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胡同的历史就是北京城的历史

西城有一条特别资深的胡同。北京胡同的历史有多少年,这条胡同就存在了多少年。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从小院外面的街道看砖塔

从北京地铁4号线西四站西南口出来,向前直行30米,到西四南大街再右拐100米,就到了一条深长的胡同。站在胡同口,抬头便能望见一座古朴的灰色砖塔,砖胡胡同便因此塔而得名。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张生煮海》的剧本,讲述了张生与龙女的爱情受到龙王阻挠,便将海水煮沸的故事

宋末元初时期,一位戏曲作家名为李好古,创作了一部流传至今的杂剧《张生煮海》,其中有一句台词“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砖塔胡同因此成为了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胡同,是名副其实的“北京胡同第一”和“北京胡同之源”。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明北京图,引自《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砖塔胡同一带旧景

明朝嘉靖年间,时任锦衣卫指挥使张爵,著有一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书中即把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古迹加以收录,由此亦可推断砖塔胡同历史之久远,并知其资历非虚了。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位于砖塔胡同东口的万松老人塔小院入口

砖塔位于胡同口南侧一座传统的老北京小院儿中。小院儿有一个朝东开的不算大的高台阶门楼,楣上是石刻的六个大字“元万松老人塔”,门口两侧各悬一黑底金字的长条形木制牌匾:正阳书局、北京砖读空间。走上石阶,跨过门槛,迎面就是万松老人塔。塔下立有石碑,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名、落款单位和日期等字样。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塔下静谧的小院

虽然门外就是繁华的大街,但一进去就让人立刻觉得内心十分安静。一墙之隔仿佛两个世界,着实令人惊异。从喧闹的现实中穿越回到古老的年代,在时光倒流中,令人不禁感悟到宁静才是最终的归宿。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万松老人塔全貌

这座万松老人塔是金末元初最著名的高僧万松行秀的舍利塔,始建于1246年,用料全为青砖,塔身通高16米,是北京最矮的塔,也是北京城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型八角九级,最下面一层是须弥座,须弥座上为九层叠涩砖檐,每层檐下不设斗拱。在最高的一层上面建有八条垂脊,中间坐落着两层刹座,座上置宝珠形刹顶,整体素雅精致。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1924年的万松老人塔近景

塔身分内外两层,外原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其余四面辟棂窗(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惟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风铎(大铃)。万松老人塔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万松行秀大师:佛教禅宗五十一世,中国禅宗二十四代,曹洞宗第十四代祖师

700多年来,与人间的悲欢离合一样,这座塔也历经了许多岁月的洗礼。

万松老人圆寂后“茶毗舍利无算,门人分塔供养”,这座万松老人塔只是其中之一。至于总共有几座塔,在哪些地方,并不完全清楚。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还有另一处位于邢台市西南原净土寺有千百座佛塔的古塔林,但已于文革期间被毁,幸有《邢台县志》记载《万松舍利塔铭》的原文。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原邢台净土寺的万松老人塔,塔后的北景是邢台顺德古城的北城墙

元朝末年,徐达率明军攻克北京,壮丽的元大都被夷为平地。万幸的是砖塔胡同和这座塔保存了下来,成为元大都的宝贵遗存。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徐达攻占北京

到了明代,此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人所识。据《帝京景物略》记载,砖塔周围被民居所围,远望似塔穿屋而出,居民埋怨塔佔了自已房子的地方。不知何年居民在塔前开酒館,猪腿掛在塔檐上,酒罐堆放在塔周围,菜刀钝了就在塔砖上磨砺,醉汉靠在塔上呼喊漫骂,二百余年不见祭拜的香火。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门楣镌刻:元万松老人塔

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有位叫乐庵的游僧,从南方游历至京城,经过此地,发现门额上有“万松老人塔”六字,竟拜倒大哭。于是便募化银两,赎回小院,大加翻修,并终生守护于此。至此,万松老人塔在颓败360年后重焕光彩。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古籍《帝京景物略》

后有明代罗山的刘梦谦所作的一首咏砖塔的诗作流传下来:“居然遗塔在,扰攘阅朝昏。草蔓萦萦合,松声谡谡存。传灯过佛祖,留字到儿孙。不读从容录,安知老宿尊。”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乾隆皇帝亲自下圣旨重修宝塔,可见其尊贵与显赫。此为铭文,清晰可辨

乾隆十八年(1753),康亲王永恩奉旨重修此塔,将原元代砖塔包於其中,并将原来的七级加高至九层,改平顶为尖顶,加了塔刹,即今之所见清代砖塔。并于塔之南面镶嵌石额“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谷旦康亲王永恩奉敕重修”,至今铭文依然清晰可辨。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1920年代砖塔旧貌

民国十六年(1927),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等人组成“万松精舍”,筹资整修,在塔院的北侧开了一个小门,新建门楼并加筑了围墙,门楼上石额书“元万松老人塔”,并托其附近的广济寺代为照看。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法会现场图

不过,当时的社会十分动荡以及又经过抗日战争的破坏,到20世纪40年代时,万松老人塔院曾被一位牙医私自占用,成为了一家私人牙科诊所。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建国后的砖塔胡同街景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28日,以叶恭绰为首的万松精舍在世同仁再次发力,致函文化部文物局,请求将“该塔院地段及建筑、树木”等“接收管理”。文物局随即通知北京市文物整理委员会按叶恭绰等人函件接管了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石碑

1986年,西城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万松老人塔,“清塔”里包着“元塔”这一奇观才被发现。

1995年,万松老人塔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西城区政府将塔院腾退后,作为办公单位使用。

2013年,万松老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砖塔小院内举办的画展

2014年,万松老人塔院首次开门迎客,与大多数被开辟为纪念馆或陈列馆的古建筑不同,这个仅350平方米的小院最终被定位为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引进了第三方机构正阳书局负责运营管理,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看书买书,了解有关北京城的历史和文化。

院内还不定期举办各种有关北京传统文化的展览,每次都会吸引不少对北京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到场。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就长期住在砖塔胡同里并写下《窦娥冤》

因塔得名的胡同同样经历着历史的变迁,演绎着繁华与兴衰

在元明清三代,砖塔胡同作为戏曲活动的中心,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元代古戏台陶俑,山西出土

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当时把演杂剧的戏院叫做"勾阑"。勾阑内有戏台、戏房、神楼和腰棚,大的勾阑可容纳数千人观戏。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口袋底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有戏班、乐户和勾阑不下二三十家,终日锣鼓喧天。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古戏台样式及运营场景图

到了明代,在东城的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了教坊司,专门管理音乐、戏曲等事务。这样,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热闹。

清朝,砖塔胡同作为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的营地。但不久,这里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砖塔胡同成为进攻西什库教堂的义和团组织的总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后对砖塔胡同造成了很大破坏,各大戏班纷纷逃离,自此砖塔胡同作为京城娱乐中心开始走向衰落,逐渐成为民居。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老舍先生

1922年,老舍曾在胡同南侧的缸瓦市教堂居住,并担任教堂举办的主日学校的主任。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先生

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张恨水先生

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万松老人塔——北京第一胡同和一位大人物不得不说的故事

万松行秀与弟子耶律楚材皆为古琴大师,2017年,古琴名家韩杰老师及弟子在塔下举行古琴音乐会

2019年11月8日,西城区第二个申请式退租项目—砖塔胡同城市保护更新项目正式启动。

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动中。

愿北京胡同的未来有更多的好故事,让我们共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