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瓯江时评」谨防侥幸心理

  丽水疫情防控的好消息不断传来:连续十多天没有新增病例,出院患者也越来越多。防控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没到可以摘下口罩,不把疫情当回事的时候。然而,媒体记者却在市区的街头、公园、商场、菜场等场所,发现有少数市民没有按要求佩戴口罩,有的还近距离交谈,甚至多人聚集在一起。这种现象的背后,说明少数人心存侥幸。

  一位传染病学专家说,每当疫情发生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警惕:一是部分人心存侥幸,大意懈怠;另一个是莫名恐慌,造成混乱。侥幸和不幸往往相伴相生。现实中,有的认为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开始盲目乐观;有的觉得自己至今未“中招”,逐渐放松警惕;还有的在神经长期紧绷的状态下,出现“思想疲劳”。殊不知,任何一个人的松懈都可能毁坏一群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环节的松动都可能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无论是在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各级干部、广大群众,每个人都要守好自己的防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纠正“习以为常”的认知。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习以为常的侥幸心理易对疫情发展造成“误判”,导致思想认识有差距、疫情防控有漏洞、责任落实有空隙、措施不严不细不实,这就要求每个人时刻上紧思想意识的“发条”,紧盯容易被忽视的角落、绷紧容易放松的那根弦。

  转变“与我无关”的心态。疫情传播没有“选择性”,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为疫情打开传播的通道;任何一个岗位出现懈怠,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在关键时刻,我们要敢于对不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人员和做法说“不”,真正把上级压力传导到最末端,形成整体联动的防控态势。

  谨防“日渐松懈”的行为。任何侥幸疏忽,都可能让疫情蔓延。“100-1=0”,有万分之一的侥幸,就可能会有百分之百的危害。特别是随着外出者返城、学生返校、工人返厂,人员流动逐渐增加,给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一旦传染源得不到控制,短时间内就可能酿成大患。唯有思想不侥幸、精神不麻痹,才能掐灭任何可能的风险。

  “人虽无艰难之时,却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在疫情防控上,只有破除侥幸心理,将上级决策指示落实到每一件小事,把防控措施做实做细,上下一盘棋,才能构筑群策群力防控疫情的严密防线。

  作者 一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