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2020年,开局“黑天鹅”事件,彻底打乱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春节时光本该美好,却被新冠病毒染上了灰色;好不容易等到开工日,却不得不继续宅在家中,更糟糕的是,有些人等来的是公司的降薪、裁员通知。

但日子再怎么艰难,还是得继续逆流而上。

疫情之下,我们都是逆行者。我们自觉居家隔离,自觉佩戴口罩,自觉宅家办公......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这时候,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完全有理由相信,春暖花开时必将到来。

更值得称道的是,很多人不仅仅满足于防守,还积极利用这些闲暇时光积蓄力量,有的买课学习提升自我,有的玩短视频成为网红,有的做起了微商......

这让我想起一个概念“逆商”。这就是咱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逆商原著


一、你知道智商、情商,但你了解逆商吗?


大家都知道智商、情商,也都明白成功离不开它们,但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成功。有些人高智商,情商也不赖,却一事无成。设想一下,一个人很聪明,人缘很好,但遇到稍微棘手的难题就逃避退缩,这能干成啥事?就算这人有才,没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一切都是白搭。

这样的人没有逆商,想成事很难。


1、那么,什么是逆商呢?

保罗.史托兹在《逆商》一书中指出,逆商,是一套可学习、可落地运用的生活哲学,能够帮助咱们振作起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突破逆境。

这里讲个真实故事,帮助大家理解。

在1996年,有31名登山者攀登珠峰时遭遇风暴,只有几人命大得以生还,其他人被永远留在了那里。贝克.威瑟斯是生还者之一。据他回忆,他是强撑着走回大本营的。

在那极端寒冷的冰天雪地里,更不幸的是,御寒手套弄丢了,这是非常致命的。按照人的身体机能,他知道自己最多只剩三四小时的生命时限,若不能在此之前回到营地,必死无疑。

在当时,他身体冻得僵硬,体力也所剩无几,脑袋昏昏沉沉,眼皮打架。他想过就这样睡过去,就不那么痛苦了。靠着意志力缓缓走向营地,但终究到了极限,他还是倒在了雪地里。他想到了妻子儿女以及年迈的父母,那一刻,对家人的向往从未如此强烈过。凭借对家人的思念,他挣扎着站起来,继续一步一步朝着营地走。万幸的是,最后他遇到了队友,终于得救。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攀登者是个危险职业,攀登途中会遇到各种险境,如果没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支撑着自己,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人在即将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时,往往会爆发不可思议的力量。贝克.威瑟斯面对生死困境,能想到用对家人强烈的思念,给自己强大的力量,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也是拥有逆商的表现。

也就是说,逆商是我们在遇到失败、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理智分析逆境并找出突破口的一套方法论。

若仅仅给自己打气,那顶多只是自我安慰,或叫打鸡血;但若在自我鼓励的同时,有应对低谷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逆商。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攀登的人


2、有没有逆商的区别是啥?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登山旅程,在攀登高峰路上,我们可以将面对逆境有不同表现的人,分为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

放弃者:顾名思义,放弃者就是那些遇到点困难就逃避的人。他们目光短浅、贪图安逸、随波逐流,没有人生目标,得过且过。我相信,大家能经常看到这类人,如放浪形骸的大学生、碰到困难就找你帮忙而不是先自己想办法的同事。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放弃者


扎营者:这类人稍微好点,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也曾为此努力过,但取得一些成就之后,就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没有了锐意进取的动力。考试排名前10我就满足了、这个月的业绩不是倒数第一就行了、裁员名单没有我就安心了......这些想法你是不是很熟悉?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扎营者


攀登者:根据20/80法则,放弃者和扎营者是那80%,是“有限游戏玩家”;攀登者是那剩余的20%,是“无限游戏玩家这些人不会仅仅满足于暂时的头衔或地位,他们视人生为长跑,不过于看重一时的成败,而是不停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追求卓越。

请问问自己:我是攀登者吗?我会一直是攀登者吗?如果答案是肯定,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攀登者


二、为什么咱们需要逆商?


问大家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在面对逆境时会有不同的表现?

