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周易》是否为周文王一个人完成的?为什么?

非想


《連山》《歸藏》的失传八十年代在学界有过议论,最终观点倾向淘汰的人占了多数,理由1.古读书人敬字如神,奢书如命無论出现多大变故不致全部被毁;2.文王演繹排除连山和歸藏,受洛书啟迪重創了八卦(后天八卦),弃用艮(山)坤(地)採用七星八斗,二书已無用武之地,事实证明文王的运算更接近自然,优勝劣汰是自然之中。现代有人动不动拿來说事真的没有意義。周易64卦是文王独自完成的,其时被纣王禁闭在羑里狱中,出于对自已命运的关心完成了演繹,爻词是后來通过验证補注的,這些都是学界的共识(当然也有保留的,但属少数)。


春荣2091


首先我们从《易经》说起。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一般认为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那么《周易》和《连山》,《归藏》有什么区别呢?

《连山》《归藏》的八卦顺序都是用的先天八卦排列,也称之为伏羲氏八卦。是以《乾卦》为天,《坤卦》为地,

天地定位(乾坤),山泽通气(艮兑),雷风相薄(震巽),水火不相射(离坎)。

而文王是根据先天八卦,在八卦顺序排列进行变化后所成,后世称之为文王八卦,也称后天八卦,其卦序是: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乾卦》的位置变成西北,《坤卦》的位置变成西南。

准确地讲,《周易》是历经三古(夏,商,周),人经三圣(伏羲氏,周文王,孔子)的杰作,并非周文王一人之作。

可以说孔子在推动《周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孔子的《中庸》之道,在后世的各种数术当中都广泛应用,例如在八字预测中,选择喜用神,就用的扶弱抑强,弱者五行要帮扶,强势的五行要克泄,使其命局不过亢过衰,达到阴阳平衡,才是真正的好命。

在《中医》里阴阳五行,也是根据相互平衡,八纲辨证,五脏臃盛则泄,虚羸则补,这样就会身体康健。中医治病八法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就是泄强扶弱的中庸之法。

今年武汉发生的新冠肺炎其实就是肺臃,肺气过旺导致的疾病,中医专家开出的方子都是清热解毒散淤,治愈率百分之九十。运用的正是《中庸》之道。

所以想学好中医,《周易》是必经之路。



李布衣国学


说道《周易》,必须讲一下《易经》,因为这两部书是相互关联和前后承续的关系。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据考古界消息,于2011年3月开始发掘的海昏侯墓里,出土的竹简中,可能就包括《连山》,因尚未整理完毕,其具体情况尚不得而知,但我们期待着这部文献的面世。《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周易》是《三易》之一,是目前尚能读到的《易经》中唯一的一个版本,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但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周文王姬昌在前人基础上,把《易经》和伏羲八卦重新整理后的成果;第二种可能就是后人整理后,假托周文王之名发布传播的成果。因为据专家考证,《周易》确实成书于殷周期间。无论那种可能,都不会是周文王一人所做。





笑看古今来往客


这个问题真好!

据史料记载,《周易》并不是周文王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经历三个时期完成的。

首先是伏羲画八卦。伏羲根据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各种规律,如白天之后是晚上,晚上之后又是白天。春夏秋冬也是依照次序在更替等,把这些现象规律用简单的符号象征来表示,画出八卦图。

然后,周文王在八卦图的基础上,给《周易》作了卦辞和爻辞。八卦两两组合成六十四卦,每个卦六个爻,六十四卦一共三百八十四爻。

最后,孔子怕后人读不懂《周易》,带领他的学生们著了十篇文章为《周易》作详细注解,就是我们说的《十翼》。有了《十翼》,我们今天才能有幸读懂《周易》,读懂圣人在说什么。

欢迎一起讨论!


