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有很多共同點!

導讀

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名校,一方面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但家長的努力會更重要!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對中小學生來說,父母的影響甚至要超過學校老師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是積極的,孩子就容易是積極的。相反,如果父母是消極的,孩子也很容易消極。

思維方式

孩子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不自覺中對孩子造成影響。我們來看一下普通家長和優秀家長,在思維方式中有哪些不同之處:

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有很多共同點!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如果家長平日都是在努力經營、不斷提升自己,那麼就會感染孩子,從而讓孩子也變的積極主動,努力進步。相反如果家長是湊合著過,那樣孩子也會得過且過,不思進取。

孩子有一些不好的習慣的話,不少家長有這種情況,說了孩子好多遍他就是不改,這是因為家長沒有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而只是把自己的命令強加給孩子,或者說話的方式讓孩子不能接受。這時如果家長能換一種更好的說話方式,也會更容易說服孩子。

看待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鼓勵,所以家長看待孩子問題的方式很重要。

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有很多共同點!

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家長自身問題的縮影,想要讓孩子變得優秀,首先家長自己就需要變得優秀。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的話,家長每天晚上自己都在看書學習,給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相信孩子也會變得愛學習。

同樣,孩子有不獨立、性格不好、沒有上進心等問題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檢查自己是否也有這些問題,然後和孩子約定一起進步,這樣才能幫孩子改掉毛病。

對待孩子的學習

有一位優秀的教師曾說:現在孩子的智商基本都相差不大,最關鍵的是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方面的差別,而學習態度和方法,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家長的影響。

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有很多共同點!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看到孩子的成績下降,就會給孩子報補習班。但更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學會分析原因,成績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學完書本知識之後,還要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多體驗,這樣才會掌握牢固並學生靈活運用。

家庭教育方式

除了孩子的學習之外,現在很多家長也都注重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只要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及價值觀,那就算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有很多共同點!

以前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西方精英家庭的孩子,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在看《觀察家報》、《泰晤士報》等,而且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規劃。所以開闊孩子的眼界,這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家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思維方式,然後再不斷地灌輸給孩子,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一場修行,是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

優秀的教育,應該是父母把孩子作為一面鏡子,不斷地發現自我、改正自我、提升自我,並主動為孩子做好示範和表率。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中,家長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