也许有人说,他本来就是个容易放弃的人啊,他本来就没那么远大的抱负啊,他本来就具备做大事的潜质啊。不对!这些说法仍停留在外在表现上,并没有说明白根源所在。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习得性无助效应”。


1、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的发现,是认知心理学的重大突破,被誉为“20世纪的里程碑理论”。该理论提出者是当时还在念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博士。

偶然的机会,塞利格曼博士观察了几次电击狗的实验,发现有些狗被电击后完全不逃避,只是躺着忍受痛苦。为了弄清楚原因,他亲自精心设计了一个电击狗实验。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排三组狗,A组和B组狗同样接受轻微电击,但A组狗可以控制电击的开关,B组狗则无法让电击停止,C组狗仅仅被绑缚,不接受电击。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他让三组狗同时接受轻微电击,但同时也提供了方便的逃脱之法。


结果发现,A组和C组狗能迅速跳过挡板,摆脱不适;B组狗呜咽啜泣,却不尝试着逃脱——这些狗已经学会了无助。

通过这个实验,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提出了“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把“做啥都没用”的想法内化,从而失去对不确定事件的掌控感。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啥叫习得性无助,讲个我朋友的故事。她叫小清,自信、漂亮的90后姑娘,现在做全职微商已有很大起色,月入1W+,不算多,但你知道吗,就在1年前,她自卑、懦弱,她月工资仅仅只有两三千。她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员工就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做出纳,月工资只有800元。

钱少事却很多很杂,这也没什么,毕竟刚出社会,吃点苦不算啥,最糟糕的是学不到专业财务知识。她就这样度过了迷茫的试用期三个月,好不容易熬过来了,以为能转正,结果呢,老板却把她劝退了,理由是没效率、做事慢。这对她是个很大打击,向我哭诉明明自己很卖力干活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她的学历是自考本科,大公司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只能去小公司工作。在这之后的一年,她继续做出纳,一共换了3家不同城市的公司,但工作都没啥起色。

接连的打击,让她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到了现在,即便她已成为自由职业者,月入过万,还成为摄影达人、朋友圈带货文案高手,她仍觉得自己是个“工作困难户”。

就是说,有些人失败几次,被打击到了,然后就此认为自己干啥啥不成,这辈子也就那样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弱势的心理。

这就是为什么放弃者和扎营者占多数的80%,攀登者只有20%的原因。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无助的女孩


2、习得性无助是怎样影响咱们的?


好了,理解了“习得性无助”,值得庆祝一下。通过上面的探讨,咱们知道“习得性无助”是种弱势心理。有个著名的模型“

成功之树”,能帮助咱们搞清楚习得性无助是怎样影响咱们的。

树叶:代表个人表现,就是“冰山模型”中冰山以上那部分显性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某个同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因为缺乏高度专业的知识积累,每次碰到难题,都焦头烂额,加上不负责任的态度,职场发展堪忧。这是很容易看得到的职场表现。这类人往往升职加薪没他啥事。

树枝:代表才能和渴望。才能是知识、技术、经验的综合体,渴望是动力、激情、抱负的混合体,要想成功,二者缺一不可。你有才,但没目标没动力,能干啥事?你有光有目标也不行,没能力去追逐也是白搭。最可怕的是啥呢,你没有才,也没有去改变现状的动力,这样你自然就不会去精进自己,没积累多少知识,没学到什么特长。

树干:代表智力、品格和健康。大家都是普通人,智力都差不多,这没啥好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都知道健康有多重要;大家智力和健康条件都差不多,有些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有些人则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一无所长。为啥有些人一事无成?因为他们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等特质,而这些品格都是逆行者的标配。

树根:代表基因、家庭、信仰,这些因素潜藏在咱们心脑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若你的外貌等外在条件不太好,也许你就没那么受欢迎,也没那么自信。

若你的家人知道你频繁换工作,然后一直唠叨你没出息,一直否定你的一切努力,久而久之连你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没用,到最后真的觉得自己“干啥都干不成”。朋友小清以前经常找我哭诉,所以我才知道她居然有这样的可怕经历,这些经历造成她很大的心理阴影,到现在都还没走出来,所以她才调侃自己是“工作困难户”。

