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說基輔戰役是二戰最大的圍殲戰?

大國春秋


僅就被圍殲人數而言,這場被俄國人稱之為基輔防禦戰役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不是最多的,因為布拉格戰役被俘人數更多。1945年5月6日—5月11日的布拉格進攻戰役(Праж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德國傷亡約4萬人,被俘86萬。這也是世界戰史學界普遍存在爭議的地方。但是,我們要清楚布拉格進攻戰役發動時,距離德國投降僅僅只有3天。該戰役前後歷時僅僅6天,並且在整個戰役期間,士氣極其低落的防禦一方並未組織過有效的大規模抵抗。德軍大多數俘虜是因為戰爭結束而主動放下武器走入戰俘營的,這點與基輔防禦戰役是不同的。

開入布拉格市區的蘇聯紅軍坦克部隊

現今捷克布拉格市內奧利尚公墓中的蘇聯陣亡將士公墓

基輔防禦戰役是一場歷時近3個月(1941年7月至9月)的激烈拉鋸戰,交戰雙方相互都有組織實施過的大規模對攻。而這場戰役自9月中旬後,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分兵南下,與南集團軍群從南北兩面包抄基輔市的後方,致使蘇聯紅軍的局勢急轉直下,僅僅數日幾十萬的部隊便被德軍分割包圍並肢解。

西南方面軍的失敗對蘇聯紅軍來說是一場真正的災難,是一場在損失規模上超過白俄羅斯戰役的悲劇。9月1日時,除去方面軍預備隊、後備部隊和後勤部隊,西南方面軍此時尚擁有作戰兵力752000至760000人、各式火炮和迫擊炮3923門、各型號坦克114 輛、作戰飛機167架。至9月中旬被包圍時,所剩兵力為452700餘人、火炮2619門、迫擊炮1225門、坦克64輛。到10月2日時,從包圍圈中成功突圍出來的官兵僅約15000人。德國史學家們認為,至9月25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的部隊在基輔及周邊地區共俘獲蘇軍655000人。該統計數字包括1941年8—9月不僅限於俘虜的西南方面軍的指揮員和士兵,還包括隸屬於布良斯克方面軍麾下的官兵。關於這一數據的準確性,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指揮官和德國曆史學家稱問心無愧。其俘虜人數之巨堪稱史無前例。這一數據還可以通過以下事實證明:德軍第6 集團軍和第17 集團軍的指揮官被迫從戰鬥中撤出一個步兵師來幫助後衛部隊,因為他們無法應付如此之多的戰虜。

圍繞基輔所發生的這場戰役的後果對於蘇聯而言是災難性的,蘇聯紅軍因此失去了一支自開戰以來打得很不錯且實力最為雄厚的方面軍。

被集中看管的蘇軍戰俘。照片攝於1941 年9 月烏克蘭境內

根據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新聞發佈處於2001年公佈的數據稱,在基輔防禦戰役期間,蘇聯紅軍的損失超過705000人,其中無法歸隊的減員人數高達616304人。

所以從以上論述來看,基輔防禦戰役當之無愧是二戰中最大的圍殲戰。

被德軍空軍摧毀在交通交叉口上的蘇軍運輸車隊


彼得堡的肥天鵝


基輔戰役是二戰最大的殲滅戰,三閃擊戰的經典戰役之一,也是德軍裝甲兵的巔峰。在該戰役中,蘇聯百萬大軍中,66.5萬成為戰俘,其餘全部陣亡。

二戰中,德軍在取得了斯摩稜斯克戰役的勝利後,德軍將領主張進攻莫斯科,消滅對面的蘇軍的軍團,但希特勒卻下大了第33號指令,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的步兵集團就地轉入防禦,剩下的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北上,包圍列寧格勒,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群南下,與第1裝甲集群會師,消滅南線蘇軍。

而斯大林也和蘇軍的高級將領發生分歧,斯大林認為烏克蘭的糧食、頓涅茨的煤和高加索的石油等戰略資源是希特勒的重點,因此,他將主要兵力部署在烏克蘭。在9月15日,德軍第2裝甲集群和第1裝甲集群在洛赫維察會師後,德軍將蘇軍合圍在了基輔。由於斯大林的不撤退命令,11天后,蘇聯的西南方面軍被殲滅,布良斯克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受到重創。

蘇軍在此戰役中,許多將領陣亡。蘇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參謀長圖皮科夫、政委布爾米什堅科犧牲,第5集團軍司令波塔波夫被俘。但布瓊尼元帥、鐵木辛哥元帥和政委赫魯曉夫(就是後來的那位大腕)衝出重重包圍後突圍成功。

經此一役,德軍獲得了烏克蘭和頓涅茨等富饒地區,而蘇軍也沒有有生力量來保衛首都莫斯科了。就連希特勒自己都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役。


利刃巨透社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7月7日—1941年9月26日發生於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9月20日,基輔城被德第6集團軍攻佔。同日,德軍第46裝甲軍趕到,並作為生力軍投入戰鬥。與此同時,蘇軍也不斷地投入生力軍,試圖協助被困蘇軍突圍,但均被德軍擊退。至9月26日,基輔會戰結束,蘇軍第5、第21、第37、第26集團軍大部,第40、第38集團軍之一部被殲滅,基輔戰役幾乎整個蘇聯紅軍的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包圍,共有665,000名紅軍被俘。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 850,000人,德國 500,000人。

傷亡情況:

蘇聯 傷亡192,300人,被俘652,000人,德國 傷亡150,000人。

主要指揮官:

布瓊尼,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斯;倫德施泰特,馮·博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