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恢弘、靈活、積極”世衛組織為何用這三個詞評價中國疫情防控?

“我們想向世界表示,像中國這樣去做吧,這樣可以拯救生命。”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經過9日來華實地考察以後在北京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方採取的防疫措施得到國際認可。聯合專家考察組24日用“恢弘、靈活、積極”三個關鍵詞評價中國疫情防控。

“恢弘、靈活、積極”世衛組織為何用這三個詞評價中國疫情防控?

武漢火神山醫院感染二科一病區的隔離病房內護士長鬍晶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恢弘:以全政府、全社會之舉避免上萬病例出現

23日,中國高層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出判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4個省份全部出現了確診病例,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逾7萬例。聯合專家考察組中方組長、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坦言,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來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可謂“史上最難”。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24日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構成“大流行病”,也就是還未看到病毒在全球不受控制地蔓延。多位專家據此指出,中國防疫所作努力改變了新冠病毒的流行軌跡。

中國能夠舉全國之力防疫,尤其讓布魯斯·艾爾沃德印象深刻。其中既有武漢“封城”等果斷措施,也有除湖北以外的省份傾力支援,他將其形容為“真正意義的團結”。聯合專家考察組評估稱,正是由於中國採用全政府、全社會這一方法,避免了少則萬餘、多則數十萬病例出現。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2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在全國範圍內採取瞭如此強有力的措施,不單有效阻斷病毒傳播,不可避免地也影響了社會經濟運行,“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代價”。

“中國在至暗時刻的努力,國際社會已經看到。”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也撰文稱,仍需將全國各方力量統籌起來,形成聯防聯控強大合力。

“恢弘、靈活、積極”世衛組織為何用這三個詞評價中國疫情防控?

2月2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市部分企業陸續復工、商鋪復市。在上海江橋萬達廣場,民眾戴著口罩


靈活:從兩個層面理解中國防疫之“因地制宜”

布魯斯·艾爾沃德直言,如果陷入要麼是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要麼是流感的定性思維中,就沒有辦法像中國一樣靈活地應對疫情。他還說,考察期間梁萬年經常告訴他,“中國的方式是因地制宜的方式,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顯然,“封城”僅是湖北方式乃至中國方式的一種。

馮子健認為,不妨從兩個層面理解中國防疫之“靈活”。

首先,隨著人們對於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的認識不斷加深,中國隨時調整防控策略。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診療方案更新到第六版,防控方案更新到第五版,其間修訂了病例定義、治療方法、出院標準等方方面面。官方還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場所發佈防疫臨時指南,“‘臨時’二字就意味著可以隨時修改”。

其次,當前缺疫苗少藥物的情況下,中國並非束手無策,而是靈活應對,“有什麼就先用什麼,用什麼就快速地去用”。

比如,張文宏在歸納“上海方案”時指出,作為一個最可能出現大面積暴發和蔓延的城市,上海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人力進行科學篩查和迅速診斷。同時,政府實行眾多有效舉措,避免出現想象中“返程復工”潮帶來的二次疫情高峰。

梁萬年表示,中國採取了隔離、醫學觀察、減少接觸、自身防護等非藥物性干預措施,改變了疾病傳播進程。這是中國應對此次疫情的最大成績之一,在考察報告中特別推薦給其他各國。

積極:冒著被指責“過度反應”的風險投入防疫

布魯斯·艾爾沃德給出的第三個詞的原文是“aggressive”。馮子健對此解釋時坦言,既要看到積極一面,表現在中國能夠把現有的防疫手段用足,尤其是從中央到基層均被動員起來;也要看到爭議一面,即外界也有是否存在“過度防疫”的擔憂。中方恰是冒著被指責“過度反應”的風險更加積極地投入防疫。

對於中國是否“過度反應”,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近日受訪時表示,有證據表明冠狀病毒感染比流感病毒感染嚴重得多,“因此,我們應努力來控制病毒傳播”。

聯合專家考察組也注意到,中國在新報告確診病例下降的同時已在考慮恢復經濟和社會正常秩序。布魯斯·艾爾沃德重申,任何國家所採取的超過《國際衛生條例》推薦建議之外的其他措施都應該重新評估,“因為中國的風險在下降,而中國能夠為世界帶來的貢獻在增加”。

“我們應該得到這樣的好評。”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科主任姜敏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說,這體現出眾多醫務工作者及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受訪專家也強調,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面對接下來的防疫,中國保持著必勝的信心,中國也將給所有國家帶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