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吃相難看 再融資潮起 應限制上市公司實控人“吃獨食”

自從2月14日再融資新政發佈以來,上市公司再融資掀起高潮。不到10個交易日的時間,就有百餘家上市公司發佈或修改再融資方案。尤其重要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大受上市公司實控人、大股東等重要股東及機構投資者的歡迎,有的甚至被控股股東吃了“獨食”。如賽騰股份的非公開發行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孫豐獨攬,而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同樣被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王澤龍吃了“獨食”。

再融資之所以大受控股股東、實控人以及機構投資者的歡迎,當然是由於再融資新政釋放出大量政策紅利的緣故。比如再融資新政規定,非公開發行的定價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這使得發行價的價差又增加了1成,也即參與者又多出一成的收益。不僅如此,發行定價的基準日也由發行期首日拓寬為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這就使得基準日的選擇更加靈活,也更有利於參與者獲得更大的利益。此外,股票的鎖定期也由原來的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這種鎖定期的縮短也就大大減少了參與再融資的時間成本;同時其減持也不受減持規則的相關限制,這也意味著解禁後可以快速減持套現,包括可以進行一次性清倉減持。


吃相難看 再融資潮起 應限制上市公司實控人“吃獨食”


正是基於上述諸多政策性紅利,因此,上市公司再融資受到控股股東、實控人以及機構投資者的歡迎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只要上市公司處理得當,參與上市公司再融資基本上是穩賺不賠的事情。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參與再融資,更是佔盡天地、地利、人和之優勢。只要在定價基準日的確定上作出更合適的選擇,而在股份解禁之時,推出利好措施來配合解禁,其獲利將更加豐厚,其回報率較之於平常的實業投資將高出數倍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控股股東很願意包攬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份額。畢竟對於控股股東來說,這是一種旱澇保收,而且獲利豐厚的投資方式,控股股東或實控人當然不願意放過。

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對於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熱情是不難理解的。不過,從監管的角度來說,有必要限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在再融資過程中“吃獨食”的行為。雖然逐利是資本的屬性,但面對利益,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吃獨食”的做法未免“吃相難看”。如果實控人或控股股東看好企業的發展,大可以將企業私有化,然後退出資本市場。如果只是為了追逐股票的差價收入,那最好還是要注意一下市場的形象,同時還要遵循“三公”原則,不能利益總是讓實控人或控股股東獨佔,而風險卻推給其他的投資者。

不僅如此,在上市公司再融資過程中,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吃獨食”的做法容易引發內幕交易等不公平的利益交易行為。畢竟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在上市公司中一股獨大,上市公司的各項事務通常都是控股股東或實控人說了算。因此,在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過程中,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如果“吃獨食”的話,不排除控股股東或實控人以權謀私,或從事內幕交易。比如在定價基金日的選擇上,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發行時機,比如在股份解禁的背景下,通過推出各種利好來迎接自己所持股份的解禁等。

此外,在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過程中,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吃獨食”將加劇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現象。“一股獨大”是A股市場的一大弊端,A股市場的諸多問題皆因“一股獨大”而起,包括公司治理問題,股東減持問題等等。可以說,“一股獨大”是A股市場的毒瘤,困擾著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解決“一股獨大”問題是A股市場所要直面的重大問題之一。而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在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過程中“吃獨食”,這顯然是在進一步加劇“一股獨大”的局面。

也正是基於上述幾方面的原因,A股市場有必要限制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在上市公司再融資過程中的“吃獨食”行為。比如規定,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控股股東或實控人不得參與上市公司再融資,而低於30%的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只能按持股比例來認購上市公司再融資份額。並且對於1年內有減持公司股票行為的重要股東,不得參與上市公司再融資,避免上市公司再融資淪為重要股東進行高拋低吸的資本遊戲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