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最近书荒,可以推荐一本吗?

L60


最认真的一次阅读

没有看透纷繁复杂问题的智慧,就不能对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也不能界定和获取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信息,我们就会像漂浮于茫茫大海般晕头转向。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能够助你提升思维的品质,理清自我,洞悉他人,看透世界!

《思辨与立场》是一本会让人停下来,看看自己内心的书。我认真的做了很多的备注,甚至备注都写不下又加了便签。

灵魂拷问

你对自己的思维了解多少?

你曾经研究过自己的思维吗?

你都具备哪些思维的知识,比如发生在你头脑中的心智过程是怎样的?

在如何分析、评估和重组自己的思维方面,你到底了解多少?

你的思路从哪里来?

它们有多少是高质量的?

它们有多少是糟糕的?

你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是模糊的、混乱的、前后不一致的、不准确的、无逻辑的或者肤浅的?

哪怕是一点点,你切实地掌握自己的思维吗?

你曾经有没有发现过自己思维的某个重要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意志弥补了它?

从小到大,如果有人请教你对思维有何了解,你真的确信那就是思维吗?

我们正处在急速变化中的世界,变革、危险以及复杂性相互交织。成为批判

性思考者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世界。依据批判性思维的原则自我训

导,时刻记在心上,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运用。

批判性思维运用

思维美德

认知一致、认知谦逊、认知正当、认知坚毅、认知公平、信赖推理、具备勇

气、换位思考、思维自主。

非理性思维是破坏王

自我中心、自我社会中心、自我道德中心、自我企业中心。在非理性思维下变

得支配或服从。

思维的阶梯

无反思意识者→

有反思意识者→

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

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

有所成的思考者→

集大成的思考者

思维8大要素

思维标准

清晰性、关联性、逻辑性、准确性、深度、重要性、精确性、广度、公平性

决策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变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维,未知的世界需要审辩式思维,复杂的世

界需要审慎式思维。无论你当下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也无论你的

感受如何,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而思维的品质将决

定着你未来是富裕还是贫穷、强大还是弱小……

改变通常便随着痛苦和不适,只要我们慢下来听听自己的思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呢?!



孙小美O(∩_∩)O


“一本书、一个人改变了我一辈子,这使得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想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雷军说,“那是80年代的一本书,印得很粗糙,翻译也跟今天不太一样,但看得我激动的不行。《硅谷之火》给了我这样一个启迪:你要是有梦想不妨一试,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世界级公司。”

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是他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武大的图书馆看到过的,主要讲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信息革命开始了,乔布斯这样的英雄在硅谷里创业的事情。雷军说:“我在大学里几天几夜都没睡觉看这本书,那时就立梦想要做一家世界性的企业,这是我在40岁下定决心再创业的原因。”

我(爱读邦蒋美丽)认为:热爱读书、读以致用的人的运气都不会差,好书蕴藏大智慧,还可持续滋养心灵。对我后半生影响最大、激发我46岁开创爱读邦事业的人是李开复博士和他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追随梦想走向成功;对我前半生影响最大、激励我终身学习的人物是居里夫人和《居里夫妇传记》-科学让她旷世美丽。




爱读邦蒋美丽


我推荐你看看《一生的读书计划》。


这本书初版于1960年,最新版出版于1986年,以出生先后为顺序介绍了134位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0世纪上半期出生的作家及其精选作品。


孔子的《论语》放在了第四本书。四大名著,鲁迅等中国名作家也都上了榜,说明编辑对自己本国以外的书籍也进行了不少研究。


因文化的诧异,很多书籍可能国内买不到,甚至没有译文,你可以选择性的阅读感兴趣的读者和书籍的介绍,方便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


专家研究后推荐的书,本本经典,无法阅读全部的书籍,看看介绍也是值得的。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不仅罗列了书籍目录,作家介绍也很有意思。


比如简奥斯丁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三岛由纪夫是破腹自杀死的……更特别的是介绍作者不仅限于作者的介绍,还会对不同作者之间进行比较,只要具有某一种同类特质,编者会把他们放在一起说一说,并标注了其他作者在本书中的位置。


