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只因為做對了這一件事,我就收穫了一個天使寶寶,簡直不要太划算

自打有了老二,號裡很多新手媽媽和二胎媽媽都在催,你不要太偏心哦,也發點小寶寶的養育指南啊,還想跟著你科學養育的步伐帶寶寶呢。

嗯,最近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1歲前的屎尿屁奶,對於過來人來說,都是小事了,但當初我們經歷的時候,也覺得是天大的事。

即便我已經是個二胎媽媽,都不能做到遊刃有餘,養育老二的這幾個月,每每遇到餵養、睡眠等養育難題還是要翻各種育兒書籍,並做相應的筆記,更別說“大姑娘上轎頭一回”的新手媽媽了。

小月齡新手媽媽,可以關注和留言問題,當然了,大齡寶媽作為“老母親”過來人,沒事也可以瞅瞅我們這些依然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媽媽是何等鬧心,或者,用過來人的經驗來幫忙出謀劃策。

有段時間沒寫老二了,因為他最近比較省心。

脹氣終於在第三個月消失了。

溼疹也終於在第4個月不見了。

但是因為身體不舒服養成的各種毛病,卻留下了。

於是在第5個月這個月,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規律他的作息。

做好這件事後,現在真的是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雖然依舊不是教科書寶寶,但是真的很天使了。

而因為老二的成功經驗,也讓我忍不住反思老大小時候的養育。

發現,有些時候,真的不是孩子難養,是父母不會當。

養老大的時候,我每天忙的像個陀螺,還把自己累的要死。

自己的時間?可拉倒吧!

娃不但該睡的時候不睡,該吃的時候不吃,還專挑你困的死去活來的時候起來high,專揀你得空歇一下的時候自動醒,逢睡必會殺豬般的嚎上一陣子... ...

我滴兒,你果真是猴子派來鞭策你孃的吧?一分鐘都不讓人喘口氣兒!

自己變成被娃搞殘的黃臉婆不說,不懂嗷嗷直哭的寶寶心裡到底想要什麼,才最讓人揪心。

但現在我明白了,天使寶寶跟魔王寶寶之間,原來只差一個規律作息。

培養寶寶規律作息,媽媽不僅可以贏得大把的個人空閒時間,對於寶寶來講,也是一件特別有安全感的事兒。

反之,無規律餵養,會讓大人孩子都很累。

老二頭3個月前,也是魔王的即使感,因為溼疹、脹氣各種問題,導致很難規律,奶睡、爆睡也都沒避免。

大部分新手媽媽頭三個月也會是一片混亂,不用過於著急,規律養育從出生就開始執行固然好,但如果條件不滿足,從3個月開始也不晚。

但如果3個月之後娃依然是吃睡毫無規律,媽媽就要自己找找原因嘍,想一下,你是不是太允許娃放飛自我,太讓娃牽著鼻子走了?

《應用程序育兒法》中曾提到,不是孩子難帶,而是養育者沒有掌握照顧孩子的方法。

那麼,問題來了,正確的方法到底長啥樣?

Step1:掌握清醒時段規律

在學習方法之前,腦袋裡應該先裝點數據,這樣你才知道,依著什麼標準去找規律。

最需要了解的,是不同月齡,寶寶的清醒時長,雖然有個體差異,但是不同月齡的寶寶,清醒時間還是有大致規律的。

  • 1-2周的寶寶清醒15分鐘就會累;
  • 2-4周寶寶清醒15-30分鐘;
  • 1個月寶寶清醒30分鐘-1小時;
  • 2個月大寶寶清醒1-1.5小時;
  • 3-5個月寶寶清醒1.5-2小時;
  • 6-8個月大的寶寶清醒2-2.5小時;
  • 9個月以上的寶寶清醒時間可以增加到3小時;
  • 12個月之後清醒的時間會隨生活習慣延長。

