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唐张萱仕女作品

世界艺术耀眼的画派--印象主义,那是中国近现代中西合璧绘画的影响者,它是一个平民的、草根的、充满阳光激情的画派,那里面还渗和了一点暧昧、市民俗气、或者还有午台的幻觉,这些画人亲近大自然的脉动,甚至有的人还回到原始野性的境地,而这些人又与东方艺术灵犀相通,主要是日本的浮世绘。

日本浮世绘的源头,那自然是汉唐文化,或者具体说是明清江浙平民画,主要是一些绣像,版画,或者更具体说是陈鸿寿等人的叶子画传入大阪,再传入日本京都等地,当然,那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植根于江户时代的平民文化的变种,你看到浮世绘中的水浒人物是那么怪异,勇猛,色彩魔幻艳丽,那是一种超越。

中国近现代中西合璧画人,以林风眠、吴冠中为代表,从西方尤其是印象主义中吸收养分,而印象主义亦吸收浮世绘的养分,浮世绘又源于汉唐的艺术,似乎是回到原来,或者是一种螺旋上升,那也是一种轮回,一种生生不息,一种往复,一种不断地更新,使艺术不停息,找到新的生命。吸收,创新,再吸收---

文化也许最不容易阻绝,象空气,有其恒久的影响力,日本浮世绘不尽然是源自大唐,源是其西部那片大陆,而其民族血缘,有不少亦从半岛与大陆来,或者本来与中原有不可阻绝的关系,中原战乱中,失意者往往会到那片列岛避难。

奈良的那些唐风建筑,正是当时的日本女皇仿武则天皇的洛阳城的格局,而京都则是长安城的缩小版,唐风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从《源式物语》的那此诗文中更能体会这种影响,那么绘画更不用说,浮世绘的作品很容易使你想到的是张萱等人的仕女画,或者是那个宋皇的仿品。

浮世绘是民间风俗作品,没有官味,也没有腐酸气,接近中国民间的艺术风范,或者是明丽灿烂的色彩,柔和的线条,让人怡乐的内容,而不是庄重,郁闷,那正是印象主义画人喜欢的原因,也合味于现代自由潇洒的童子们,或者是少男少女们,浮世画中的桥,最容易联想的是《清明上河图》,那是简化了的意象。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铃木春信作品(下同)

铃木春信的绵绘使浮世绘超越菱川师宣,色彩丰富灿烂起来,他的美人画象弱柳,纤细、婀娜如弱不禁风的感觉,如果歌麿的美人象杨玉环,春信的就象赵飞燕了,其所绘的女子尚是高雅一点的角色,不象歌麿一般全是下层青楼歌妓,还有点温文尔雅,不太放纵,他的“见立绘”期望作品有一点经典的意味。

铃木春信的“见立绘”灵感来源正是中原文化,流传到日本的潇江八景构思被春信用来组织自己的情色作品,象潇湘夜雨、洞庭秋月等名号被用一半作为作品的画题,图中的闺中女子多少有点唐风,连龙的意象都渗入其中。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歌川广重作品(下同)

歌川广重原名安藤广重,是继葛饰北斋后又一重要的浮世绘风景大家,而且还因为梵高的因素,而具有国际影响,说实话,东西艺术尚未风际会时,安藤的那些风景海报与我们目前的《国家地理》杂志,央视台的《走遍中国》节目这些导游图式差不多,也不为幕府与皇室看重。

歌川广重因一个机会游历京都皇室,画了一些沿途的风景画,名《北海道五十三次》,建立其画坛的地位,那些作品仍然能看到中国南派画家如夏圭、马远等人的影响,或者那些雪景会联想到王维,只不过更为装饰化,简洁化,渗入大和元素,当然这里面还有便于印刷制作需要,像下幅雪景,冰寒两重天,寺显暖意。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歌川广重的下幅风景作品,象一个山头的大首绘,那种构造可从元王蒙的一些画作中找到相似的地方,一个装饰化实用化了的东方艺术,这些作品自然不为官府(幕府)与皇室看重,但对于町人却是乐此不疲,若不能游历列岛江山,安藤的作品足可卧游了。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下幅油画是梵高临仿广重的《龟户梅屋》,此外还有《雨中之桥》,看得出印象派的画人对东方艺术的向往,那里面有汉字元素,想来梵高未必懂汉字,却把汉字画得苍劲老道,是很有意思的。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梵高临仿广重的《龟户梅屋》

歌川广重《龟户梅屋》欣赏。(下图)梵高的仿作抬高了此幅画的影响力。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梵高仿歌川广重《雨中之桥》欣赏。(下图)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梵高仿歌川广重《雨中之桥》

歌川广重作品欣赏。下画中的内容是新干线之祖。那是明治维新的前奏。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歌川广重《大桥骤雨》欣赏。(下图)广重长于雨景,傅抱石亦受其影响,不过是不用线,用刷墨之法。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歌川广重《大桥骤雨》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风景浮世绘使美人画自歌麿顶峰后走向衰弱时为之一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是一组引人入胜的风景作品,作风如惊涛骇浪,有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尤其是其涉海作品,如《神奈川冲浪》等,那种夸张的描绘,充满张力的造型,让人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下图)是日本浮世绘的经典作品,那一卷浪涛,似乎要把那海上飘荡的一叶舟卷翻,这一极端的动荡中,远远的富士山峰安然不动,动静得宜,对比鲜明,那是画人心的荡漾,一种人生的折射,人生如舟行浪中。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神奈川冲浪》

《凯风快晴》同样是葛饰北斋的经典作品,一个富士山的风景“大首绘”(不是美人绘),巍然的山峰偏向右边,高耸入云,沐浴在旭光中,鳞鳞的云片千里阵云般掠过山头,悠然平缓,画面简洁明快,无多尘物,宁静平和。梵高,莫奈等人深受其影响,其中梵高的《星夜》从《神奈川冲浪》中启发而来。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山下白雨》欣赏。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山下白雨》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葛饰北斋作品(下同)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浮世绘中江户平民的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