虽说是一生的读书计划,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树立明确的计划,看书最重要的是兴趣。从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再购买读一读陶冶情操足以了。


这本书有点遗憾的是少了近几十年书籍的介绍,要是再出一本对最近七十年的世界名作品目录集的介绍就更好了。


时间流逝,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0世纪上半期虽出现了不少经典,但近七十年经典作品也是数不胜数,茫茫书海有个指路灯会省去不少时间。


望这本《一生的读书计划》望能带你走进历史的书海里,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蜗牛解梦


既言书荒,想必阅书甚多。推荐王阳明的《传习录》,能够静下心来研习这一本足矣,多读不一定更有益。

《传习录》的作者是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丰。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王阳明将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会龙山下


这个问题,你算是找对人了,我最近每天都在看书,这基本都是我已经看过的,我那么跟你分享一下,所以值得分享的书吧!日本有个作者是东野圭吾,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有白夜行解忧,杂货铺曾经也拍过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朗读者,其中有一期节目是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先生的母亲,这篇文章特别感人,,贾平凹先生也是一个国内非常知名的写作大师,还有之前读过的陆游写的平凡的世界,还有活着曾经也改编成电影,葛优出演的,有些同学呢,总是说文章写的比较深奥,自己看不懂,其实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有些事你不得不承认,就是当你读过一本书之后,你就会想去读二本,接下来呢,就会想再读去三本,这样的你的知识面慢慢的就会提高,那么接下来的书你都能看得懂,



龙虾影视剪辑


疫情时期,推荐一本讲述一对英国夫妇在疫病的中国经历的一段爱情悲剧故事—《面纱》,同名电影也拍的极美。

这是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外表美丽但空有其表的女子凯蒂,嫁给了孤僻的医生瓦尔特,离开浮华的伦敦社交圈后去了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因对婚姻和生活感到无趣,便暗中与别人偷情。瓦尔特发现后便对她开展了一个报复计划:带她去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凶险的霍乱瘟疫。然而在异国他乡阴森孤独又温暖质朴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无法想象的内心波澜……最终深爱她的医生丈夫,在爱而不得和情感背叛的痛苦中染上霍乱而死去。受到情感和灵性冲击的凯蒂,终将生活的面纱揭开,获得了精神的成长。

文中最令人唏嘘扼腕的,是瓦尔特对凯蒂深藏于心的爱意,他明知她肤浅无知、爱慕虚荣,“然而我爱你已久,久不能忘”。也许他原本想用霍乱报复背叛自己的她,但最终死的却是他。毛姆用犀利的笔锋撰写着人性的弱点,有一种悠远而绵长的伤怀之情。








迷雾公子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作者林欣浩在书的扉页说,

“一个真诚的作家能展现的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一本不朽的著作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心。”

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独特个人风格,把一本哲学史写得通俗易懂。原来,哲学也可以不是一堆晦涩艰深的概念,而是伴着历史、宗教、人文(以及八卦)一同呈现。整个阅读过程,犹如浏览人类智慧发展的漫长画卷,轻松愉悦。

作为一本哲学科普读物 ,本书也被誉为东方的《苏菲的世界》。全书以时间为主线,从西欧漫步到近现代,我们熟悉的哲学大咖们悉数登场,向我们展现他们的思维之光。

以下我大致梳理了这些伟大天才们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质疑一切。怀疑是思考的起点,哲学的本质就是怀疑。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形而上学。

二元论:即将人的精神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二元论的好处是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躲避痛苦。

[莱布尼茨]:

单子论:物质无限细分,最后不占用空间,那就是精神。所以是精神组成物质。

[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重视事实,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科学知识。

[洛克]:

刚出生的婴儿就像白纸,思想靠后天学习(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

[牛顿]、[霍布斯]:

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通过数学公式定义世界一切。

[休谟]

“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休谟认为靠谱的知识只包括两种:一种是根据演绎推理;另一种就是我们自己的经验。

[康德]、[费希特]、[谢林]:

