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汽车常用专业术语有哪些?

南京万通汽车学校Q8


如今的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相对的技术名称也越来越多。比如EBD、EBA、ABS等专业词汇,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了不再被汽车宣传单上的各种缩写迷惑,小编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汽车用语英文缩写供大家参考。

一、安全类

【1.ABS——刹车防抱死系统】

在没有ABS时,如果紧急刹车一般会使轮胎抱死,由于抱死之后轮胎与地面是滑动摩擦,所以刹车的距离会变长。如果前轮锁死,车子失去侧向转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后轮锁死,后轮将失去侧向抓地力,容易发生甩尾。特别是在积雪路面,当紧急制动时,更容易发生上述的情况。

ABS是通过控制刹车油压的收放,来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其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

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2.EBD——电子制动力分配】

汽车制动时,如果四只轮胎附着地面的条件不同,比如,左侧轮附着在湿滑路面,而右侧轮附着于干燥路面,四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在制动时(四个轮子的制动力相同)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

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高速计算出四个轮胎由于附着不同而导致的摩擦力数值,然后调整制动装置,使其按照设定的程序在运动中高速调整,达到制动力与摩擦力(牵引力)的匹配,以保证车辆的平稳和安全。

【3.EBA——紧急制动辅助装置】

汽车技术发展到现在,刹车辅助系统已经非常完善,而且延伸出不同的名称,包括BA、BAS、EBA等,这些可以统称制动辅助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驾驶者踩下刹车只会施加很小的力,然后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增加或减弱对制动踏板施加制动力。而一般只有面临紧急情况,才会突然踩下刹车踏板施加很大的制动力,但是由于驾驶员反应过慢或力度有限(女性或老人)等情况,很难达到最大的制动力。

EBA的功能就是通过驾驶者踩踏制动踏板的速率来判断其制动行为,如果它察觉到制动踏板压力是恐慌或突然性增加,EBA就会在几毫秒内启动全部制动力,以此达到最大制动效果,从而缩短刹车距离,防止在走走停停的交通中发生追尾事故。

【4.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对不少大排量豪华车型中会配备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它的功能是通过驱动轮的转速和传动轮的转速来判定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在轮胎即将打滑的瞬间,自动降低或切断传到该轮胎上的动力,甚至施加刹车,防止车轮打滑,使之保持循迹性。

TCS是针对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加速起步时或在冰雪等光滑路面行驶时出现的车轮打滑以及失去方向控制的情况下,专门设计的安全功能。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车辆安全,TCS逐渐出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

【5.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很多品牌的汽车都有,只是各厂家的叫法不同而已,比如大众称其为ESP、本田叫VSA、丰田管它叫VSC,广义上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称为ESC才严谨。

该系统在保证车辆横向稳定性方面体现在当系统通过转角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轮速传感器的信号发现车辆发生了转向不足或过度时,系统会控制单个或是多个车轮进行制动,来调整汽车变换车道或在过弯时的车身姿态,使汽车在变换车道或是过弯时能够更加的平稳而安全。

【6.SRS——辅助防护系统】

很多人认为SRS就是气囊,SRS是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的缩写,辅助防护系统,常见的辅助防护系统有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气囊只是SRS的一部分,安全气囊还要靠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然而判断撞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多低速碰撞并不足以引发气囊的弹出的条件,因为在系统判断中安全带已经足以保障成员安全,也有的碰撞没有接触到传感器的接触范围,没能引发气囊,总而言之气囊对于汽车被动安全来说是重要的一环,但前提是系好安全带。

二、驾驶类

【1.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

它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协助驾车者进行动力转向。EPS的构成,不同的车尽管结构部件不一样,但大体是雷同。一般是由转矩(转向)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机、减速器、机械转向器、以及畜电池电源所构成。

老司机肯定知道,我们驾驶的汽车转向是越来越轻,而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EPS的功劳。与传统机械液压助力转向不同,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以蓄电池为能源,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角度等信号计算出最理想状态。简单地说,在低速打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高速运转传输出较大功率,使驾驶员打方向省力。同时它以电机为动力单元,可以独立于发动机工作,EPS几乎不会消耗发动机燃油,因此更节能、更环保。

【2. 4WD——四轮驱动】

全称Four-Wheel Drive——四轮驱动,通常指的是分时四轮驱动或适时四轮驱动,车辆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进行手动或自动切换。

