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拘留烧散煤者”为何遭质疑?

12月9日澎湃新闻围绕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拘留烧散煤者”进行报道。12月8日曲阳县环保局官方微信公号“曲阳环保”发布了一则题为《我县拘留2名燃烧散煤用户》的通报开始流传。该消息称,“自2018年11月26日开始,县公安局环安大队配合国土局、综合执法局、恒州镇政府、赵城东村委会等部门共计查处违规燃用劣质散煤人员34人,其中32人为初次违规燃用劣质散煤,对其本人给予治安训诫处罚,家中散煤全部没收;其中赵某某、赵

计某2人不听劝导,二次违规燃用劣质散煤,给予其治安拘留处罚。”该文同时配有两张面部被打了马赛克的被拘人员照片。

治安拘留处罚的正当性遭到广大网民质疑。两三个小时之后,上述消息被删除。对此,一位曲阳县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媒体称,《曲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劣质散煤管控的通知要求》是根据保定市的相关要求制定的劣质散煤管控方案,经与公安部门沟通,该通知具有法律效力。但当晚,曲阳县政府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微信消息内容有误,系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我县没有对燃用劣质散煤人员进行过拘留。”短短数小时内,“拘留燃烧散煤用户”事件经历了一波三折。“没有拘留”的官方回应让人松了一口气,为何拘留会被争议?面对严寒逼近,如何保障群众有效取暖?这些问题值得放在环保执法的背景下做番探究。

说起曲阳这个地方,不少人或许会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该县曾因多所乡村小学未按时供暖被媒体曝光。当时查明的原因是“煤改电改造启动晚、未按时完工”。此次事件,有当地村民表示,之所以有人冒险用烟煤,原因是“烟煤冒火大、为了暖和”,该村天然气管道在去年就已开始施工,但一直未能通气。是否属实待查,村民的反映至少透露了煤改气工作推进在一些地方并不顺利,或与缺乏统筹有关,部分群众基本取暖情况仍不乐观。

但冬天总会来的,把群众取暖问题解决好,本不该有任何闪失。可一旦送暖计划不能如期实现,在处理群众采取不妥当取暖方式的问题上,政府不宜设置过多惩戒性手段,尤其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因为这原本是政府应保障好的基本民生。据此,若以治安管理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为由对散煤用户实施行政拘留,自然难获认可。在政府未把本职工作做好的原因在前,群众自助行为在后的情况下,政府出于弥补,应提供更多的、也是有效的供暖工作。

即便放在大气污染这样的大民生问题面前,群众取暖也该优先安排好。治理大气污染人人有责,但前提是政府把职责工作做好。在这样的方向下,有关部门应提供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备选方案,允许群众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事实上,以补贴方式鼓励使用清洁煤的计划,在今年10月18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河北省采暖季洁净煤保供方案(2018-2020年度)》中已有体现。方案的落实需要各地职能部门耐心地沟通,做好群众工作,从经济上、心理上让群众接受——在付出同样取暖成本的情况下,选择对大气有利的能源,何乐而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