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我一直教育我的孩子在班里不要太拔尖,这样好吗?

潮汕chen姐姐


如果家长保存孩子的实力,孩子时间长了就会不努力,随随便便就可以考第三,那努力干嘛?工作了,不拔尖,混混就行了,结婚也不拔尖,找个有工作的就行了,人生得过且过,错过了本可以更好的人生。


阿白彩


刚才才和二年级的儿子讨论这个话题,头条真有毒。

话说,大宝一二年级都在班里表现得比较优秀,大考小考基本排前面,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连带着老师经常在群里表扬我这个妈妈,我感觉吸引太多目光了,都不怎么敢在群里发言了,枪打出头鸟哈。

这不,期中考试刚过,就今天老师起码在群里夸了孩子和我这个妈妈不下5次,感觉好心累!刚才就问儿子,怎么办?大宝说,只能再接再厉了呗,只能更强才行了,不然就很不好了!

所以,我认为还是有利有弊的吧,我是担心孩子以后承受不了失败的压力,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会越来越努力。


佳茗5962872


同意,我从一年级起就跟他说不要考前三,五六名就可以了,但其实我认为小学,前三分之一就可以了。

我和老公都是拔尖过来点,博士毕业,所以了解所谓拔尖的心态和历程。

小学内容,要拉开距离,就靠认真,刷题,然后在外面上课,超前学,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所以从来不刷题,不上奥数,有空就多看书,听小说,聊聊天,早睡觉。老师经常说我们孩子太可惜了,使劲抓抓就是尖子生,我也不说什么。小学的尖子生,都是假的,没必要争。我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就等着以后发力了。

很多女生,凭借刷题和补习,成绩数一数二,觉得不可一世,这对性格的培养也没有好处。

但是,这是也前提条件的,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好学校,不需要择校考试,能够从容的学习。


九锡2019


我也是这样跟自己的孩子说的。我家孩子今年二年级,很好强,喜欢被夸奖,会因为得不到老师的奖励而失落,会因为老师不叫他学霸而耿耿于怀。

像这类争强好胜的孩子,一定要让他淡化名次。如果低年级他一直都名列前茅,到了高年级没办法保持,他的优越感会很受挫。我们不该助长孩子的骄傲,也不能跟孩子强化成绩的重要性。我个人觉得孩子考的差不多就行。在班里能排在15名内就可以了,不能总让他当第一第二。当第一名的确很光荣,无数光芒环绕着孩子,不由让他沾沾自喜。如果有一天,他考差了,不仅家长接受不了,老师更是失望。大家都忘记了,他只是个孩子,出错是很正常的。然而,大家都认为他没有尽力,对他加以批评。

当第一名要背负太多的压力了,我们怎么忍心让孩子承受那么多。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以平常心去面对成绩和名次。孩子就该快乐地学,快乐地成长!


yang410738573


我是一名宝妈,我家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踏上了他为期9年的义务教育,虽然他现在的成绩并没有惊天动地,排在班级中游,如果我家孩子可以做到在班级里拔尖的花,我大概会开心到晕过去!所以我真的不太理解你这和做法,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在班里不要太拔尖呢?

相信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如果小孩子能做到在班级里拔尖的话,说明他是真的聪明而且有下过苦功,作为父母这时候应该多表扬,而不是要求他低调。

教育孩子不要太拔尖这个问题,要看孩子的能力以及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有时候,拼了小命的去争取,也未必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所以如果在孩子还没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甚至成绩本身不太好的时候,教育孩子不拔尖,那恐怕会起反效果。

这时孩子正愁找不到借口,结果你和他说,不用拔尖。哦,那感情好啊,这么烂的成绩,可不是没拔尖么!这也就不用再继续努力了。

只有当孩子的成绩,已经基本稳定跻身于第一梯队,再向上前进已经非常费力的时候,这时告诉孩子“不要太拔尖”,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这才是有意义的。

我认为父母最好不要贸然对孩子说不要太拔尖,对他好强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对你小孩的成长是不好的,有可能会造成他再也对什么也不感兴趣或者感兴趣也没有以前那种好强的激情去做或学习,也可会引起他的反叛性,也可能觉得你不爱他。


宝妈啊玲


我觉得这种教育方法不好。

第一,我觉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也不是好学生。

我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是想拔尖的,而且是想成为第一的那种人,偏偏我小学的时候经常是全校考个第三的那种。每次成绩下来,我都能难过许久,而且考试完的那一段时间,我会学到晚上很晚。终于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后来居上成为了年级第一。

好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会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和喜欢的。而且你还会成为学校里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每次发言,颁奖各种好事老师都会想到你,也会让自己更有自信。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和一个一般的学生吵架,同时犯错,老师会认为那个同学欺负你,耽误你学习,受批评的一定是那个同学。



第二,现在是一个出名要趁早的年代,而不是藏拙的年代,好机会稍纵即逝,抓不住就不再来

以前我们老祖宗总是讲究中庸之道,并且奉为经典的为人处世之道。

但是现在年代变了,你需要越闪亮越好,你需要抓住每一次表现的机会,让老师注意到你。你甚至可以成为神童,成为天才,让你的人生提前和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因为现在是一个速食的时代。老师同样的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去发现你的内在。而你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就不能低调,而是要让他看到。



