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线护士的抗疫感受:治愈患者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

“我看到新闻啦,专家说,恢复期患者的血浆里面有抗体,能用于治疗重症患者。我就一个想法,肯定有人需要我的血浆,我得去!”2月24日出院的黄云芳(化名)说,自己出院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献自己的血浆。

黄云芳是武汉亚心总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爆发后,她在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里,黄云芳所在的六楼收治着病情最重的新冠肺炎患者。2月7日,工作中的黄云芳感觉到自己的喉咙开始不舒服,并伴随咳嗽、胸闷等症状。职业敏感的她很快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随后,她做了CT并被确诊为感染者,住进了医院治疗。

但那时,黄云芳的父母并不知道女儿去支援了一线,更不知道她被感染了。对此,黄云芳解释道:“父母年龄大,身体又不好,支援一线这事儿只和老公说过,怕老人家知道了多心。”

可祸不单行,黄云芳正在一线与病毒搏斗的时候,9岁的儿子连续发烧数日后也被确诊为感染者。“当时我心里也是特别着急,觉得自己不管怎样都还好,但是得知孩子也感染上了就很难受。”说到此处,黄云芳的声音哽咽。最后,9岁的儿子与黄云芳同一天住进了医院。

对于发生的这一切,黄云芳表示从未后悔过选择成为一名护士。“最开始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心中的那份热爱,慢慢的,我发现,这份职业是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黄云芳说,“说实话,得知自己和孩子确诊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但是医院给予的支持与关注,让我坚信,我的同事们一定能够治好我们。”

对于这次疫情,黄云芳认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对这次疫情有着比别人更真切的感受。“我第一天工作的时候,病房里就走了两个病人,当时就意识到这个病的严峻性。”黄云芳所在的病房,收治着病情最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病房里心理最绝望的病患。面对这些重症病人,心理上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

黄云芳说,很多重症病人都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他们只能在肢体上和语言上尽力安抚他们,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的情绪。但有时医护人员也会有压力,尤其是在一些情景的触动下,心情会更加低落。可是,只要看到护理的病人病情慢慢好转,从心理和身体上逐渐恢复健康,他们的心情也会跟着变好。黄云芳说:“在安慰和护理患者的同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不但治愈了患者,还‘治愈’了自己。”

如今,黄云芳已经出院,正在隔离点接受医学观察。好不容易“闲”下来的她,心里反而有些“不自在”:“前线的同事们还在顶着压力抗击疫情,而我却只能隔离休息,想帮却帮不上忙。”说到隔离结束后最想做的事,她直言:“第一件事是想捐献血浆,帮助更多的患者出院;第二件事是尽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

(为保护受资助者隐私,文中黄云芳为化名。)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1月26日开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经全面启动运行。2月27日,字节跳动捐资成立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增至3.91亿元。

截至2020年2月27日,基金已经为三十二批共1111名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资助。其中1095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人获资助10万元;16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殉职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个家庭获资助100万元。黄云芳是第二十二批收到基金资助的医护人员之一。


申请方式

2.打开今日头条、抖音搜索“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

一线护士的抗疫感受:治愈患者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

基金介绍

往期资助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