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疫情發生以來,有這樣一群疾控人員,他們不是治病救人的一線白衣天使,他們不是抗疫路上的一線指揮官,但他們是肩負著偵察疫情來龍去脈的使命,追趕病毒的逆行者,他們就是縣疾控中心流調隊。

“流調”工作是流調人員深入一線現場調查,與患者面對面交流,掌握患者在發病前後的暴露情況、接觸情況、就醫情況、活動軌跡,尋找與傳染源、傳播途徑有關的蛛絲馬跡,為確定傳播鏈、判定密切接觸者、採取隔離措施以及劃定消毒範圍提供科學依據。

如果沒有疫情,人們永遠不會知道有這樣一支流調隊伍;如果沒有疫情,他們是長期堅守、埋頭演練的隱形疫情偵察兵;如果沒有疫情,他們是一批默默無聞的疾控工作者。

除夕夜,首個病例來襲;元宵節,疫情達到高峰。鐵衝告急、關廟告急、湯家匯告急……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行蹤。

他們以人民健康為重,煉就了“不怕病毒”的本領。隔離病房裡、病人家庭中,在無不充滿病毒的環境下,他們身先士卒,從不退縮,他們舍個人安危保公眾健康。流調一個病例,少則四五十分鐘,多則一兩個小時,有時病人配合差還要更長的時間。有一天,縣醫院接診了八名病例,其中一個病例不配合調查,流調人員苦苦解釋、耐心勸說,病人還是不願意說出自己發病前後的活動軌跡,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流調人員從晚上七八點進入隔離病房,直到早上五六點才走出隔離病房。他們長時間與病人面對面交流、與病毒零距離接觸,心裡也有忐忑不安,但他們腦中迴盪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定要把每一個密切接觸者找到,一定要每一個密切接觸者進行及時隔離觀察,不能讓病毒再傳播下去……

他們以疫情防控為責,鑄就了鋼鐵般的意志。深入隔離病房流調只是流調工作的第一步,接下來流調隊還要不分白晝、雨雪無阻地走村入戶調查排查密切接觸者。一個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平均在二三十人左右,最多的達到一百五十多人,他們逐個詢問、逐個排查還要找到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工作量相當巨大。而這些密切接觸者也都是帶病毒的高風險人群,流調隊員要在自然條件惡劣的鄉村調查、行走,全程戴著口罩、帽子,穿著隔離衣,悶得都喘不過氣。碰到夜晚、雨雪天氣,流調工作更加艱辛。2月15日那天,大雪紛飛,流調隊顧不上道路積雪,及時前往130餘公里遠的長嶺鄉流調,途中路滑車走不了他們就自己下來推,等流調結束回到疾控中心已是半夜時分,隊員們還來不及吃碗泡麵就要彙總流調個案資料,撰寫流調報告,他們要在第一時間為政府提供合理的防控方案和隔離措施。從年前到現在,這些流調隊員們有家不能回,他們知道自己接觸病人後隱藏的風險;有親人不能聯繫,因為留給他們的空餘時間太少。到了飯點吃不上飯是經常的,累了困了沒有機會休息也是經常的,但他們從不抱怨,從不放棄,他們深深地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一位流調隊員感嘆:我不知道今天星期幾,不知道今天正月初幾,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上下班……我只知道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有人認可我們的付出,再苦再累也值得……。此時大家都已經沉浸於夢鄉,流調工作人員還在忙著手中工作……

他們是普普通通醫務工作者,他們是平凡崗位上的平凡人,正是憑著這樣一群人的執著與努力,才能讓我們的疫情得到如此快速地平息,才能為我們打贏疫情阻擊戰奠定基礎。(金寨縣疾控中心)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深入隔離病房面對面流調病人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隔離病房裡的流調隊員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流調人員夜晚走村入戶深入一線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夜間進行密切接觸者調查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大雪攔住了去路,卻攔不住流調人員的腳步

追趕病毒的疫情“偵察隊”

流調人員夜間忙著整理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