第三,俗话说的好啊,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拔尖的孩子讨人喜欢。

你可以看到无论谁提到什么人,都会说谁谁家的孩子多么厉害,多么优秀。你很少听到有谁提谁谁家的孩子多么平庸。。除非是混到特别差的那种,成了邻里之间的谈资。

所以最后,我觉得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更新换代,而不要停留在以前的思想里。


煮酒论高考


我感觉不好,你不让他太拔尖,孩子心里就会有一种不用太积极的想法。感觉自己学的还可以,不用在复习了,不用太辛苦了,自己学的够用了。长时间下去怕影响他的成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鼓励她,如果他成绩好可以上更好的学校。我女儿初中班长年组700多人考前10,班级总是第一,很优秀,高中考的实验。高中上一年了和女儿说,在班级里也就是20多名吧。所以说多么优秀的孩子也要多鼓励,人外有人,你去的环境好的学校学苗都好。你的孩子如果有能力,还是要鼓励他能学到最好。他的起点将来也一定会很高。


关注孩子成长问题


我是寒石冷月,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非常赞同不要让孩子在班里太拔尖的观点,因为对于有上进心的孩子来讲,只要孩子乐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孩子成绩一般错不了。同时,家长的态度还有助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放松的心态,不必背上学习的压力,从而在每一次考试中轻松考出好成绩来。

我自己的孩子现在上高中,从小学开始,就一直鼓励孩子不要太再乎在班里的成绩和排名,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有进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鼓励孩子重视好习惯的持续养成,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轻松面对生活与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在内,都在过度强调孩子成绩本身,每一次考试前、中、后,都在不停地拿成绩说事,结果就会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都放在紧盯成绩上面。考好的同学内心会特别有成就感,但是如果成绩出现波动时,孩子情绪就不稳定了。对于经常考不好的孩子来说,反而会失去自信,不断怀疑或否定自己的能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会发现原来家长和老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往往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学业态度,以及成绩观。在很多原本有较好学业成绩的同学中,恰因为心态被成绩左右着,结果往往在考试中有压力,容易分神,造成不自信的现象,既而动不动就丢分。其实,如果真的鼓励孩子不去拔尖的话,反而就给孩子把压力缓解或排除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有勇气去像我这样做吗?如果你真做到了,你的孩子会是幸福和快乐的学习者,你也不必为孩子的成绩时好时坏而产生情绪焦虑感了。或者你会说,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谁也脱不了俗啊。我要告诉你,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成为优秀的父母,你啥时都脱不了俗,都会深陷在一个过度追求孩子成绩的怪圈里。


寒石冷月


对待孩子的成绩表现最好是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刻意的去逼迫孩子,也不要过多的去压抑孩子,是什么的表现就应该让孩子以“素颜”的形象展示出来。所谓的不要太拔尖,实际上是家长耍心机的表现,不值得提倡,应该要予以纠正。

社会上的确有一种家长喜欢把孩子最优秀的一面藏着掖着,不轻易的展露出来,一般都是处于两种心态:

1、生怕别人有了竞争的目标,人家会超越自己的孩子。

2、孩子的成绩表现好,害怕别人嫉妒,从而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实,这是家长耍小心眼的表现,明明孩子很优秀为什么要故意隐瞒。在我们上学的时代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同桌每次考试都非常一般,但同桌告诉我他从来不熬夜学习,更不请家教和上辅导班,他爸妈开家长会时也和其他人聊天说自己家孩子成绩不好,很担忧,但后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同桌每天晚上都在老师家补课,让我感到非常气愤,第二天直接质问他为什么要骗人。他居然告诉我要低调,到高考时才能一鸣惊人,我真是醉了,于是我主动和班主任申请换座位,这种心机太让人无法接受了。到了高三最后几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他居然每次都是年级前十名,全校都在表扬他逆袭成功,校长在大会上以他为励志的例子来训话,让人无语。

这种隐藏拔尖的行为其实并非就是好事:

1、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缺乏成就感,明明自己有能力成为第一,却因为父母的心机让自己只能做第二,甚至是第三第四。未成年人的学习是需要有成绩感促进的,成就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2、不利于教学教育公平环境的建立。老师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在预期的情况下会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老师往往都会依据班级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来判断,如果孩子刻意隐瞒,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反馈,进而让老师调整教学思路和进度,这会让其他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很显然这是有违公平原则的。

3、隐藏能力也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机会。现在的各种奥赛,平时优秀的成绩表现,往往在升学考试中是可以加分或者直接获得保送资格的,拔尖生就可以进入重点班,还有各种奖学金批评之类的,如果一直做不到拔尖也是很难拿到这些机会的。

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隐藏自己的能力,是拔尖的学生就应该去做好同学们的榜样和示范,和大家一道去成长,这才是健康的心态,家长还是少一点心机,多一点平常心。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美蛙英语


好,很好,非常好,这样子孩子就可以潜伏在班里,当适当的时候就变成一匹黑马,秒杀全场?

错,大错特错,有四点必须说出来:

第一:如果他能力非常好,然后在班里就一直考中等分数,久而久之,他会变得非常高傲,认为第一名本来就是我的,只不过我没认真考而已;

第二:一直隐藏真正的实力,最终的后果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少,就算在适当时刻真正变成黑马,那么如果考砸了,对他的自信心也是一种莫大的打击;

第三:别的学校雪孩儿不知道,但我见过的学校,基本会对孩子的成绩进行排名,试问这样子对孩子公平吗?人们只会记住状元,探花被知道的可能性有多少?

第四:当孩子一直以普通的成绩展现在老师面前,那么老师会觉得这孩子平平无奇,肯定不会重视孩子,很多人说千里马肯定会遇上伯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你不展现你是千里马的能力,不证明自己是金子,谁会认可你?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尽最大能力考出自己的好成绩,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