講的不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方的用量問題。一個好的方君臣佐使配伍嚴謹,用量的比例也各有奧妙,就拿附子來說小量可溫補脾腎,中量能祛寒止痛、大量則回陽救逆,同樣的一味藥,用量的不同,功效也有顯著的區別,這就是中醫的不傳之秘。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用量

作者/蔣厚文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用量”,此話不無道理。

蓋其一,從單味藥言,量變超出一定限度,必然會引起質變,故劑量不同,功效有別。如附子小量可溫補脾腎,中量能祛寒止痛,大量則回陽救逆;紅花小量可生血,中量能活血,大量則破血;大黃小量可健胃,中量清溼熱,大量則瀉下;黃芪小量無利尿效應,中量能顯著利尿,大量則反使尿量減少;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壓、大量反使血壓下降等等。處方遣藥,切莫一概認為量大則功勝,而盲目追求大劑應用,要因病、因人、因藥制宜,力求做到既對症,又適中,否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其二,從組方配伍言,一方中藥有主次,各藥間又相互影響,彼此制約,故臨證施治除,依法準確選擇方藥外,還要恰當處理好藥物之間的量的關係。須知,適應不同病證的不同方劑,其主藥間或主次藥間各具一定的相對有效的劑量比例,倘此比例失調,勢必導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變。如桂枝湯中桂枝和芍藥等量,才能調和營衛,解肌發表;若倍用桂枝,則變為溫陽降逆的桂枝加桂湯;若倍用白芍,就成了解表和裡的桂枝加芍藥湯。再如麻黃湯中麻黃與桂枝的用量應是三比二;枳術丸中的白朮與枳實的用量應是二比一;白虎湯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於知母;當歸補血湯中的黃芪用量宜五倍於當歸;麥門湯中的半夏用量應為麥冬的六分之一左右;一貫煎中的川楝子用量應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用量


如果不明這些行之有效的不傳之秘(當然也可酌情調整或探索更佳比例),動輒藥量相平,主次不分,甚或比例顛倒,喧賓奪主,雖方與證合,其效難求。

吾隨王文鼎老師臨證,曾見一患者,女,40歲。因感冒後反覆咳嗽,釀成哮喘已三月,半月來加劇,經用抗生素及激素無效,又服定喘湯與小青龍湯亦不應。王老診後,確認寒飲,予麻黃根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制半夏12克、炮姜、五味子、細辛、甘草各6克。藥進兩劑,喘息得平。或問,前已投小青龍湯,並不見功,何故王老用之頓效?關鍵就在用量上。王老曰:“用小青龍要掌握仲景治痰食咳嗽的姜、辛、味三個要藥,此三藥一般當等量用之,注意調節升降開合的適宜。方中麻黃的運用亦有分寸,初期表實用麻黃,次用麻黃絨,後期喘而汗出用麻黃根30克。至於桂枝與白芍用量,初期宜等量,病久漸虛,須白芍倍桂枝,仿建中意在收斂。”王老對經方之研究,堪稱至為精細,因而深得仲景用量之奧秘,故臨證運用自由。

— THE END —



1、文源:中醫書友會 編校/劉愛薇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