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二戰末期,為何美國在廣島長崎投原子彈,而不是在東京呢?

風雲一點通


哎呀,又是關於為什麼不在東京投彈的問題,東京根本沒有任何轟炸的價值,為什麼要把寶貴的原子彈仍在東京呢?可能是原子彈的光芒實在太強烈了,掩蓋了比原子彈更為兇殘的一種武器:凝固汽油彈。

其實從其他回答中也意料到了幾種說法:保護天皇、保護古蹟、保護平民……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扯淡。為什麼說扯淡呢?

保護天皇?盟軍的確是不炸天皇,但盟軍承諾的只是不炸千代田區,並沒有說對整個東京不動手。千代田區是什麼地方,他是皇宮、國會、經過神社以及其他政府和行政單位所在地。但是他只是東京下設的區之一,並不能代表整個東京。對東京的轟炸只需要避開千代田區即可,所以為了保護天皇就不炸東京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保護古蹟?保護古蹟這種說法更不成立,參考盟軍對德國持續的戰略轟炸,德累斯頓、漢堡等具有極大歷史價值的城市先後遭到摧毀。而東京的明治神宮也在1945年5月遭到美軍燃燒彈攻擊。所以保護古蹟這種說法更不成立。當然有朋友說梁思成的問題,為什麼奈良、京都這些古城沒有遭到轟炸?說白了,這些城市根本就不是經濟和軍事中心,沒有任何轟炸的意義,炸了浪費燃燒彈,根本不是因為他們具備歷史價值。而梁思成本人與盟軍最高統帥部相比可以說人微言輕,對於可能付出百萬盟軍生命代價相比,麥克阿瑟不可能為了幾座古代宮殿就葬送海量盟軍士兵的生命。

保護平民?這種說法應該對日本軍隊說。如果美國人對日本平民憐憫那麼就不應該投原子彈,也不該投燃燒彈,應該拿著聖經到日本兵面前去教化。對於死亡4100名官兵的珍珠港事件、2.5萬人傷亡的硫磺島戰役以及被拿去做人體試驗,美國人或許只會投更多的燃燒彈而不是去憐憫。


回到正題,為什麼我開頭說東京根本沒有任何轟炸的價值?如果我們說東京大轟炸超過廣島原子彈、長崎原子彈、德累斯頓轟炸成為人類戰爭史上遭到空襲最為慘烈的城市。還是說,可能大家聽原子彈聽的比較多,把燃燒彈完全掩埋了。下圖就是美軍在對日本一系列轟炸中使用的M69型燃燒彈,因為混合了環烷烴和鋁鹽以及棕櫚酸的汽油呈膠狀也被稱為凝固汽油彈。M69落地後會向外噴射最遠達到30米的範圍,燃燒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足夠將東京的木質建築點燃且消防人員無法控制火勢。38顆M69型燃燒彈組成1枚E-46型500磅集束燃燒彈,投彈後空中分散開,每架B-29轟炸機攜帶的E-46可以將6500平方米範圍完全覆蓋。

1945年2月24日,美軍動用229架B-29轟炸機攜帶M69燃燒彈對東京試探性轟炸,將454噸燃燒彈從8000米高空投向東京。雖然8000米的高度帶來的是精度嚴重不足以及轟炸機經驗不夠的問題,但還是將東京2.5平方公里的範圍焚燬。由此,李梅堅定了對日本燃燒彈轟炸的決心,拉開了“東京BBQ”的序幕。

1945年3月9日夜,美軍動用334架B-29轟炸機將2000噸燃燒彈播撒在東京,當晚摧毀26.7萬棟建築,焚燬區域達到41平方公里,佔東京總面積的25%。當晚死亡人數,比較普遍的結果為8.8萬人,但東京消防局統計死亡人數達到9.7萬人,甚至有統計超過0萬人。但不管是哪個數字,3月9日這次轟炸東京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次空襲,比廣島原子彈7萬人死亡人數還要慘烈。由於凝固汽油彈燃燒後根本無法撲滅,對於木質建築為主的東京來說就是絕對的災難,一旦人體沾染那麼基本不可能逃脫,只能等待自行熄滅,大量人被直接燒死。