霞光细语说易经


《周易》古经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历代学者对它都极为重视。儒家将它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则尊为“三玄”之一。

据《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意思好像是说文王在一次被拘留的过程中,在狱中完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的推演过程。也就是说文王作易的说法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中,但后世的学者也多有怀疑这一说法的。

在商朝商纣王统治时期,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了牢里,周文王此时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认认真真的研究古代人的天地智慧,在总结河图洛书和伏羲八卦等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推演出了文王后天八卦,并对八卦卦爻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形成了《周易》一书。正如《史记》所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王后天八卦和《周易》总结了天地的运行规律和万物相生相克的原则,是洞悉天地奥秘的利器。周文王正是通过风水之术的推演,揭晓了天地循环的规律,看到商纣气数已尽,从而在脱身之后遍寻旷世人才,兴周灭商,开创了新的历史。

而他推演的八卦和《周易》,不仅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宝贵智慧,更成为了后世各种术数的发展源头。所以说正是《周易》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风水发展的基础。


厚德载物49056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周易》这部书,是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的。《易经》是一部信息预测学,分为上下两经。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关于成书时代:

1.成书于西周初年

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而没有引用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故推论成书不能晚于周成王时代。

2.成书于春秋时期

天地、乾坤等字古书中很晚才出现,所以《易经》不可能早于春秋时期。

关于周易作者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易经》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易传》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甲木zzj


《易经》的创作过程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具体一些说,伏羲氏创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写《十翼》,伏羲氏在上古,周文王伏父子在中古,孔子在近古。

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中国的事情,大多都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

《易经》是宝典!

我们必须终身学习研究和实践!

曾几何时,《易经》被误会,说成是这种书,那种书,但是这些都是误会!

《吕氏春秋》说,《易经》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见《易经》之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易经》是宇宙人生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使用,以不断提升自己!


聿剑传统文化


您好,我来试一试,权当抛砖引玉:

这个问题前几天一直在涉及,所以,知道一点。可是,越查阅资料越是迷糊,我只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周易》一书,“周”不是周王朝,而是借上“日”下“月”,寓有“周而复始,循环不绝”之意。

此书应该不只是周文王,还有伏羲氏、周公旦,孔子也是主要著述者,甚至也包括了已经失传的《连山》《归藏》的部分贡献。

现在的《周易》其实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大部分。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易经》的作者的叙说如下: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依据班固的说法,《易经》这部经典是由三个圣人共同完成的: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伏羲氏意像画)

他们各自的贡献:

1、伏羲,根据天地变化创作出了八卦

2、周文王把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王还完成了《卦辞》,《爻辞》则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完成的。

上面两个部分构成了《周易》的《易经》部分。

3、孔子完成了《易传》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的论著构成了《周易》的《易传》部分。

这个应该是翻越典籍后,得出的比较通行的说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武哥说文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据说文王善演周易,现今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从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流离人间


据《史记》记载,《周易》这本书起源于殷周之际,伏義作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是西汉以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以《易经》的内容看,其中有古代原始战争,祭祀,婚姻,生产的某些情况和甲骨文的卜辞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卦辞,爻辞中引用的一些例子来看,其中有殷周之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战争等,足以证明司马迁论断的《周易》产生的时代是有事实根据的。

在《易传》里透露出一点消息,“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但郭沫若说《周易》非周人所作,理由是周人在文王时文化还非常低落,文王本人还得亲自出马种田打谷和看牛牧马,那里还写得出这样的书呢?意思也就是说,那时的周人不能有这样进步的思想,这话是正确的。但是我要补充一点,除了文化低落之外,周人那时刚走上历史舞台,正处在统治者的地位,故一切旨在追求他们统治的永恒性,对于“世界是在矛盾中变化的”一点,从他们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当时文化程度较高的又是谁呢?是殷人。当时处在被压迫的对抗地位的又是谁呢?还是殷人。所以,这一矛盾变化的思想,除了说发自当时的殷人,此外就很难思议了。

根据郭沫若的研究,《周易》的作者为楚人馯臂子弓,子弓利用了许多的资料,尤其是利用了不少的关于殷周时代的系辞,而作出《易》的卦爻辞,根据这个意见,不论《周易》的作者是谁,是否确为子弓,但从子弓作《易》所依据的资料,即利用了不少的殷周之际的的系辞一点上看,可知这矛盾变化的思想,确起源的早,确在殷周之际。同时,假使《周易》的作者确为子弓的话,子弓为楚人,当殷周之际,许多殷人因受周人的威逼而向南方逃跑,于是这一矛盾变化的思想也就在南方民间流行起来,子弓便依据而作《周易》。这样说,《周易》的作者,可能与郭沫若所说,是楚人馯臂子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