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南京是太平军的政治中心,攻克了南京,不但在军事上立了头功。在政治上,也宣告了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完胜”,这是可以“彪炳史册”的重大政治功绩,胜利之后封侯拜相,是满清政府做政治勾兑的绝佳筹码,

怎么可能让给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去做呢?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当时的南京是敌人的首都,也是心脏,守卫极严。如果南京一破,相当于敌人政权瓦解,哪有那么容易攻下?何况曾国藩这么厉害的人都不易攻下,何况一个小小的庞青云和他小弟?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舒城一战,三人全凭狠和大胆搅乱敌人,800人打乱5000人的布局,何况后面还有援兵!当时若无援兵,三人必死无疑。但是赵二虎是虎到家了,打个小胜仗,以为自己很厉害,全凭狠和大胆就能到处打胜仗,所以当三老再加了点兵力和财力,他幼稚的以为打下苏州指日可待。要知道,当时的苏州相当于明清两朝的大同和山海关与北京之于苏州和南京。

大同和山海关一破,北京就岌岌可危。苏州乃是南京的左膀右臂,不但有悍将,还有重兵。攻打苏州的将领必是上上人选,是帅才才行!赵二虎不懂军事,更不懂战略,所以才信口雌黄,只要带过兵,才不会满口跑火车。所以后面的人嘲笑,三位大人也是绷不住是常理。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先打南京再打苏州这样一个思路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三个人还是笑了,为什么要笑呢?其实投名状这部电影,它的原型是历史上面刺马案。其实细究这其中的缘由的话,就是当时的慈禧觉得整个江南地区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折腾,导致这个地方主导的势力不是朝廷,而是那些地方钜派的大佬。比如说李鸿章,曾国藩等等之流,所以他派了一个特殊的人,也相当于是他的耳目吧,去南京地区担任指挥长官,结果这个人在上任的途中被人给刺杀了!

这三位大人实际上就是当地的地方,大宝儿这庞青云则是未来会被慈禧委任到江南地区担任慈禧走狗的那一个耳目。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庞青云十分明白,此时去投靠这三位大佬,那就无异于以卵击石,之前他就是被他们仨给坑的坑的差点儿死在了战场上,他要做的就是人上人,而要想成为人上人,不想依靠这三位大人的例子。那能怎么办?只能去依靠中央朝廷。所以他的每一次的打法,每一次的目标都是越过这三个人提前把这个地方给占领了,为什么他要出名,他要向朝廷论证自己才是在这场战争里面最大的功臣。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而这三个大人又在心里想什么?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确实朝廷现在需要仰仗他们需要让他们去灭了对面的太平军,所以给了他们军队,甚至把税收也给扣给他们了,但是一旦太平军被灭了,那这三个人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他们手握如此众多的并对财力物力就会被朝廷猜忌朝廷绝对不放过他们,所以太平运动能够多拖一会儿就是一会儿。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当时庞青云的兄弟说的这个战略其实是最符合朝廷的战略,可是这三位大人笑了。之所以会笑,是因为他们觉得对面跪着的这三个人什么都不懂,他们认为这三个人都是位于底层,只是听从朝廷的命令或者听从官方的命令,哪里会想到自己小人物需要的利益呢?所以庞青云,他们这些人应该被嘲笑。

《投名状》中,刘德华说先打苏州再打南京,为什么三位大人笑了?

《投名状》是政治片,动作和和战争场面只是配菜,里边涉及到的政治及人性和寓意,这5000年以来从来没变过,还将继续演下去,还有很多赵二虎及姜午阳犯同样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