然而3月9日對東京來說只是開始,4月15日、5月23日美軍再次對東京實施轟炸,兩次投彈分別達到754噸和3645噸。其中5月23日這次轟炸過火範圍比3月9日還要大,下圖就是5月23日的東京,整個城市亮如白晝,大火4天后才熄滅。而4月15日那次轟炸還將明治神宮也波及,間接證明美國並不是刻意規避所謂名勝古蹟。我們引用一段話吧

待到天亮後,倖存者被眼前的一幕徹底驚呆:大部分建築蕩然無存,街道已經無法辨別,只剩下東倒西歪的水泥柱和鋼筋混凝土殘骸。家附近的房屋都變得根融化的糖塊一樣,無數燒焦的屍體遍佈在河床上。空氣中到處瀰漫著燒焦的臭味。這一刻,我懷疑我是否還在人間。

這樣,到1945年8月美軍投擲原子彈時,東京地區已經落彈超過1萬噸,被摧毀的區域110平方公里,整個城市損毀率達到56%。這數字比廣島原子彈還要厲害。而這種燃燒彈攻擊除了東京之外,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都先後遭到400架以上規模轟炸機的光顧,整個戰略轟炸中遭到攻擊的日本城市有67座,摧毀率最高的是福井,96%被摧毀。自1944年美軍對日本持續性戰略轟炸開始,日本死亡人數超過50萬人,無家可歸800萬人。

所以我們認為,並不是刻意不向東京投擲原子彈,而是根本沒有投擲的價值,就像下圖這樣,根本沒有幾棟完整的建築物,投擲原子彈根本就是浪費。


但廣島不同,廣島是日本軍事系統的核心城市,而且此前並沒有遭到大規模空襲,無論對日本軍事的打擊還是測試原子彈實際效果都是極佳的城市。所以廣島成為原子彈轟炸的第一目標,小倉、新瀉、長崎以此成為第2-4目標。1945年8月6日,廣島遭受代號“小男孩”的槍式原子彈轟炸。8月9日,代號為“胖子”的內爆式原子彈轟炸小倉,但是當天小倉上空雲層達不到投彈要求,所以第4目標長崎遭到轟炸。


雛菊西瓜Peterpan


我是軍事妹子,其實東京當時也是備選目標,只不過最終被美國高層否決了。

首先,東京一直都不是日本的工業中心。直到現在,日本也只是大部分公司的總部分落到東京的港區,日本目前的工業都集中於北九州,廣島,北海道以及橫須賀等地區,在二戰時由於橫須賀港沒有現在這麼重要,實際上當時的橫須賀港甚至還沒有當時的吳港重要,這也就代表著將用來打擊工業區的小男孩和胖子絕對不會用來向東京及其附近的橫須賀港投擲的。

圖為日本現在的東京市

而當時吳港又被美國轟炸機強行“拆遷”,北海道距離當時美軍佔領的沖繩島太遠,所以美國向長崎和廣島投下原子彈就並不奇怪了。而很多都會問,為什麼美國不直接轟炸東京這樣的政治中心來威懾日本迫使日本投降呢?

圖為當年廣島核爆的建築遺址

其一,美國深知該如何打敗日本,想打倒日本的並不能只靠威懾,一次次對日本的威懾,比如黑船扣關,長崎事件不僅沒有對日本形成威懾,反而成了日本努力改變這一現狀的動力。而轟炸東京也是如此,轟炸東京雖然能對日本形成震懾,然而這種震懾只會成為日本抗擊“侵略者”的動力,而且天皇在東京,把天皇炸死了怕讓日本狗急跳牆死戰到底。

圖為飛躍富士山的美軍B-29戰略轟炸機

其二,打敗日本唯一的做法就是讓日本平民絕望,而讓日本平民唯一絕望的方法就是破壞日本的生產能力和糧食耕種能力,最後迫使想跟隨日本軍隊一起抵抗的平民失去槍支,彈藥以及補給,在無槍無糧以及無彈的情況下,日本主降派肯定會佔多數,所以美國向長崎廣島投下原子彈就不奇怪了。