德国古典哲学:世界的真面目是“物自体”。

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知形式”加工后的东西,叫“表象”。

[黑格尔]:

辩证法:矛盾是世界的本质,矛盾无处不在。形而上学的巅峰。

[叔本华]:

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叫“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是非理性的,不可控的,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各种欲望,是痛苦的源泉。

[尼采]:

精英主义:物自体是权力意志。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

[罗素][维特根斯坦]:

逻辑实证主义:通过严谨的逻辑语言描述哲学,然后通过演绎和归纳去实证。

[波普尔]:

证伪主义。科学的标准: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

[萨特]:

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

[加缪]: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本就是无意义的。

最后以维特根斯坦的话来结束:

“我们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当我们不再追问时,我们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观。”


龙的传人peony


推荐老舍的《骆驼祥子》,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沟沟坎坎不如意的事,都可以看看作品中的祥子,祥子生活在吃人的社会,无论怎样努力奋斗,生活总是毫无起色,身体反而越来越差,最后生无所恋行尸走肉般存活。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只要肯奋斗就会有幸福,所以在你悲观消极时,只要想想祥子就会感到自己并没有那么不幸,奋斗终将幸福!


静静讲名著聊电影


如果你喜欢科幻类书籍,而且喜欢刘慈欣的话,那么这本《末日边缘——刘慈欣佳作选》一定能满足你,这本书精选了《天使时代》、《2018年4月1日》、《微纪元》、《赡养上帝》、《命运》5篇佳作。而且每一篇章的篇幅都较短,更适合在家无聊时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机智][机智][机智]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虽然有着科幻的外衣,但总能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中带给你关于生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诸多思考。即使存在很多争议,但是无疑这本小说能带给你的新奇感受是满满的。[害羞][害羞][害羞]

[送心]《天使时代》

一次科技与伦理的碰撞,一场生与死的考验。相对于具有基因和功能优势的新人类,究竟会不会被社会伦理所容纳?如果你喜欢带着翅膀的天使,这一篇章或许会满足你的美好想象。

[笑]《2018年4月1日》

假设在2018年,人类拥有了可以改变基因延长寿命的技术。通过延基,人类寿命可达300年。4.1愚人节这一天,究竟有什么惊天阴谋,超长寿命与巨额财富究竟是否等价,虚拟王国究竟会不会让人类社会秩序崩塌,这一篇章会给你答案。

[送心]《微纪元》

如果把人类缩小到细菌那么大,我们的地球会不会变得更美丽?如果人类只有纳米尺度,如果你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宏人,你会做些什么,一次太阳闪烁,一场纪元的更替,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小鼓掌]《赡养上帝》

整整有20亿老头子的上帝文明,在宇宙的各处撒下生命的种子(包括我们的地球),但当一个种族完全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候,他们就只能依靠机器生存。如果告诉你,我们有五个地球兄弟,你会不会惊讶,关于利益与赡养的问题,这篇文章或许会在惊叹之余,带给你更深层次的思考。

[耶]《命运》

恐龙主宰的世界,人类的下场是怎样的呢?由于一场太空事故,改变了本该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轨道,从此,恐龙成为了地球的主人,人类变成了动物园里的“动物”,这样的事情发生,究竟会带来怎样可怕的遭遇,一切的一切都等待你去探索。

其实喜欢刘慈欣,是从流浪地球开始,如果你也喜欢,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带给你很多思考与体验。



愿与君同


1、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二月河落霞三部曲、巴金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平凡的世界》、《东周列国志》、《围城》、《白鹿原》、《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2、散文:林清玄菩提十书系列、《平常茶非常道》、《林泉》、《清欢》、《玄想》;汪曾祺散文吃货必备;周作人、朱自清散文;特别推荐唐宋八大家散文;等等;

3、历史:《万历十五年》、《中国通史》、《剑桥中国史》、《中国大历史》、《三国志》、《资治通鉴》、《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儿》等等;

4、其他,视各人的专业工具书要集中看,并学会总结,看了之后专业能力才会有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