搭载4WD系统的车辆可以根据驾驶需求开启或关闭四驱系统,这通常会以锁定四轮驱动带动前后轮,让前后车轮得到的动力平均分配,这会增强车辆的越野能力,但在铺装路面上如操作不当却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3.AWD——全时四轮驱动】

全称All-Wheel Drive——全时四轮驱动,如今跟也有叫AWD其实为适时四驱,但只要知道这个代表车子可以全轮驱动即可。

搭载有AWD系统的车辆行驶于湿滑路面上,限滑差速器与离合器会帮助你控制对四个车轮的动力传输,而更先进的AWD系统还会使用前后车轮扭矩分配器,根据车轮抓地力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四个车轮所获得的动力,甚至直接对打滑的车轮切断动力供应,这就可以使车辆更好地适应极端气候与路况。

车企在生产具备一定越野能力的车辆时,一般都会为车辆搭载AWD系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类车辆在复杂气候和路况下具备更可靠的安全性与更可控的操控性。

【4.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

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控制车辆制动时,通常会将制动减速度限制在不影响舒适的程度,当需要更大的减速度时,ACC控制单元会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驾驶者主动采取制动操作。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增加到安全距离时,ACC控制单元控制车辆按照设定的车速行驶。

三、技术类

【1. TSIFSITFSI】

TSI-Twincharger Stratified Injection,TSI是Twinscharger(双增压=涡轮增压Turbocharger +机械增压器Supercharger)Fuel StratifiedInjection(燃油分层喷射),TSI比FSI更先进。但是在国内中低档量产车采用的TSI技术实际上为涡轮增压器+燃料分层喷射),等同于TFSI(涡轮增压,而非双增压器+燃料分层喷射),又由于国内的燃油品质达不到标准,所以国内发动机都没有用分层燃烧。在国内,TSI上面的颜色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排量,1.4排量的是TSI,1.8排量和2.0排量的是TSI,2.0TSI车型中的高配车型或者高端车型则使用全红的TSI标识,不过这种标识已经被取消了。

【2. TDI】

TDI-Turbo Direct Injection,意为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在柴油机上加装了涡轮增压装置,使得进气压力大大增加,压缩比一般都到10以上,这样就可以在转速很低的情况下达到很大的扭矩,而且由于燃烧更加充分,大大降低了CO、HC、颗粒的排放,其中CO2排放与同排量汽油车比可降低30%,但是,在拥挤的城市中行车时,TDI的优势则很难施展开来。

【3. CDICGI】

CGICDI- 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 (汽油缸内直喷技术) Common rail diesel injection(柴油缸内直喷),是奔驰公司开发的缸内直喷技术,供油动作已完全独立于进门与活塞系统之外,超乎传统喷射理论的稀薄燃烧与更多元的混合比便得以实现。CDI则为该技术的柴油版本。宝马GDI、通用SIDI均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4. VVTCVVTVVT-IMIVECVTECI-VTEC】

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优点:省油,功升比大;缺点:中段转速扭矩不足。目前与此技术相类似的主要有:本田的VTEC、i-VTEC,丰田的VVT-i,三菱的MIVEC,铃木的VVT,现代的VVT,起亚的CVVT,江淮的VVT,长城的VVT等。

【5. HybirdHEV】

Hybird-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中文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即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有的发动机经过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丙烷和乙醇燃料等。又分为①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②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③混动式混合动力汽车(PSHEV)。

【6. DM】

DM-Dual Mode(双模),是纯电动车(EV)和混合动力(HEV)相结合的技术,是一种将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

【7. DSG】

DSG-Direct Shift Gearbox(直接换挡变速器),也称为S-Tronic变速器或者双离合变速器(Double-clutch Gearbox),是从连续手动档变速器SMT(Sequential Manual Transmission)发展而来的,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比别的变速器换档更快,传递的扭矩更大而且效率更高,目前大众高尔夫、速腾、迈腾、朗逸已经装备DSG。


楷哥榕妹


1.车身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懂,就是你眼睛所看到的汽车壳子

2.底盘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部分组成

离合器:开手动挡车的朋友都知道,驾驶位下方除了油门、刹车还有个离合器,其作用就是使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结合或者分开的更平稳,也就是说,开手动挡的新手司机经常熄火,就是离合没踩好,没把心脏与身体连接顺畅,自然就要摔跟头,昏迷了。一般是用来换挡、起步、停车,具体怎么用,还是让你们敬爱的驾校教练告诉你吧。