雙馬尾班長


其實一開始美軍圈定的六個主要的核攻擊目標(廣島,長崎,小倉,新潟,京都,東京)是包括東京的,但是隨後被白宮高層給劃掉了。後來美軍轟炸的兩個核攻擊目標一個是既定目標(廣島是日本軍隊重要的陸海軍兵力集結地),一個是出擊目標的備份(當時準備攻擊日本國內的重要重工業基地小倉,由於小倉被濃雲籠罩只能轉而攻擊另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長崎)。至於東京為何沒有被列為核攻擊目標,主要有如下三個因素。

一是當時的東京從物理角度也確實沒什麼可炸的了,3月與5月的兩次“李梅火攻”幾乎徹底摧毀了東京城市建成區的60%,85%的城市建築都被不同程度地毀壞了,傷亡人數高達20多萬。在這種反覆轟炸的基礎上再投下一枚原子彈,無非是把已經炸完的廢墟再炸一遍,造成的威懾效果並不明顯,最好是找一個基本完整的、沒有被轟炸過的大城市實施核突擊才能給日本方面造成最大的震懾;

二是東京作為戰爭的中樞依然蝟集著日本帝國大部分的陸海軍高級將領與以大本營與陸軍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為代表的指揮中心。在先前的李梅火攻中,由於考慮到消滅高級將領的行為可能導致日本軍隊的中下層軍官更加瘋狂與難以控制,因此這些要害部位並未被列為轟炸目標。而原子彈的殺傷效果可不管你是不是高級軍官,這些將官被核攻擊消滅後怕是鬼子會出現更多的下克上事件(從投降之前日軍中下層還能搞出宮城事件可見一斑);

▲李梅火攻下的東京

三是東京還是皇居所在地與昭和天皇的駐地,彼時的美軍與白宮高層已經在考慮戰後的日本社會天皇的位置與能夠發揮的作用,並且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識,那就是:天皇不能被消滅,日本需要這樣一個精神偶像來作為現代化進程的“離合器”,美軍也需要這樣一個媒介來深入並控制日本社會。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消滅天皇不僅會使得美軍同未來佔領區民眾的關係徹底對立,還會給日本戰後的現代化進程造成更多的不可控因素。

▲麥克阿瑟和裕仁天皇

於是經過權衡,美軍未將東京列為核攻擊目標,東京也就僥倖免於一劫。


軍武次位面


日本軍國主義襲擊珍珠港以後,徹底的激怒了美國,迫使美國馬上採取行動,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對日本使用原子彈,1945年8月6日,外號‘小男孩、大男孩’兩個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爆炸了。

美國之所以向廣島長崎扔原子彈,是因為美國在沖繩遇到日本的頑強抵抗,美軍傷亡達六七萬人,美國估算過,如果要佔領整個日本本土,美國需要付出超過一百萬人的傷亡。這是美國所不能承受的。在扔原子彈之前,美國曾對東京等日本城市發達燃燒彈攻擊,使日本付出了超過五十萬人的平民傷亡。但是並沒有撼動日本人的抵抗決心。

東京是日本天皇所在地,如果美國不小心砸死了天皇,那麼日本人一定會和美國拚命,美國征服日本的難度要成倍提高,這一點美國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美國當時既想給日本打擊,也不得不留有餘地。在戰後的安排中,美國也不得不作出妥協,保留了天皇。


縱觀世界奇聞


這個就跟李梅火燒東京的道理一樣。把天皇整死了,誰來投降。日本當年工業除了幾大公司,剩下的是作坊式的生產,大量的分散在平民區裡。轟炸平民區也是為了徹底破壞日本的工業能力。李梅初期用的高爆彈,但是效果不好。後來改用燃燒彈,日式的木製房屋像紙燈籠一樣,成片燃燒,很多地區形成火龍捲,根本沒法撲滅,有躲在池塘裡的人被活活煮死,如同地獄一般。低空投彈的飛行員說能聞到皮肉燒焦的味道。李梅火攻的死傷人數是超過廣島,長崎原子彈死傷人數之和,同時造成800多萬人無家可歸。李梅為了保存天皇,確保日本投降,規定轟炸機遠離皇宮投彈,但是日本人卻說皇宮有神力。呵呵。李梅曾乘坐飛機勘察火攻的效果,因為太過慘烈,對同行的人說希望上帝能饒恕他。雖然持續的李梅火攻可以使日本屈服,但馬歇爾等人還是堅持要用原子彈轟炸日本。戰後日本頒給李梅“勳一等旭日大綬章”,但是李梅寧肯帶蘇聯的衛國戰爭勳章也不帶這個。李梅因殺了五十多萬日本人,尊享84歲高領離世。


