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智能机上的日式卡牌游戏,在中国市场会产生哪些适应和改进?

赖俊生


先说一句,用爱发电的月厨粉丝可以略过此问答,

中国手游圈有一个现象,大部分日式卡牌手机进入中国手游市场都会水土不服。

其中,日式卡牌游戏能否存活下去绝大部分中国代理商的运营占了九成以上。

先说一个例子吧,

扩散性百万亚瑟王

它是一款由日本手游大厂SE创作的卡牌类角色扮演游戏,国服版本由盛大代理。

自上线前针对了该款游戏的二次元受众,在微博、a、b站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上线首日,游戏就拿下了iOS下载榜第一、畅销榜第二位的成绩。

与此对应的

我们来看看同年盛大的财报

1. 盛大2013Q3国服收入最低应在1亿元以上;

2. 国服ARDAU最低应在2.9元以上;

而扩散性ma在打胜如此战功彪炳的首仗之后它的后果是什么呢?

是的,2年不到,这款曾经的天之骄子就迎来落幕的悲剧。

而市面上同类型的手游,结局都与其相仿,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卡牌游戏中,两国玩家习惯不同

日本玩家更重视游戏性,对一款游戏评价部分主要来源于PVE,剧情,音乐;

人话版:日本玩家希望副本多,剧情好看,背景音乐好听。

而国内玩家更在乎结果, 在乎能不能的是在游戏里面填补现实生活的空白领域,一款游戏是否优秀的更多是能不能给玩家带来的一种社交上的满足,也就是pvp,帮派,家园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人话版:中国玩家希望能够有人陪着玩游戏,更深层次的追求是希望能够在游戏里面装逼。

当对于游戏内容的需求和对于游戏社交的需求产生交汇之后,我们看到的不是融合和包容,而是冲突和别扭。

一款日式卡牌游戏入境之后,代理商在看到那个数额喜人的月流水之后说到的第一句话往往是

“下个月的氪金活动多设置几次,预计流水定到这月的2倍”

“下个月的皮肤、联动人物、高难度副本多出几个,让这帮孙子不氪金打不过”




新作的关于问题的结论很轻易就可以答出来了

日式卡牌游戏极少在中国市场存活下来,

在对境外游戏和国内玩家的态度上,游戏代理公司是采取割韭菜的方式,

这茬割完换下茬,反正总会有受众入坑,

最后附一张截止到昨天appstore的榜单,可以很好的印证我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