制动器:分为手制动器以及脚制动器,也就是通俗的说法-手刹和脚刹,手刹一般用来汽车停放时,不让它溜车,脚刹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懂。

变速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调整、变化车速的,也就是开车时挂挡用的档杆操控的部件。

3.发动机,大家基本都知道它是整车的“心脏”,没了它车就没有动力,一般运作方式就是它会先吸气,然后压缩,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产生了动力,然后再将气体排出,就如同人一样,先吃饭(吸气)、接着在胃里融化、食物转化成能量、最后排出没用的..

当然啦,这期间会产生热量,人的热量过高就是发烧,汽车也一样,所以需要冷却装置,汽车一般采用空气以及水冷方式进行降温,所以冷却装置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等部件组成,夏天经常能够听到的故障就是水温报警了,水箱里没水了,水箱漏了.....这都属于冷却系统故障。

4.电子设备:这个就太多了,什么雨刷器啊、音响啊、导航等等...车子越好,这些电子设备配备越多,也越好...

5.接下来老王要再说一说,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词

轴距:连接两个前轮的那根“棍子”就是前轴,连接两个后轮的就是后轴,在前轴中间取一点到后轴中间的一点,这两点的距离就是轴距。

一般来说,轿车级别越高,轴距越长,乘员乘坐的座位空间也越宽敞,长轴距直线行驶稳定,但转向不够灵活、转弯半径增大,汽车的机动性也不好,但高档轿车必然有很多办法克服这点,所以也不必担心。

缸数:常用的有3、4、5、6、8缸。一般来说,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当然这并不绝对,需要其他限制条件。

排量: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容量总和,一般用L(升)来表示,它比缸数和缸径更能表达发动机大小。

最高输出:一般用马(ps)来表示,也就是传说中的马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率用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举个例子比如150ps/6000r/min,即在每分钟6000转时最高输出功率150马力。

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可以防止在紧急情况下,车轮由于刹车踩死而产生侧滑、不受控制等危险情况,此系统相当于电子控制均匀有效的“点刹”,提高刹车效率,减少意外的产生。

在有些老司机教倒车入库等情况时常听到A柱、B柱之类的词语

A柱就是当你坐在驾驶席时,你左前方那根挡你视线的“柱子”,从外面看就像左右倒视镜连在一起的弧形柱,会遮挡你一部分的转弯视界,尤其是左转弯。

B柱在两扇门之间的那根纵向“柱子”,从车里面看,安全带就在B柱上。

C柱从外面看,就像是后备箱盖延伸出去的弧形柱子连接车顶。





南坊小王


4WD:四轮驱动

4C:四区域独立可调空调

4WS:四轮转向

4MATIC:全轮驱动系统

4HLC:高速四轮驱动配中央差速器

4H:高速四驱

4L:低速四驱

4LC:低速锁止四驱

AFS:自适应照明系统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AYC:主动偏航控制系统    主动横摆控制系统

ASC:主动式稳定控制系统   自动稳定和牵引力控制   车轮打滑控制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SR:防滑系统

ASL:音量自动调节系统   排档自动锁定装置

AUX:音频输入端口

ADS:自适应减振系统

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车距感应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AWD: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ACD:主动中央差速器

AMT:电子自动变速箱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ll-Speed TCS:全速段牵引力控制系统