賜給你幸福的板磚


公元1945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總算進入尾聲,德國法西斯於5月8日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英、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以右翼分子為主的政府對警告置之不理。

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8月6日8時15分,美軍向廣島市內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鈾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造成廣島市24.5萬人中的20萬人死傷,整個城市化為廢墟。

廣島遭受到核攻擊後,日本依然頑強抵抗,8月9日,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長崎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

當時的廣島和長崎是日本的工業、軍事中心,也是盟軍特地“遺漏”的轟炸目標,就是為美國試驗原子彈性能的。前期,美國先德國一步造出三枚核彈,第一枚已經秘密試驗成功,但用在軍事打擊的效果不得而知,於是最終選擇了廣島和長崎,其中有一個考慮是這兩個地方關押的美軍戰俘數量很少。

而東京由於遭受美國軍機連續不斷的轟炸,除了皇宮以及古老建築,大部分地區早成了廢墟,所以在東京扔原子彈意義不大。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魔都魅影


講那麼多沒用的,我來整點實際的,其實說白了不炸東京而選小城市長崎和廣島就下面這三個原因。

第一、東京和日本其他大中城市已是一片廢墟,再炸也只是錦上添花,起不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當時美軍實施了一系列以日本大中城市為目標的“李梅火攻”,其中以“東京大轟炸”最為著名,1945年3月9日,334架對東京投下了超過兩千噸的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燃燒產生的火災直接導致了8萬人死亡,10萬人被燒傷,27萬棟建築物被焚燬,東京四分之一的面積被夷為平地,其他區域也受損嚴重,據說當時許多人忍受不了大火的炙烤跳入河水裡,結果河水也被大火燒燙了,第二天河面上飄的都是屍體。大轟炸過後,東京政府花了整整25天才將屍體全部運走。在這之後,美軍又派出幾百架B-29轟炸機對日本的大阪、名古屋、神戶等地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這這一系列的狂轟亂炸之下,日本各大城市已是滿目瘡痍,數百萬人逃亡農村,如果再用原子彈轟擊意義不大。

第二、只有小城市才能凸顯原子彈的威力,真正讓日本人害怕

美國人當時製造的兩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都只有兩萬噸TNT左右的當量,科學家們綜合評估後認為只有半徑在五公里左右的城市才能起到最大的破壞效果並且很好的評估和試驗原子彈的威力。於是東京、大阪這幾座已經被破壞殆盡的城市就被排除了,而佐世保等微小城市也被排除在內(面積太小,不夠格)。根據城市規模中等,軍事基地或者軍工企業密集以及地勢平坦適合原子彈威力擴散這些原則,美軍篩選出了四個目標:AA級目標京都(東京大轟炸後日本軍工企業中心)、長崎(佐世保海軍工廠所在地),A級目標新瀉()、小倉,而由於京都是一座千年歷史古城,也是日本人的信仰和精神所在,鑑於保護文物古蹟和戰後便於控制日本人的考慮,在最後京都被長崎頂了包,最後確立了廣島、長崎、新瀉、小倉的最終名單。而在投擲時,候補選手長崎最終因為天氣原因又替小倉頂了包,因此我在最後送長崎一個外號——“背鍋俠”!

(天降正義)

第三、把天皇炸死了,美國人可能真的得準備登陸作戰了

天皇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神,也是二戰中最大的戰爭犯,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地位,美國人從開始轟炸東京開始就一直沒有將日本皇宮作為目標。之所以不用原子彈炸東京,也是美國人考慮到原子彈威力太大,玩意把天皇炸死了,日本人真的會因為仇恨就死不投降,到時候美軍可能真的就得用血肉之軀和日本人的“一億玉碎計劃”拼刺刀了!

