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春耕

人努力.天护佑

金佛山.福南川

/ / /

“天府之国”,先秦时期对关中富庶地的赞誉,后因成都治水有方,“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加之四川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少经兵燹,社会相对稳定,诸葛亮《隆中对》又说“益州,天府之国”,无形中做了超级广告……再经历代大咖渲染,“天府之国”逐渐成为成都的代名词。

古往今来,真正的富庶地、鱼米乡,都是“天府之国”。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黎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重庆海拔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沿岸水草丰茂、土壤肥沃,是现代田园居住的理想之地。

▲摄影@陈荣森


重庆.南川,放眼963万平方公里中国大地,只是一个“弹丸小城”,但不论放在过去的四川还是现在的重庆版图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上,南川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北纬30°附近,盘踞大娄山脉北部,扼守渝黔,多为中山喀斯特地貌。


☞气候上,南川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境内金佛山立体垂直气候,孕育了生物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文化上,南川是黔北、巴蜀文化交汇点,早在东汉,就与中原文明交融,佛教也到此留下足迹。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南川通达中原的道路始于汉代,东汉,儒学家尹珍取道金佛山北上中原求学。

▲摄影@汪新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苍天造物,没有亏待南川

时光流转,也没亏待南川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南川有两尊大佛庇佑,一是金佛山山体大睡佛,为南川的天然屏障;二是西来寺大佛,位于南川城西永隆山。

摄影@王余华


时光回到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把成都和重庆推到合作共赢的新起点。一时间,如何“唱好双城计”,被两地政府提上日程,民间更是掀起讨论热潮。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行千里.致广大

图源@金佛山景区


南川,又一次迎来契机。


如说此前的南川,是在坚守中沉默。

那么这坚守,只因有金佛山——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后方。

1979年,身份前缀还是“四川省南川”的金佛山,入列自然保护区,也是重庆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这只是金佛山在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最早拥有的身份。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高山、河流、农田、村庄,交织出乡村画卷。

摄影@瞿明斌


2006年,金佛山入列国家自然遗产;八年后,以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和美学价值,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入列世界自然遗产。

30年来,金佛山的荣誉和桂冠层层升级,意味着保护力度重重升级。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碧潭幽谷,被称为奇树仙草的天堂,吸引全球游客探索体验。

图片@金佛山景区


就南川而言,对金佛山的保护,不可疏忽大意,更不能停歇不前。庆幸的是,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金佛山在南川人的守护下,因生态而美,因对绿水青山的坚守而美。金佛山赋予的绿水青山,也变成了金山银山。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好山好水孕好物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金佛山高山农田,盛产贡米。

摄影@瞿明斌


金佛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世所罕见的喀斯特桌山,1300平方千米,占南川区一半面积;孕育动植物8000多种,其中银杉、银杏、古树茶、金佛山方竹、杜鹃被誉为“金佛山五绝”;动物2000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林麝、黑叶猴等;中药材4700多种,占重庆中药材总量八成以上。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金佛山东麓,山地农田。

摄影@唐维渝


700多年前金佛山就受到旅行家青睐,重庆开埠后,众多西方人造访,发现金佛山是一个“物种大发现”圣地:分布有原生种子植物4768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种数的六分之一,超过了云南高黎贡山、四川峨眉山等耳熟能详的植物宝库。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金佛山猕猴,不惧生人,常下山觅食,与农人和游客互动。

图源@金佛山景区


金佛山与一般喀斯特地区贫瘠、缺水的特点不同,因山中洞穴繁多、地下水系密布,使得该地区植被丰茂,水源充沛。同时,南川大量土壤富硒,面积达1353平方千米,面积及含量均居全市首位、全国前列;各类农作物富硒率高达85.61%,其中,油菜、大树茶等富硒率达100%。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得以“靠山吃山”,将坡地开垦为梯田,世代农耕,丰衣足食。可以说,金佛山,很好地诠释了“好山好水孕好物”。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福山福地福人居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云雾缥缈绕城郭

摄影@陈荣森


立足金佛山独特气候,立足广袤的富硒土壤。几千年来,南川人在这里开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幸福生活。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金佛山人的收获季。

摄影@王余华


北宋以前,南川农耕以茶、蜡为主;到北宋中期,金佛山方竹笋采集与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形成商品化贸易;这一时期,南川少数民族与汉族民众进一步融合,成为汉化程度较高的“熟夷”,水稻开始被引进大量种植


至南宋,蒙军进犯,川西大地主大量迁移至南川,带来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使南川水稻栽植得以迅速兴盛,很快成为当地支柱经济。自此以后,南川虽历经战乱,但因建立了以水稻为代表的农耕经济,南川的经济、人口总是很快得到复苏。


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人流涌进,加上煤、铁、硫磺、硝等矿产开发及茶、桐油等林产品发展,南川进入长达200年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南川,有“气候得寒燠之中,道路得险夷之中,户口得稀密之中,风俗得文野之中,财用得奢俭之中”等“五中”之誉,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现在,南川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与农旅融合,以金佛山方竹笋、古树茶、中药材和南川米为核心的“3+1”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金佛山方竹笋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南川茶产业基地

图片@甘昊明、石头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南川的每一味,不仅根植于当地千家万户,还与世界接轨,和上亿人的舌尖健康紧密关联。不仅如此,南川还因“区域位置、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三优禀赋,成为近悦远来的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圣地,让更多人享受“福地福人居”的美好生活。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南川至今保持“零确诊”“零感染”。这一切,既归功于人的努力,也归功于苍天护佑。倘若没有南川人的世代守护,没有金佛山这方天然屏障,一切也都无从谈起。

重庆南部,藏着一个“天府之国”

出品:重庆市首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笔:雷坤强

封摄:唐维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