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木工造詣在世界上也是獨領風騷的。之所以我國古代木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績,主要歸功於一個半神話的人物,魯班。《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1)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墨子-天志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一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一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這款設計的明顯優勢在於鎖定機制裝在了手柄內側。這樣的設計使斜角規的正反兩面皆可使用。

(3)墨斗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墨斗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鉤,稱為"班母",傳為魯班之母親發明。班母通常離地面約一吋。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向地面彈動,工地以此為地平直線標準。又可以班母固定於高處,墨斗懸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將已染色線繩向壁面彈動,以此為立面直線標準。後石匠師父以鬥線定採集下來的岩石形狀,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長石等形狀的石料。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超小型自動墨斗,全線長10米,全自動收縮7.5米,您的方便就是我們的追求。

(4)刨子

是用來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一種木工工具。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中國無論器具還是建築,應用木材最多,並且工藝也最精美。木材質存世極難,但就可見漢唐(包括出土)遺存的工藝而言,就證明使用了刨子這種工具。

木工開山祖師魯班,留給我們多少“發明創造”,現在木工還在用

用來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種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組成。按刨身長短、形狀、使用功能可分長刨、中刨、短刨、光刨(細刨)、彎刨、線刨,槽口刨、座刨、橫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