ACIS:电子控制进气流程系统   丰田可变进气歧管系统

ABD:自动制动差速系统

AGF:亚洲吉利方程式国际公开赛

AUTO:自动切换四驱

ASC+T:自动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

ABC:主动车身控制

AXCR:亚洲越野拉力赛

ARP:主动防侧翻保护

AFM:动态燃油管理系统

APEAL:新车满意度 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调研

AT:自动变速器

Asian festival of speed:亚洲赛车节

AOD:电子控制按需传动装置

AACN:全自动撞车通报系统

ARTS:智能安全气囊系统

AWS:后撞头颈保护系统

AIAC:奥迪国际广告大赛

AVS:适应式可变悬架系统

Audi AAA:奥迪认证轿车

ATA:防盗警报系统

ALS:自动车身平衡系统

ARS:防滑系统

ASPS:防潜滑保护系统

ASS:自适应座椅系统

AQS:空气质量系统

AVCS:主动气门控制系统

ASF:奥迪全铝车身框架结构

A-TRC: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

AHC:油压式自动车高调整

AMG:快速换档自动变速箱

AHS2:“双模”完全混合动力系统

AI:人工智能换档控制

APRC: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

ARTS:自适应限制保护技术系统

ACU: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

AP:恒时全轮驱动

AZ:接通式全轮驱动

ASM:动态稳定系统

AS:转向臂

APC:预喷量控制

Active Light Function:主动灯光功能

ACE:高级兼容性设计

Audi Space Frame:奥迪全铝车身技术

AWC:全轮控制系统

ASTC:主动式稳定性和牵引力控制系统

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BEST:欧盟生物乙醇推广项目

Brake Energy Regeneration: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BLIS:盲区信息系统

BAS:制动助力辅助装置

BRIDGESTONE:普利司通轮胎

Biometric immobilizer:生物防盗系统

BCI:蓄电池国际协会   国际电池大会

BAR:大气压

BDC:下止点

BBDC:北京奔驰-戴克汽车新工厂

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

BF:钢板弹簧悬架

BCM:车身控制模块

BCS:博世汽车专业维修网络

BMBS:爆胎监测与制动系统

BFCEC: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CCS:智能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CSI: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

CVVT:连续可调气门正时

CVT:无级变速器

CZIP:清洁区域内部组件

C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

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连续可变配气正时

CHAC: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CAE:电脑辅助工程

CAM:电脑辅助制造

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 转弯防滑系统

CNG:压缩天然气

CSC:全国汽车超级短道拉力赛

CDC:连续减振控制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CTIS:悍马中央轮胎充气系统

C1:超级赛车劲爆秀

CCA:冷启动电池

CRDI:电控直喷共轨柴油机 高压共轨柴油直喷系统

CFK:碳纤维合成材料

Child Protection:儿童保护

CPU:微处理器

CZ3:3门轿车

C3P技术:整合电脑、辅助设计、工程、制造数据库技术

CATS:连续调整循迹系统

CRV:紧凑休闲车

CUV:杂交车

CZT:增压车型

CTS:水温传感器

CKP:曲轴位置传感器

CC:巡航系统

CFD:计算流力仿真

CRC: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Cuprobraze Alliance:铜硬钎焊技术联盟

Cuprobraze Technology:铜硬钎焊技术

CCD:连续控制阻尼系统

Curb weight:汽车整备质量

Cross weight:汽车总质量

CKD:进口散件组装

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DSP :动态换档程序

DSTC:动态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 动态循迹稳定控制系统

DOHC:双顶置凸轮轴

DSG:双离合无级变速箱  接档位变速器

DCS:动态稳定系统

DUNLOP:邓禄普轮胎

DBW:电子油门

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

DATC:数位式防盗控制系统

DLS:差速器锁定系统

DSA:动态稳


本岛汽车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 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壹车一世界


非常荣幸能够回答到你提问的问题。

首先呢,咱们来说说,针对于你提问的问题汽车常用的专业术语有哪些?根据我在汽车行业的观点和理解,你提问的问题太笼统了。所以我下面呢就我们常见的生活中能经常用到的专业术语给你解答一下,并且给你做一下诠释,希望能帮到你。

以下的专业术语主要是汽车引擎系统的。

1.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活塞到达上死点后其顶部与汽缸盖之间的空间,燃料就在此室燃烧。

2.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活塞在下死点的汽缸之总容积除以活塞在上死点的总容积(燃烧室容积),所得的值就称为压缩比。

3.曲轴(Crankshaft) :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4.汽缸体(Cylinder Block) :引擎的基本结构,引擎所有的零附件都装在该机件上,包括引擎汽缸及曲轴箱的上半部。

5.汽缸盖(Cylinder Head):引擎的盖子及封闭汽缺的机件,包括水套和汽门及冷却片。

6.爆震(Detonation) :为火焰的撞击或爆声,在火花点火引擎的燃烧室内,因为压过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会自燃,于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气产生二次点火(在火星塞点火之后),因而发出了爆声。

7. 排气量排气量(Displacemint): 在引擎的某一循环运作中,能将全部空气及混合气送入所有汽缸的能力,也是指一个活塞从一个行程运作至另一行程所能排的体积。  

