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往无前的“战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6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1月3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正式进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防护装备,医护人员6小时一班,其间不吃、不喝,也不去厕所,每一位队员尽己所能为这场“战役”贡献力量。

一往无前的“战士”

医疗队员为病人诊治

“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病人”

作为此次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ICU主任王彤自到达驻地后便马不停歇地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工作对接,第一时间掌握医院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王彤对医院病区改造提出很多实际问题并给出专业指导建议。与此同时,王彤还对医疗队队员持续进行心理建设、防护培训等,他反复强调,“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战友,才能救治病人”。

手绘病区图为队友“指路”

一往无前的“战士”

手绘的病区示意图

在正式进入病区工作前,队员们仅去过两次病区,对于病区内部的具体位置、用物摆放等还不是特别熟悉,消化科护士陈默岩凭印象手绘了病区示意图,方便大家加深对病区的了解,能更快地、更精准地投入工作。

“痒也要忍着,不能挠”

“开始工作后,将自己装进‘套子’中,上厕所是一件麻烦的事情。”穿着防护服,出了汗、贴身衣物也变得潮湿,这是最难受的时候,由于不想浪费防护装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放射科医生华海琴说:“痒也要忍着,不能挠。”

病区的热水不能同时满足离开病区的医护人员使用,队员们便悄悄地把淋浴龙头调向凉水方向,希望给队友多留些热水。回到清洁区的心内科护士长王兆嘉、ICU护士王晓嘉顾不上休息,迅速整理出护理工作基本流程,方便大家更好完成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系患者与同事

1月30日下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队员进驻病房并收治病人。

一往无前的“战士”

医疗队的护理团队在护理病人的同时,还担负起了病房水电安全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储备物资管理等工作,并根据每个入院病人的情况进行分级管理,预防交叉感染。

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东直门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陈正光是湖北黄冈市人,武汉曾是他学生时代生活过的地方。来到武汉的这几天,他辛苦地奔波于超市与宾馆之间,为驰援武汉医疗队进行物资采买。30年前,他曾在武汉东西湖参与过出血热的救治;17年前,他在北京参与抗击“非典”。现在,他又毫不犹豫地驰援武汉。陈正光说,“武汉是我的家乡,回家乡支援,我义不容辞”。

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穿上防护服就变成一往无前的战士

一往无前的“战士”

手写中药处方,保证用药准确

一往无前的“战士”

手写中药处方,保证用药准确

根据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要求,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采用手写处方,再拍照片转出的方法,保证每个病人的处方用药都准确无误。

患者练起八段锦

1月31日夜班,37床和38床(岳父和女婿)两位病友吃过饭后,坐着发呆。和两位患者沟通后,值班医生和护士教他们练八段锦。一套立式八段锦操做完之后,病友说:“做完很舒服,身体暖暖的,精神许多。”

对于卧床的病友,医生和护士还教了一套坐式八段锦。

队员们穿纸尿裤值班

一往无前的“战士”

由于穿上了防护服,医疗队队员们则必须要穿纸尿裤值班,成人纸尿裤一穿就是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我只是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待了2小时,衣服底裤全部湿透,饥肠辘辘,体力消耗的差不多。 护士至少得待4小时,给病人打针、倒水、接尿壶……一刻不停,陀螺一样。护士做这些事的时候,动作必须大,动作大,意味着防护服松解开,意味着容易被感染,心里压力大,身心重压,但是护士们没有埋怨,防护服松解了,擦上酒精,胶布贴上继续干活。”医疗队队员陈垚说。

一个班下来,脸被防护用品压变形了,爱美的姑娘们毫无怨言。她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穿上防护服就变成一往无前的战士。

图文摘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