(麥克阿瑟和日本裕仁天皇)


軍武吐槽君


美國投原子彈的目標城市很多,包括東京、大阪在內的很多城市都是他們的選擇範圍之內。這裡面需要說一下美國人的選擇標準:1、重工業城市;2、具有影響力的城市;3、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這裡面的名單上本來有京都和奈良的,原因也很簡單,兩個城市都曾經作為日本的首都,也屬於日本政治影響力較大的城市之一。但它們被一箇中國人給拯救了,他就是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

梁思成認為京都和奈良有最好的仿中國唐朝建築,對於中國唐朝建築的考古具有歷史價值。後來他通過美國駐華大使將自己的看法交到了美國,最後美軍確實也參考了梁思成的建議,將京都和奈良從作戰目標上劃去。

之所以美軍沒有最後選擇東京,道理也很簡單。如果轟炸東京,那麼包括天皇和日本高層領導都會被一鍋端掉,那麼美國人想要通過轟炸來迫使日本投降的目的就無法達到。

最後選擇廣島和長崎的原因也很明確。廣島和長崎都是日本重工業城市,也都是戰時日本軍工企業主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轟炸廣島和長崎能夠有效的震懾日本高層。


用戶5524710041


當初確定的目標有以下特定:軍事工業潛力大,一般都是日本進行戰爭的軍備生產中心,並集結了大量日軍力量,城市比較大,地勢較為平坦。

當初最終選定廣島和長崎,主要就是這兩座城市都比較大,並且有大量平民,還是日本重要的軍工基地,廣島還是日本本土防禦的重點打造區域,廣島還有三菱重工等重點軍工企業。

廣島擁有日本的毒氣研發基地、工兵作業場、陸軍運輸部等重要產業,而長崎長崎是日本造船基地,日本大部分軍艦都產自長崎,所以長崎成為重點轟炸目標,不幸也降臨了原子彈。

至於為什麼不炸東京,也很簡單,戰爭結束有一個系統的法律過程,至少戰敗國的領導人們得活著簽署投降書,至於戰敗了怎麼處置他們那是另一回事情,就像德國那樣,領導人簽完投降書,該坐牢的坐牢,該上絞架的上絞架。

再加上日本民眾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狂熱勁,很多日本人是不甘心投降的,如果直接核平東京,天皇等眾高官都完了,那剩下的軍人民眾指不定會對登陸的美軍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到時候不好控制,留著天皇政府在戰後控制局面,也是不錯的辦法,當然在戰後天皇確實以他神一般的存在控制住了全國形勢。


圍爐史話


當時把原子彈投到東京已毫無意義!

李梅火攻

當時的東京已被李梅的陸軍航空隊燒成了半癱瘓狀態。其工業區基本被摧毀沒有轟炸意義!

美軍也沒有轟炸東京的意思

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目的在於結束戰爭爾不是滅亡日本。美軍選定投擲原子彈地點是按下列條件選擇的:一是該地應為日本的工業重鎮,原子彈爆炸後可以沉重打擊日本工業,二是該地應有重要軍事目標,原子彈爆炸後會影響日本的本土作戰,三是該地應沒有盟軍戰俘,不會然自己人當炮灰,所以確定第一目標廣島,第二目標小倉,第三目標長崎。第四目標是京都(因為歷史遺蹟的原因被否決了)廣島爆炸後日本對波《茨坦公告》完全無視[捂臉][捂臉][捂臉][捂臉],B-29起飛轟炸小倉,由於小倉雲層過厚,無法投彈,所以飛行員緊急改飛長崎,於是悲劇再次發生了。

而且如果把原子彈投在了東京,萬一把天皇炸死了那誰來宣佈投翔?日本群龍無首,到時候更是激起日本反抗的決心!局面回更加不可收拾。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把原子彈投到東京!美國人又不是傻子幹嘛把事情做的這麼絕?留他個面子日後不會那麼尷尬。

美國使用原子彈的原因是要早點結束戰爭,減少傷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