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三國死的最冤枉的5位大將,不是被部下出賣暗殺,就是被領導玩死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三國時期是一個真正的亂世。那個時期諸侯並起,群雄爭霸,謀士運籌於帷幄之中;武將拼殺於戰場之上。對謀士而言,善終是最好的結局,對武將來說,為國捐軀才是最終的追求。從表面來看,武將的追求比謀士更容易達到,但事實並非如此。三國時期很多著名的武將,不但勇武非凡,還能夠獨當一面,是真正的大將之才,最終不但未能為國捐軀,反而死的非常憋屈,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死的最冤的五人。

五、呂布

三國死的最冤枉的5位大將,不是被部下出賣暗殺,就是被領導玩死


呂布字奉先,他膂力過人,精通騎射,號為飛將,年少時就因驍勇善戰聞名於幷州,而且得到了刺史丁原的賞識提拔,在幷州擔任主簿一職。後來丁原奉詔進京,呂布在他人的挑拔之下,先殺丁原,後叛董卓,成了反覆小人的代名詞。因此他兵敗被逐出長安之後,沒人敢收留他。幾經輾轉之後,他終於在陳宮的幫助之下,有了立足之地,之後更是趁機搶奪了劉備的徐州,成為了一方諸侯。公元198年,他與偽皇帝袁術勾結,受到了曹操的討伐,在曹操圍城三個月後,他的軍中上下離心,其部將多有反叛,連一直為他謀劃的陳宮也被叛將所俘。

呂布發現大勢已去之後,還是充滿血性的,他下令左右將他的首級砍下,交給曹操,只是他身邊的人都不敢動手,這才使得他被綁到了曹操面前,最終被縊死。呂布是一員虎將,雖然他反反覆覆,為人不恥,但是最終落得如此結局,還是令人唏噓不已。

四、張飛

三國死的最冤枉的5位大將,不是被部下出賣暗殺,就是被領導玩死

張飛字益德,是涿郡人士,與劉備是老鄉,他在黃巾軍叛亂的時候開始追隨劉備,而且終其一生都對劉備忠心耿耿,是蜀漢的開國功臣之一。受《三國演義》等作品影響,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張飛都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五大三粗的莽漢形象,是有勇無謀的代名詞。其實不然,歷史上的張飛不僅是個文武兼備的美男子,還頗有韜略。曹魏名將張郃,以擅長利用地形組織作戰而著稱,張飛卻在漢中爭奪戰中,利用地形打了張郃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張飛的其中一個特點,與演義中的形象非常相符,那就是暴而無恩。他天生是直爽的性子,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而且眼裡揉不得沙子,這就導致了他部下有些人對他心懷怨恨。無論是誰,積怨久了一定會爆發,在夷陵之戰前夕,兩名受過他責罰的部下,終於找到了機會,趁他熟睡之際,割下了他的頭顱。一代名將,就這樣死於宵小之手了。

三、孫策

三國死的最冤枉的5位大將,不是被部下出賣暗殺,就是被領導玩死

孫策字伯符,是孫堅長子,他憑自己的成就,真正的詮釋了虎父無犬子。當年孫堅能憑一己之力,擊殺海盜,聞名鄉里;成為一方諸侯之後,曾正面擊敗過呂布,一直受世人讚譽。孫策也絲毫不遜色,他年僅十七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先在袁術手下立下赫赫戰功,之後趁機脫離,打下了江東地盤,令曹操都非常忌憚。而且他的個人武藝也不弱,曾與名將太史慈打了個不相上下。然而如此豪傑,卻被刺客所傷,不久身亡,實在憋屈。

二、典韋

三國死的最冤枉的5位大將,不是被部下出賣暗殺,就是被領導玩死

典韋是陳留人士,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且性格任俠,因曾為民除害,被豪傑人士所賞識。後來張邈起義兵,徵他為士,他先屬趙寵,後屬夏侯惇,因戰功被拜為司馬。後來曹操與呂布戰於濮陽,雙方相持不下,他立下大功,將曹操拜為都尉,開始統領曹操的親兵,負責曹操的個人安全,從一名將領轉變成了親衛隊長。

三年之後,曹操於宛城收服張繡,卻因風流成性,強佔了張繡的嬸嬸,導致張繡突然發動夜襲,此戰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戰。在這一戰中,曹操九死一生,幸得典韋力保,才逃出生天。然而曹操雖然得救了,典韋的生命卻永遠的停留在了宛城。雖然典韋死於戰場上,死在戰鬥中,但是他之死並非為國捐軀,而是為主公的風流債抵命。原本他可以成為一代名將,最終卻因這麼狗血的理由而喪命,不可謂不冤。

一、于禁

三國死的最冤枉的5位大將,不是被部下出賣暗殺,就是被領導玩死


于禁與徐晃、樂進、張遼、張郃並稱為“五子良將”,是曹魏陣營中不可多得的名將。他不但有勇有謀,在討張繡,徵呂布,滅眭固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還非常擅長管理軍隊,其統領的軍隊是紀律非常嚴明。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曹操非常信任倚重他,據記載,曹操每次出征,都讓他擔任先鋒;每次撤退,都讓他負責斷後。

可是如此名將,終究未能馬革裹屍還。襄樊之戰時,關羽水淹七軍,將其擒獲,他為了保全諸將士的性命,選擇了歸降,後來關羽被東吳擒殺,他又成了江東的俘虜,在這期間,他受盡了折辱。可是他如此隱忍,換來的卻是不理解,等他終於迴歸曹魏的時候,魏文帝曹丕不但沒有安撫他,還令人將他被俘投降的經歷畫了下來。再次受到打擊的于禁,羞愧難當,很快便鬱鬱而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