若没有成长型思维,不相信自己,何来逆流而上的勇气和信念,何来脚踏实地的奋斗,何来的惊才艳艳,又何来成功地荣耀呢。

树根扎得够深,树干才能茁壮成长,树枝才能支撑更多树叶,树叶才能越发茂密。反之,成功之树变为“失败之树”,沦为枯萎朽木。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大树


三、提高逆商,做终身攀登者


如今时代,咱们随时都可能面对着来自社会、职业与个人的逆境挑战。

狭窄的成功定义,不完备的社会体系,黑天鹅事件的爆发等带来的社会压力;快节奏的工作、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超烦人的办公室政治等带来的职场逆境;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危机等造成的个人逆境。

有些人在这些逆境前倒下,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习得性无助深深禁锢着他们。他们沦为放弃着和扎营者。而有些人却偷偷练就高超的逆商,突破习得性无助的牵绊,成为攀登者。

那么,怎么提高咱们的逆商呢?别急哈,在说提高逆商的方法前,咱们得先搞清楚逆商有哪些衡量标准,这样才有提高的方向。


1、逆商的四个维度CORE


掌控感(control):坚信“我一定能做到”,即使咱们身处最糟糕的境地,也一定有可以掌控的部分。受这次新冠病毒的影响,很多公司不得不裁员求生,很不幸,有些朋友失业了。但已经发生的事改变不了,不可控,但咱们却可以反思自己,比如想想怎么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怎么提高抗风险能力。

担当力(ownership):或叫责任感,就是咱们必须从建设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理智分析目前的处境,找出突破逆境的方法。虽然这次失业是被动的,但难道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公司裁员20%,为啥自己就在其中?公司都是持续经营的,除非是到了破产境地,否则只会裁掉不能创造多大价值的那部分人,是不是自己没有核心价值?

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影响度(reach):这个逆境会对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控制好影响度,不要过度灾难化。虽然暂时失业,但毕竟身体健康,工作经验也都还在,可以再找另一份相关工作嘛。

持续性(endurance):困境的成因是啥?困境的成因会持续多久?困境会持续多久?慎重评估事件影响持续时间,然后做好接下来的时间规划。疫情终会过去,全国各地陆续复工生产,失业的朋友一定可以再次就业;若暂时没有好的机会,那就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标准


2、怎么提高咱们的逆商?


重头戏来啦。了解了逆商的四个维度,咱们提高逆商终于有了方向。

第一步,觉察逆境,提高掌控感


为何要察觉逆境?因为察觉逆境的存在,咱们才能从中解离,才能更清晰的观察逆境。就像咱们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但却可以清楚的观察别人的脑瓜子。有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咱们提高觉察逆境的能力,即具象化逆境。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人受到刺激时,大脑会响起警报,然后将大脑的潜意识、无意识模式切换为有意识模式。受到的刺激越多,大脑就会产生更多的神经元,然后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模式。经过反复实践之后,新的思维模式就进入了大脑的潜意识区、无意识区即基底神经节。

也就是说,咱们可以自己制造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让大脑清醒地意识到某个事物,聚焦注意力。逆境看不到摸不着,但咱们可以赋予它一个形象。比如这次疫情蔓延,你可以说:灭霸来了!漫威电影里的那个灭霸来了!

这样就把你遇到的困境从你身上剥离,并把它具象化了,变成看得见的逆境,把咱们的注意力从逆境带来的负面情绪中,转到逆境本身上来。接着,咱们才会想着怎么打败灭霸,而不是陷在沮丧中不可自拔。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灭霸


第二步,评估自己对逆境的担当,增强责任感


即便逆境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社会或职场环境,但涉及到自身利益,发现问题也只能你自己去解决。推卸责任无助于困难的解决。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咱们应该想的是:对此,我能做些什么?

