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學校都會指定課外書讓學生去買,很多書店買不到,怎麼回事?

手機用戶53549841560


這種情況的確在不少中小學校存在。

  • 一是市場上教輔用書市場特別混亂,圖書質量良莠不齊,不少負責任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學校在開學初,都會由教研組老師在一起商議,篩選輔導用書,確保教輔用書的質量,然後集中向家長推薦。像山西省、山東省、湖南省、廣東省等等每年都要公佈《中小學教輔材料推薦目錄》,供家長篩選。
  • 二是部分學校教師為了便於批改、講解,向家長推薦統一的教輔用書或者課外書。這一點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每個學生的用書都不一樣,上課老師就很難有針對性的講解。在不少學校,老師為了避免吃回扣的嫌疑,一般會交給家長委員會或者學生代表負責組織購買。我瞭解到的情況是:部分書商給學生的價格一般都會打折,特別貧困的學生,教師會幫著和書商講,會免掉幾套的價錢。

三是教師中確有部分害群之馬,勾結書商,讓學生到指定書店買教輔資料,收取回扣。其實回扣金額不大,一個班級50個孩子,一本資料10幾塊錢,加起來並不多。這種情況屢禁不止,反映了個別老師師德失範,老師、書店成了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也反映出教師職業當前仍然收入較低的現實。很簡單的一個問題,經濟好的地區老師看都不會看這一點小錢,很多地方老師雖然指定教輔,但是不收回扣,真沒幾個錢,窮地方就真的不一樣了。

  • 鑑於以上原因,如家長髮現確實是上述第三種情況,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目前,一經查實,對這一塊的違紀老師的處理還是很嚴重的。

算了吧兄弟


我也有這種經歷,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今天我也給孩買了幾本教輔資料。現在我把了解到的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學期開學,一些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中學都會要求學生購買一些教輔資料。但同時,為了避免風險,整個班級統一相同的資料,建議學生自願到書店去購買。

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是停課不停學依然在進行。前兩天我就到書店去購買資料。走到第一家書店買一種英語資料,老闆卻苦笑地說沒有,某某書店才有。我很好奇,問:“你們為什麼不賣?”

他說這是一種潛規則。一些書店為了搞壟斷,和出版社簽訂了一些協議,買斷了當地的代理權。其他書店就沒有權利賣啦。

所以就出現了剛才樓主問的現象。


X的教學小天地


定點書店有賣。

老師要求買的資料有的是老師和書店的人合作,只在指定的書店買,其他書店沒有這本書的銷售。這與書店推銷的業務員有關,老師成了這一行業的犧牲品也是既得利益者。



玉兒萬水千山


首先,教輔資料都是有版權的,書店會找經銷商拿到相應書籍的版權,一個區域只有一個銷售點。

其次,學校指定的課外書或書店,那是學校跟書店的合作,書店的銷售額高,學校會拿到相應的回扣。


孛辰教育


因為教輔經銷商的各種教輔經銷權都是由出版商給的,每個終端經銷商能拿到的產品都是被指定的,一個商品同一區域由一個終端銷售。


ahan011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晚。一個城市裡有許多書店經銷商,可是學校就讓學生去指定的那個書店去買,學生剛到書店,服務人員就已經將包好的書拿出來了。談到此事,人們都莫名驚詫,面面相覷。


淼虎


獨門生意唄


帝國子民


唉!背後的原因是商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