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3000元以上的電動車就不能接受?為何看著差不多,價格卻差上千元

買電動車的時候大家最關注的是什麼?

產品性能?品牌?外觀?有人做過一份調研,發現大部分的人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最關注的點都是價格,決定最後購買的因素不是因為是品牌電動車性能好,外觀時尚,而是電動車價格合適。這也是為什麼電動車行業有上百個品牌存在的原因,而一款外觀看上去差不多的電動車,大品牌和小品牌之間的價格往往能差上好幾百,有的甚至是上千的差距。從消費者心理價位調研發現,70%以上的人都只能接受3000元以下的電動車,極少部分人能接受3000元以上的車,那大品牌的車貴在哪裡?

3000元以上的電動車就不能接受?為何看著差不多,價格卻差上千元

以60V電動車為例,在某寶上搜索,可以看到綠源小龜款的需要3899元,雅迪的需要2899元,而一個不知名品牌的僅需1500元。看著差不多,為何價格差這麼多?

3000元以上的電動車就不能接受?為何看著差不多,價格卻差上千元

大部分的低價車都是因為偷工減料和使用質量粗劣的零配件!

車架

車架就像人體的脊樑骨,骨頭不硬,這輛電動車肯定不健康,也不安全。好電動車採用的車架管壁厚大於2毫米,內外電泳,在200公斤20萬次震動情況下依然不變形不斷裂,而劣質車架是烤漆,壁厚薄,廠家也不會採取震動實驗。有的甚至採用廢舊車架回收處理,經過廢舊處理的車架,根據車架的外觀、重量、使用年份等多種因素來決定銷售價格。


3000元以上的電動車就不能接受?為何看著差不多,價格卻差上千元


電機

很多消費者買了電動車抱怨跑不快、跑不遠,就與電機的品質有很大關係!劣質電動車為了省成本,採用翻新電機或者減少磁鋼片,最普通的繞組方式。而某些優質電機無論是磁鋼片、繞組還是輪轂的材質均屬上乘,節電高效。

電池


3000元以上的電動車就不能接受?為何看著差不多,價格卻差上千元

電池作為整個電動車的能量中心,一旦出了問題,電動車就只能趴著不動了。天能、超威、京球、南都、旭派等都是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當然有些奸商使用翻新電池和售後維護電池冒充新電池裝在你的車上,誰讓你要便宜貨呢?

除了這幾個大的配件之外,控制器、塑件、充電器等等配件也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便宜的電動車和貴的相比,最大的差別不是價格,而是品質,說的再嚴重點就是出行安全性!以上十點僅僅是一輛電動車主要的部件,還有上百個小零件不在其中。所以在購買電動車的時候一定不能只關注價格,也要關注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