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背景:昨天發了一個微頭條,是和朋友閒聊時,說起尿、糞已經可以傳播病毒,那麼屁會不會傳播病毒?看似很搞笑,但想想,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並不腦洞大開。


於是一本正經查了文獻,但收穫的並不能解釋屁與病毒的關係。呵呵……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病毒

但,看了文獻也是有收穫的,而且與精神心理科也有一些關係,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屁的一些知識吧。


屁,是什麼?

眾所周知,屁是一種氣體(原諒我笑了),即從肛門中排出體外的氣體。

在國外,一位叫拉伯堅博士所著的《屁的研究》文章中詳細研究了屁的化學成分。

屁的化學成分包括約59%的氮氣,約21%的氫氣,約9%的二氧化碳,約7%的甲烷以及約4%的氧氣。另外還含有微量的氮、硫化氫、吲哚、糞臭素、揮發性氨、揮發性脂肪酸等。

據生理學家測定,一個正常人每小時平均排屁量為17-60毫升,即一個成人每天的屁量可達400-1600毫升之多。而小孩子的屁頻率雖多,但量不大,約為成人的1/2。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生理屁

放屁,對於多數人來說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屁,從何而來?

有人認為,既然屁的成分最大佔比是氮氣,那主要來源應該是嚥下的空氣

是的,我們在說話、吃飯、喝水、睡覺等時候,會從口中不知不覺吞入空氣。據測定每次吞嚥動作約帶進2-3毫升,凡愛用口呼吸、喜嚼口香糖或口涎過多者均可吞入較多的氣體。

不得不說,在精神心理科中某些焦慮症患者,常因吞入氣體過多而自覺上腹飽脹,不僅屁多而且噯氣不迭,很不好受;某一些抑鬱症患者也會出現這種問題。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消化道

第二種來源,則是消化過程中有機物經由大腸桿菌和腸內的其他細菌酵解產生的種種氣體。消化道中,食物殘渣裡的蛋白質經細菌的發酵和腐敗過程產生氣體,如氨、硫化氫、糞臭素等。

總結來說,我們大致可把屁的形成來源歸結為兩個方面:1.人體吸入的空氣。2.腸內的化學反應。


屁,為何很臭?

實際上佔屁比例達99%的氣體並無異味。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但屁的臭味,恰恰來自僅佔屁氣量1%的少數氣體如氮、硫化氫、糞臭素、吲哚、揮發胺及短鏈脂肪酸等。其中氨氣有尿躁臭味,硫化氫有臭皮蛋的腐臭味,其餘的大多有糞臭味(大家可以現在深呼吸一下,回憶一下)。

上述的這些不好聞的氣體大多是細菌的代謝產物。空氣中只要混有那麼一丁點兒,就會被人容易感覺到。


屁,為何響?

屁,從腸道一路向下,直到肛門,排出時會“發聲”,抑揚頓挫,各式各樣(原諒我又笑了)。

肛門由緊閉力很強的括約肌構成,不要說糞便,即使是氣體也輕易不能通過。當氣體在直腸裡,肛門口聚集多時,或加上腸的蠕動,壓力增大,氣體就會衝出肛門,即放屁。

但是肛門括約肌和腹肌的收縮是受意識控制的,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有意識地增加放屁的響聲;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只要氣體的來勢不是過猛,完全可以讓氣體緩慢地通過肛門,而減輕甚至消除響聲。

所以有時候要“夾尾巴”做人嘍!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夾屁股


什麼會引起屁多?

屁多,不光與吃的東西有關。

1.“產屁”多的食物有疏菜(如韭菜、蘿蔔、捲心菜等,澱粉類如山芋、土豆、蕃薯、馬鈴薯等)。

蔬菜類產氣多的原因是由於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與維生素不能完全為人體所消化,進入腸後為腸內細菌酵解,從而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氣等。

2.“產屁”多的豆類(如大豆、豌豆、扁豆、豇豆、蠶豆……各種豆子)。

豆類富有蛋白質、脂肪及糖份,在腸中也易被細菌所腐化而產氣。

3.另外多纖維食品、飲料、肥肉等都不易消化,也容易在腸胃中產生大量氣體。

還要強調1種殺手級的產屁食物:大蒜!這個味道的屁,大家可能都聞到過!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吃大蒜的姑娘

屁多,還與吃的方式緊密相關。

一些飲食方式是製造氣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一些不良好的飲食方式,比如在吃飯時狼吞虎嚥,下口太快,把大量的氣體壓入食道,也容易在腸胃中積存大量的氣體。

(媽媽為什麼不讓吃飯時說話,明白了吧?)


屁,有什麼用?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聞屁師

早就聽聞,古代有給權貴聞屁診病的,沒想到現代也有!

對不起,個人實在接受不了,無論這個工作多麼的高大尚,多麼的賺錢!

我們言歸正傳,屁,與我們人體健康休慼相關。比如一名胃腸道梗阻、剛做完胃腸手術不久的病人、剖宮產的女性等等自訴開始放屁,這簡直是個福音。因為放屁意味著胃腸道又重新開始疏通,是病人康復的第一個“信號”。

少量少次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但是,如果長時間不放屁,或經常放屁且過多過臭,則提示身體異常,需要引起重視。可能健康預警哦!


寫在最後,碎碎念

念不多,就一點:

從科學的角度看,有屁就放,是正確的、科學的;

憋住不放,不利於健康。

而且,屁,其實是憋不住的,只能暫時忍一忍,但終究要放出來。

實在不行,趕緊開窗通氣,或者噴點香水吧!

關於“屁”的研究總結——“生理屁”現象

香水


參考文獻:

1.吉姆·道森.尷尬的氣味-人類排氣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劉運喜.研究屁到底有沒有學術價值.新西部.2019.06.84-85.

3.屁的笑趣與科學.醫學文選.1993.51.

4.趙治國.從屁中嗅出健康信號.家庭醫學.2017.22.

5.吳宇航.屁發出的健康信號.青年科學.2009.19-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