老二現在第5個月尾了,每次睡夠醒來後,能清醒的時間在2-2.5 小時之間。

我能明顯看到他的清醒時間越來越長了,第5個月初的時候,這個數據還是1.5-2小時。

掌握了寶寶清醒的時間,就要根據他的規律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儘量

在清醒時段結束前開始哄睡。

否則,過長時間的陪玩會讓寶寶疲倦,導致神經興奮,寶寶會變得煩躁哭鬧,哄睡也會變得非常棘手。

只因為做對了這一件事,我就收穫了一個天使寶寶,簡直不要太划算

Step2:建立EASY規律作息

科學規律的作息程序可以簡化為,一個英文單詞EASY:E(eat 吃)、A(activity 活動)、S(sleeping 睡覺)Y(you 你自己的時間)。

四個字母代表的事情組成一個完整的週期:寶寶醒來就吃奶,接著玩一會,然後睡覺,你也獲得一些休息的時間。

一套程序完成後,寶寶醒來,又開始重複一個新的吃玩睡週期,一直循環到晚上睡覺。

四件事情相互關聯,但順序不變。

建立常規程序,你就能對一天中寶寶的所有行為表現更加心裡有數,生活也能越來越有規律。

只因為做對了這一件事,我就收穫了一個天使寶寶,簡直不要太划算

Step3:抓對作息訓練時機

那麼寶寶多大可以進行作息程序訓練呢?

  • 新生兒應當按需哺乳,無論是餵養和睡覺時間,應當順其自然。
  • 一般情況下,寶寶兩個月以後就可以參考EASY程序了。
  • 四個月以內的寶寶應當遵循三小時循環的常規程序.
  • 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遵循四小時的常規程序。
  • 寶寶添加輔食正常進餐之後,可以在四小時的程序基礎上進行調整。

想要了解的更直觀,可以看一下下圖的作息對比:

3小時EASY程序 VS 4小時EASY程序

只因為做對了這一件事,我就收穫了一個天使寶寶,簡直不要太划算

所謂三小時、四小時其實區別並不大,只不過根據寶寶的月齡將間隔時間拉長,核心就是要堅持吃-玩-睡這個節奏。 

Step4:收穫規律作息的驚喜

如果經歷了E.A.S.Y規律訓練的努力,那下面這些驚喜,你值得擁有。

1

生活變得井井有條

規律的作息會把一天的時間分成幾個段,整個家庭日程的安排也可以變得井井有條,你可以相對安心的處理自己的事情。

比如每次娃醒來,我就先餵奶,剛睡醒的時候是他精神狀態最好的時候,一般他能自己先玩15-20分鐘,然後才開始有點鬧。

這15-20分鐘,我通常不打擾他,早晨就安排準備洗漱,或者邊看著他邊收拾一些家務。

2

寶寶安全感得以建立

規律的節奏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他會越來越清楚下一步要做什麼。

而對節奏的正確把控,也會讓媽媽們更容易地解讀寶寶哭聲傳遞的信息。

很多新手媽媽分辨不出孩子餓了,尿布溼了,煩了和不舒服了這些情況下哭聲區別。

但是EASY程序會讓你更瞭解孩子在一天中的某個時刻需要什麼,想幹什麼……什麼時候喝奶、什麼時候睡覺,都有可以預測的時間。

這樣就避免了媽媽們在寶寶因為困而鬧騰的時候硬要塞給他奶吃,也不會在他快要困了時候和他玩會刺激到她情緒的遊戲等等,從而有效的減少寶寶的哭鬧,增強父母的信心。

3

不良的睡眠習慣可以避免

哄睡路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奶睡,奶睡初期是福,後期是罪。

在建立EASY初期,如果你的寶寶月齡小,那麼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便是一喝奶就會睡,媽媽們越早打破喝奶和睡覺的聯繫,寶寶才越容易學會自主睡眠,後期的獨立入睡、斷奶才會越容易。

只因為做對了這一件事,我就收穫了一個天使寶寶,簡直不要太划算


養孩子不能照本宣科

EASY程序最大的好處是它給了我們一個有章可循的實際操作手冊

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程序,但是不用拘泥於絕對精準的時間,開始訓練不要死盯著作息表,寶寶達到了,就開心;寶寶沒達到,就焦慮。

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像教科書那樣精確。

即便我們最後沒有完全實現EASY,但通過這個方法,你和寶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作息, 那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至於最終的結果是2小時EASY,還是5小時EASY,都沒關係,媽媽們可以自行變通。

跟老大小時候幾乎全天都在哭不一樣,現在的老二很少哭,他醒來就吃飽,精神好時有人陪玩,快困就有人哄睡,有什麼好哭的?

唯一可能會哭就是偶爾的作息混亂,錯過了哄睡時機,比如該睡2小時,睡了30分鐘醒了,那麼接下來1個小時都會不痛快,因為他沒睡夠但也睡不著,想清醒精神又不夠,所以就是各種哼哼唧唧,要一直抱。

但養娃就是這樣,哪能一直按教科書走呢,不規範的時候,父母多抱抱,也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