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舍回憶創作《四世同堂》: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老舍回憶創作《四世同堂》: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抗戰爆發後,老舍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隨即西遷重慶。此時,夫人胡絜青和孩子到北平侍奉老舍年邁的母親。1942年老人病故,胡絜青又用了一年時間,出生入死地帶著孩子們返回老舍身邊。

親身經歷國破家亡,胡絜青把所見和憤慨反覆講給老舍聽。幾個月後,老舍說:“你九死一生地從北京回來,給我帶來了一部從來未寫過的大部頭。”這時,老舍正處於痛苦的煎熬中。

首先是艱難的生活環境。老舍雖名聲在外,實際上卻窮得很。胡絜青在編譯館找了個小差事,每月工資極低;老舍負責抗戰宣傳,幾乎沒有收入,只好給報刊寫文章掙稿費。他常為是否放棄寫作去工作而糾結,思前想後,“寧可受苦,也不願改行”。同時他家的屋子很小,白天烈日暴曬,晚上群蚊圍攻,老舍寫作的房間因老鼠多被稱為“多鼠齋”。

其次身體不是很好。貧血、瘧疾、痢疾等病症一直折磨著他,乃至只要稍一勞累便頭昏,如不馬上停止寫作,就會由昏而暈。

再次是雜事多。除了抗戰宣傳外,老舍要給許多報刊寫文章,還有不少是朋友約稿。這些文章大多是硬擠出來的,所以寫得並不理想。為了構思和創作《四世同堂》,老舍經過深思熟慮,在林語堂主編的《宇宙風》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磕頭了》的文章:“抗戰中,我寫了許多不像樣的東西。所以決心寫一部相當大的長篇小說,以贖粗製濫造之罪。朋友們,別再索要小文!讓我在病痛的煎熬中寫完這個長篇吧!我向肯幫忙的朋友們磕頭致謝!”

排除了上述干擾,老舍自1944年1月開始寫作。1946年3月因到美國講學,暫時停滯。1946年底,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在美國繼續寫。到1948年6月底,終於完成了這部長達百萬字的鴻篇鉅製。

《四世同堂》是老舍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本書”。回顧整個過程,他如此形容:“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