当我们接受适当的责备,然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对结果的一部分承担责任的时候,就能重拾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做些什么。

这次新冠肺炎爆发,实非你我所愿。为了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恶化,全国都在抗击“灭霸”,咱们也得承担一部分责任,比如尽量不要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全民抗疫,人人有责。

另一个重要的事,就是在停工期间反思自己:除了居家抗疫,我还能为国家,为自己做些什么?国家为了抗击肺炎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疫情终究会过去,到那时各地会陆续复工生产,若在居家这段时间提高自己能力,是不是在复工后能为自己谋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是不是也能为国家经济的恢复贡献一份力?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承担责任前行


第三步,审视逆境,做些事情,逆流而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敌人再怎么强大,总有破绽;处境再如何艰难,总有破局之法。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1、避免灾难化思维

面对难题的时候,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要把事情灾难化。因为灾难化容易导致受害者心态,而受害者心态会加剧习得性无助效应,从而让很多人放弃本可以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放弃行动。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各种各样的的逆境反应中,最能让人变得无力的反应是灾难化。灾难化就是把事情想象成重大的失败和无法挽回的灾难。

一旦把事情灾难化,你脑海里会充斥消极负面的想法,比如觉得自己真没用、自己不适合这份工资。事情本来没那么糟糕,反而是自己把暂时的失利放大了,觉得自己没有突破与成功的可能性。如果经常这么干,久而久之,你的固定型思维就占据绝对上风,成长型思维被挤到了思想的犄角旮旯。

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个后果:你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

连自己都不相信了,你就会怎样?你会放弃治疗啊,反正自己这辈子就那样,通过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干脆得过且过算了,你还会去琢磨解决问题的办法么?

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遇到的困境,避免灾难化思维。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观察


2、了解“灭霸”,找其弱点,有针性地出招打败它


在这次疫情爆发初期,钟南山院士就提出了新冠肺炎有人传人的特性。这就是病毒的危害性,但也是其弱点所在。针对病毒的这个特点,钟院士率先提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的防控办法。从这段时间的抗疫情况来看,这个防控举措很有效,疫情逐渐向好。

国家层面的逆境逐渐改善。那么,疫情带来诸如失业等个人逆境,该怎么破?

你知道我们面临的这些困境弱点是什么吗?就是咱们健康的身体,是咱们革命的本钱啊。那些杀不死我们的东西,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那么,具体如何破局呢?

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健康,才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疫情期间,在家也不要过上米虫的生活,该锻炼的时候不含糊。复工之后,同样如此。

重新关注目标:当感觉自己看不清全局的时候,重新关注自己曾经确立的目标,时刻提醒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虽然这次疫情导致一部分人失业,陷入困境,但失业只是暂时的,从整个人生旅途来看,只能算是个小插曲罢了。更应该关注的是,疫情后怎么继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没有目标的人生是遗憾的。

用漏斗法做事:明确目标,列出行动清单,最后筛选出一个首先要做的行动。

漏斗法共三层:

第一层是目标,比如短期目标是失业之后再就业。

第二层是列行动清单,比如利用SOWT分析法进行自我剖析,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寻找心仪的下家并分析自己是不是符合要求。

第三层是最终执行的举措,经过第二层你明确了想要面试的公司,但也知道自己暂时不符合那个岗位的某个条件比如你的PPT不熟练,接下来立马要做的是学习提高PPT技能。

就像漏斗里的水一样,最下面的先流出,中层次之,最后才是最上层的。


逆商:智商情商之外,逆行者该有的第三商

漏斗


四、写在最后


好了,咱们通过上面的探讨,理解了逆商,了解了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掌握了习得性无助,也民白了啥叫成功之树,最后还学习了逆商的四个衡量标准,以及提高逆商的三大步骤:觉察逆境,提高掌控感;评估自己对逆境的担当,增强责任感;审视逆境,做些事情,逆流而上。

祝愿所有逆行者朋友成为攀登者,且始终为攀登者。

送大家一句我喜欢的话。尼采曾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多帮助,如果你觉得有用,可以收藏以后看、给作者点个赞、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ference:【美】保罗.史托兹《逆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