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必看!葉酸的臨床新用途

必看!葉酸的臨床新用途

作者 | 牛銀朋

葉酸又名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有促進骨髓中幼細胞成熟的作用,人類如缺乏葉酸,可引起巨紅細胞性貧血以及白細胞減少症。

近年來研究證明,葉酸在預防嬰幼兒神經管畸形方面,療效確切。而且,研究還發現了葉酸的一些新用途,現介紹如下:

1

預防嬰幼兒神經管畸形

由於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而且孕早期是胎兒器官系統分化、胎盤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如果葉酸缺乏,可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發生率升高,甚至引起早期的自然流產。孕中、晚期更容易發生胎盤早剝、妊高症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因此,準備受孕的女性,應該規律堅持服用葉酸。

方法:飯後服用,一般於懷孕前1~2月開始,懷孕後連續用藥3個月左右,每日1片,一次0.4mg。最好在婦幼保健院或者國家指定的醫療機構購買,以防含量差異,男性服用到確定女性懷孕後即可。

2

預防乳癌

哈佛大學針對88000名女性經過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常喝酒女性乳癌的發生率大約增高15%。但是,如果能夠經常補充葉酸,這種危險就會下降45%之多。

當然,這只是針對飲酒女性的研究,對於正常女性,並無數據支持。

3

研究證明,聯合應用葉酸和維生素B12,可用於孕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嬰兒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以及由於營養不良或吸收障礙(如口腔性腹瀉或脂肪瀉等)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4

嬰幼兒腹瀉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葉酸在體內能夠合成葉酸鹽。這種葉酸鹽不僅能夠促進小腸黏膜上皮功能的恢復,還有一定的恢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方法:在補液、抗病毒治療的同時,給予同時口服葉酸1mg/kg,每日3次。

5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病因複雜,治療方法繁多。實驗證明,葉酸口服,配合中藥灌腸治療效果明顯。

方法:葉酸片10mg口服,每日3次,配合選用中藥赤石脂6g,藿香3g,黨參6g,白花蛇舌草3g,陳皮2g,丹參6g,黃芪6g等中藥組成,經加水煨制後配成灌腸液,保留灌腸每晚1次,6周為一個療程。

6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近年來研究發現,當機體內葉酸缺乏之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這些增高的半胱氨酸,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主要機制是損傷內皮細胞、促進血栓形成、增強LDL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促進血管平滑肌增生、增加氧化應激和氧自由基等,從而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而葉酸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還具有抗氧化應激,糾正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紊亂等作用,從而達到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7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臨床上沒有理想的治療方法,常常讓患者痛苦不堪。有研究證明,葉酸聯合摩羅丹能夠通過抑制增殖、減輕損傷、健脾消脹、通絡定痛、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萎縮及臨床症狀。

方法:在常規應用摩羅丹治療的基礎之上,給予患者口服葉酸10mg/次,每日3次。

8

臨床研究證明,採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療圍絕經期抑鬱症的時候,加用葉酸和維生素B12口服,效果明顯優於單用戊酸雌二醇片。

方法:戊酸雌二醇片0.5mg口服,每日1次,連用28天,葉酸0.4mg口服,3次/天,維生素B12 25μg口服,3次/天,連用28天。

9

研究證明,葉酸和VB12缺乏,會干擾舌上皮細胞的更新與生長,另外,葉酸還能夠加速上皮細胞的生長和黏膜組織的修復,縮短癒合過程。

因此,在常規治療口腔潰瘍和老年性萎縮性舌炎的基礎上,加用葉酸,效果顯著。

方法:口腔潰瘍,葉酸30mg,0.9%氯化鈉250mL,慶大黴素8萬單位,2%利多卡因10mL,配製成含漱液漱口,3次/天。萎縮性舌炎,葉酸5mg口服,3次/天,VC 100mg口服,3次/天,VB 12μg肌注,1次/天,連用2周。

10

有研究顯示,白癜風患者血清中的葉酸和VB12水平明顯低於正常人,因此有學者通過給白癜風患者口服葉酸和VB12,並局部日光照射,治療白癜風,取得良好效果。

方法:常規口服葉酸和VB12,夏天照射日光,冬天應用UVB,療程3~6個月。

葉酸的副作用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從尿中排除,一般來說是沒有副作用的,只要不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的20倍,是不會引起中毒的。

但長期大量服用葉酸,可出現厭食、噁心、腹脹和黃色尿等情況。另外,口服葉酸可很快改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但不能阻止因維生素缺乏所致的神精損害的進展,且若仍大劑量服用葉酸,可進一步降低血清中維生素含量,導致神經損害向不可逆轉方面發展。

葉酸雖有諸多作用和新用途,但是患者在選擇購買之時,一定要認真查看說明書,並諮詢醫師或藥師,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個體化選擇用藥。

參考文獻

1、《美國醫學會期刊》1999,281:1632-1637.

2、《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2006,20(4):287-288.

3、《世界華人消化雜誌》2000,8(10):1144.

4、《中國臨床營養雜誌》2006,14(2):139-139.

5、《中華消化雜誌》2002,10(22):634-635.

6、《北方醫學》2017,14(1):91-92.

7、《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年10期.

8、《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2,31(7):607-608.

9、《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2006年11月22卷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