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速度與激情 重症監護室裡的生死拼搏

紅網時刻株洲2月26日訊(記者 顏洪 通訊員 朱衛健 王家明)“快,搶救病人”“患者呼吸困難,連接呼吸機”“持續參數監測,立即進行各項檢查。”這段醫護人員的對話雖然淹沒在ICU各種搶救設備運行的聲音裡,但現場的緊張氣氛卻穿越病房的防護玻璃感染了記者。

速度与激情 重症监护室里的生死拼搏

賀曉元在護理病人。

自接收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株洲市定點集中隔離救治醫院(以下簡稱定點醫院)先後收治多名重症患者,為了與病魔賽跑,株洲抽調了各個醫院的精英,成立了一個由80多人組成的重症醫療護理團隊(ICU)。2月9日,精英團隊正式奮力前行成為戰“疫”上的急先鋒,他們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細緻入微的護理,守護了一盞一盞的生命之火。至今,重症醫療護理團隊完成了湖南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氣管切開手術,同時已有1名重症患者和2名危重症患者轉入普通病房。

與病毒較量的最近距離不到20釐米

彭蘇娜進駐定點醫院的第一天,醫護人員就見證了這位ICU主任、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的血性膽氣。

速度与激情 重症监护室里的生死拼搏

彭蘇娜輔助患者用呼吸機。

由於當時條件所限,重症監護室暫沒有負壓環境,為患者進行插拔搶救時,飛沫很容易噴射到臉上。2月7日,一名危重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需要立即插管,彭蘇娜快步上前,手握人工球囊,插穩鼻導管,在距離患者不到20釐米的地方,及時將氧氣一點點打進患者的肺裡……

“成功了!”身穿厚重的隔離服,隔著已漸漸模糊的護目鏡,醫護人員打起勝利的V手勢,直到病人呼吸情況穩定彭蘇娜才離開隔離病房,來到休息室,她全身已經溼透,只能通過大口大口的呼吸來緩解窒息感。

“危重患者的病情是瞬息萬變的,一點微小的問題都會導致病情惡化。”彭蘇娜每天6小時穿梭在病床裡,時時瞭解病人情況,遇到情況就會立即處理,把問題及早扼殺,讓患者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

分秒必爭,ECMO撐起生命之光

與死神賽跑,分秒必爭。2月11日,晚上10點,窗外的夜色靜默,湯俊毅接到了一通緊急來電。

速度与激情 重症监护室里的生死拼搏

湯俊毅帶領團隊為患者上ECMO。

“一名患者病情突然出現呼吸功能衰竭,呼吸機支持下仍嚴重缺氧,需立即使用ECMO生命支持,十萬火急!”定點醫院ECMO負責人、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湯俊毅立即帶領科室4人抵達定點救治醫院。深夜12點,4名ECMO團隊成員進入到重症監護室,準備上機。

氣管插管及ECMO插管是最危險的操作,操作人員暴露感染風險極高。消毒鋪單、定位血管、穿刺靜脈、插管置入……醫護人員身著三級防護,防護設施十分厚重,蒸騰的霧氣很快模糊了護目鏡,三層手套找不到手感。時間過去,汗水漸漸浸溼了他們的防護服。凌晨4點,ECMO成功運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逐漸回升,生命體徵逐步穩定。

“給心肺以時間,是ECMO(體外膜肺氧合)的使命。它的本質是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ECMO是拯救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湯俊毅告訴記者。

“在ECMO輔助治療的關鍵時期,我們每天24小時全程精細準確的守護,每天協助患者做16個小時的翻身俯臥位,一分一秒都是為患者肺康復爭取時間,一分一秒都是爭取患者生存的希望。”定點醫院ICU護士長賀曉元說,截至2月25日,經過多名醫護人員不分晝夜的堅守,患者已經脫離了呼吸機。

“不能讓患者等器材,只能器材等患者,為了保證患者得到最快的救治,我們又購買了兩臺ECMO。”此前,株洲僅有一臺ECMO,為了抗擊疫情,2月12日,市中心醫院又緊急購買了兩臺ECMO,這些“終極武器”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加了一道助推器。

14天無感染 團隊合力拼搏

ECMO手術技術難度高,涉及到重症醫學、麻醉專業、心臟外科專業、血管外科專業、血液內科專業、心內科專業、呼吸與危重症、感染科等多學科專業及危重症高年資護理團隊等眾多人員參與,後期的治療更是需要多學科醫生的協作治療,這意味著,光靠一個科室單打獨鬥遠遠不夠。

2月7日,來自株洲中心醫院不同科室的20餘名帶頭人,就組建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專家組。2月14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明施也火速帶領團隊馳援株洲,讓株洲的危重症患者享受到“一人一醫療團隊”“一人一方案”的治療服務。

速度与激情 重症监护室里的生死拼搏

楊明施拿著小朋友送給她的賀卡。

“我們的團隊很負責,許多專家24小時與前線醫生一起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監控與分析,每天都到患者床旁指導落實各項治療措施,ECMO已順利運轉了14天,沒有發生任何感染,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楊明施說。

一切終會過去,靜候春暖花。楊明施告訴記者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預計7到10天所有危重症患者將轉到普通病房,她來株洲的使命也將結束。在這期間ICU醫護人員仍會逆襲前行,和病毒搏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