8.引擎(Engine):一种能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械,一种可以将燃料燃烧产生机械动力的装置,有时候可以视为一种发动机。

9.油底壳(Oil Pan):位于引擎下部,可以拆卸,并将由轴箱密封作为储油槽的外壳。

10.活塞(Piston):一种装在气缸内活动的机件,能在压力改变时接受或者传递动力。就引擎而言是指在气缸内上下滑动,并且藕动连杆,迫使曲轴旋转的圆形机件。

朋友们,关于引擎系统的汽车专业术语就先说到这,我自己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我知道这方面的专业术语还有很多,大家可以上网查阅,朋友们有什么想法和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谢谢大家!!





亮哥影音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 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发动机的基本参数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排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 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大多6到12缸发动机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四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较少,V12发动机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 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开始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气门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气门确实可以提高进气效率,但是结构极其复杂,加工困难,采用较少,国内生产的新捷达王就采用五气门发动机。 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于升(l)来表示。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ps)或千瓦(kw)来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率用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钟5000转时最高输出功率100马力。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当然,在选择的同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

5V:V是英文“阀门”(value)的首写字母。传统轿车发动机气缸普遍采用4阀门结构,即2个进气阀门、2个排气阀门,保证了进气排气的充分、有效,有利于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从而达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5阀门技术目前在国外汽车公司已经广泛应用,新近在我国上市的“宝来”已采用5阀门技术,即3个进气阀门、2个排气阀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是5阀门应用的佼佼者。

高位刹车灯:一般安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面行驶的车辆易于发现前方车辆刹车,起到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由于一般汽车已有两个刹车灯安装在车尾两端,一左一右,所以高位刹车灯也叫第三刹车灯。

ABS:是英文“anti-lock break 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防死锁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没有安装ABS系统的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分步缓刹,只能一脚踩死。这时车轮容易抱死,加之车辆冲刺惯性,便可能发生侧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险状况。而装有ABS的车,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可以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轮胎不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一般说来,在制动力缓缓施加的情况下,ABS多不作用,只有在制动力猛然增加使车轮转速骤消的时候ABS才发生效力。ABS的另一主要功效是制动的同时转方向躲避障碍。因此,在制动距离较短,无法避免触障时,迅速制动转向,是避免事故的最佳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装有ABS,并不代表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所以在此奉劝装有ABS系统的车主,万不可放心大胆地超能力驾驶,引发事故,也许ABS也救不了你。 中央门锁:中央门锁是指通过设在驾驶座门上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全车车门关闭与开启的一种控制装置。

中央门锁采用一个开关去控制另一些开关,它用电磁驱动方式执行门锁的关闭与开启。中央门锁执行机构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电磁线圈形式,另一种是直流电动机形式。两种形式都是通过改变直流电的极性来转换物体运动方向,执行关闭或开启动作的。

目前,轿车的中央门锁多是电磁线圈式。锁门时给电磁线圈正向电流时,磁铁带动连杆向左移动,扣住门锁舌片。开门时给电磁线圈反向电流时,磁铁带动连杆向右移动,脱离门锁舌片。

直流电动机式的工作原理是,连杆驱动力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提供,利用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完成锁门和开门的动作。

以上说的是中央门锁的工作原理。实际应用要复杂一些,要考虑电磁线圈或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值,当轿车四门门锁同时动作的一瞬间,其电流值的变化会造成车上整个电路网络的不平衡。因此,除了中央门锁开关要经过继电器控制电磁线圈或电动机外,还要装置电容器电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避免车上电流发生大幅度波动。 F_MPV:F_MPV是从MPV的概念演变而来。MPV是英文multi purpose vehicles的简称,通常翻译成多用途汽车或多功能汽车,最早在我国出现的是被称为“子弹头”的美国通用“雪佛兰卢米那”(Chevrolet Lumina)、法国“雷诺空间”(Renault Espace)等。而F_PV是我们中国人制造的概念,F(family)是家庭的意思。如新近上市的“昌河北斗星”F_MPV,首次推出家庭多功能车的概念,既可乘人,还可载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驾上F_MPV出游也很惬意。 涡轮增压器:涡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鲜空气增压端、另一部分为废气驱动端,两端各有一个叶轮,在同一轴上,轴的支承为轴套。涡轮增压器叶轮的旋转动力来自于废气。涡轮增压器壳体为镍、铬和硅合金材料,轴为铬和钼合金材料。更重要的是,涡轮增压器是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工作的,为保证其正常工作,在涡轮增压器中通入了机油和冷却液,以保证有效的润滑和冷却,改善工作条件。发动机排出的具有高温和一定的压力的废气进入增压器中,推动轴的叶轮以每分钟高达数万甚至几十万转的高速度旋转,怠速时,叶轮转速为12000转/分,当全负荷时,叶轮转速可达到135000转/分,普通的轴承是无法承受如此高速而产生的高温和磨损的。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它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电池。

