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火神山裡沒有“山”但有“山”一樣的他們

中國軍網

疫情期間

“火神山”頻頻登上各類熱搜榜

成為全國矚目的一個地標

今天

我們整理了幾個“火神山”的故事

帶你看那裡的戰“疫”畫面

1

戰“疫”一線有兩個地方

讓人聞之色變

也讓人肅然起敬

重症監護室

這裡是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後屏障

這裡的醫護人員

被譽為危重病人的“守護者”

“紅區”

“紅區”是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

重症監護室“紅區”

堪稱戰“疫”火線

2月24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症監護室內,李文放(右)與患者交流。新華社發(吳浩宇 攝)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李文放

他堅守的陣地只有一個——

重症監護室“紅區”

收治了10名危重症患者

李文放堅持給所有患者查體

他告訴身邊的戰友:

“每一名危重症患者的臨床表現

並非千篇一律,

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救治。”

有一天,病房收治了位老奶奶

她聽力不太好

別人只有大聲說話才能和她勉強交流

李文放瞅準空閒

守在老奶奶病床前

一遍遍詢問病史

最終,他對症下藥

老奶奶病情很快好轉

在患者眼中

這位急救醫生不僅是生命的“守護者”

更是無畏的勇士

2

用Vlog記錄下一天的忙碌

登上熱搜,感動了無數網友

視頻裡

她娓娓道來,語氣輕鬆

看完卻讓人心疼

1:30

起床

處理戴口罩捂出來的痘痘

滴眼藥水,噴鼻腔噴劑

吃塊巧克力補充體力

穿上成人紙尿褲

準備出門

休息駐地的宿舍裡

每個時間段都有

倒班休息的醫護人員

走廊永遠只有安靜

2:30

50分鐘的車程班車

成了醫護人員休息的另一個“家”

抓緊時間補補覺

3:20

開始換衣服準備進ICU

同事們互相囑咐著做好防護

5:20

工作了一個多小時

防護服裡的衣服已溼透

8:33

工作結束

身上的衣服早已不知溼溼乾乾多少遍

坐上班車,回去啦

左添的講述

透著滿滿的樂觀和堅強

感動全網

3

2月3日

武警湖北總隊官兵

由於晝夜上哨十分辛苦

一名火神山執勤武警

下哨後本想坐下休息

結果靠著床就睡著了

我不知道他是誰

但知道他為了誰

4

2月2日

3日交付軍隊接診使用

從開工到投入使用

歷時10天

這是一場與疫情的生死競速

但背後的艱辛和力量遠超我們的想象

2月1日拍攝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火神山建設不完全手冊》

記錄了這樣一組數據:

首先,需要一個緊急命令

在武漢知音湖畔5萬平方米的灘塗坡地上

指揮7500名建設者和近千臺機械設備

需要在78分鐘內

提交給火神山的設計方

之後

設計方中信建築設計院

要在1小時內召集60名設計人員

聯絡全國數百名BIM設計師共同參與

24小時內拿出設計方案

60個小時內與施工單位協商敲定施工圖紙

這些數字

是中國速度的見證

“冰山一角”

1月28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緊施工。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1月28日拍攝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建設者們

不眠不休、與疫情賽跑

讓人不禁感嘆:

“哪有什麼‘基建狂魔’,

不過是樸實善良的逆行者”

5

大家聊病情、聊生活

而從2月18日開始

這裡有了新話題

得知康復者的血漿

群裡瞬間刷屏:

“我要去捐血漿,幫助更多的人!”

還沒出院

患者就相約康復後組團去捐獻

6

1月26日大年初二

在鹽城老家過年的袁傳偉

接到無錫一位合作伙伴的緊急電話:

疫情嚴重

作為這款產品的樣機生產廠家

袁傳偉的企業技術成熟

合作伙伴希望他趕快復工

接到電話的當晚

袁傳偉立刻啟程

第二天凌晨趕到蘇州

企業要復工

卻面臨著一個現實問題

人員、材料都沒有著落

熟悉生產工序的袁傳偉

做了一個決定:

一個人幹!

1月27日大年初三

袁傳偉緊急聯繫相關部門

辦理復工手續

當晚

一個人的生產線正式啟動了

編程、採購原料、準備刀具

加工、質檢、送貨

……

原本需要5名員工協同完成的工序

袁傳偉硬是咬牙一個人扛了下來

為節約時間

他吃住都在工廠裡

累了就在沙發上眯一會兒

靠著連軸轉

16天時間

他獨自完成了首批全部訂單

在最短的時間內

和湖北疾病防控中心

因為心中有愛,有責任

哪怕用一個人的力量

也能撐起一片天

火神山的背後

有千千萬萬這樣的“一個人”

火神山裡沒有“山”

但有“山”一樣的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