其主要原理是:燃料电池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几乎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而且,CO2的排放量也比常规发电厂减少40%以上。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优越性,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倍受各国*与大公司的重视,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 GPS:GPS是Global Postioning System的简称,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目前除美国外,还有俄罗斯、欧盟全球定位系统,而通常意义上的GPS是指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通过接受美国发射的24颗卫星中任意3颗以上卫星所发射的导航信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准确地测量到物体瞬时的位置,确切地说是物体的经纬度、高度、速度等位置信息。GPS最初只是运用于军事领域,目前GPS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它利用GPS的定位技术结合无线通信技术(GSM或CDMA)、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等高新技术,实现对车辆的监控,经过GSM网络的数字通道,将信号输送到车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差分技术换算位置信息,然后通过GIS将位置信号用地图语言显示出来,最终可通过服务中心实现车辆的定位导航、防盗反劫、服务救援、远程监控、轨迹记录等功能。

GPS主要功能: 防盗功能:当车主离开车辆,车辆处于安全设防状态时,如果有人非法开启车门或发动车辆,车辆会自动报警,此时车主手机、车辆监控中心同时会收到报警电话,不劳车主费脑伤神,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会立即联系110报警;且车辆自动启动断油、断电程序。

反劫功能:车主尤其是出租车开到郊外,如果遇到几个悍匪劫车,也不再是孤军奋战。有强大的GPS系统支持,车主只要按下报警开关,车辆会向监控中心发出遇劫报警。如果报警开关被悍匪发现并遭到破坏时,遭破坏的系统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监控中心便立即启动实现自动跟踪系统,立刻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反馈给110,以便对车主进行及时营救。

导航功能:也即是电子地图功能,这个功能才是GPS的正统功能。车主只要输入起点和终点,该系统便立即将两地之间的最佳捷径指给车主。可惜的是这项技术目前在中国短期内还是一种概念。据说,中国一汽等企业已开始着手研发自主导航系统,因此车主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发挥GPS的导航作用了。

目前,国内主要是通过语音导航,车主可以通过车辆的监控中心得到车辆所在位置,同时也可以向该中心查询行走路线。这种语音导航与国外的电子地图相比,虽然并不完美,但它可以减轻车主边开车边看地图的压力,车主只要通过免提电话,便可以轻松得到指引。


张果然丶


汽车行业中的专业术语有很多,例如:

1.整车装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 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最大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最大轴载质量: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5.车长: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车宽: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车高: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轴距: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轮距: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前悬: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后悬: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最小离地间隙: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靜心


汽车专业术语主要有:1,引擎系统(冷却系统、压缩比、曲轴箱等),2,传动系统(离合器、飞轮、变速箱等),3,刹车系统(制动泵、刹车片、分泵等〉,4,钢圈与轮胎系统,5,汽车电系,6,转向系统,7,悬吊系统,8,车身,9,其他。





白金畅游


汽车的主要专业术语如下:

1、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 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20、概念车(Concept Car)是汽车制造厂家在车展会上推出的,以体现超前设计思想和水平的样车。概念汽车主要用以展现制造厂家雄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同时也起"引导消费"的作用。


哏儿都小航


专业术语有很多,几百上千个总是有的,从浅显易懂人尽皆知的词汇比如:发动机排量、涡轮增压、前置前驱、纯电动汽车、卤素大灯、空滤、机滤等;到能说的请来龙去脉的人很少的高级专业词汇,比如:霍夫迈斯特曲线、双顶置凸轮轴、双叉臂独立悬架等等。

想全面了解汽车常用专业术语,建议可以找几本入门的书读一下,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汽车理论什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