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再nb的书法作品无非做好这四点:

一、用笔

二、结构

三、章法

四、格调

前三点是实打实的技法,最后一点就是比较虚的所谓“神韵”、“气息”、“境界”。

我的建议很简单——在临帖过程中尽肯能地对原帖进行前三点的还原,在用笔、结构、章法方面你能临得多像就临多像, 把“以假乱真”作为自己的目标,先把所谓“神似”丢在一边。

—“放屁!”(一拨人又出来了。。。)

好,下面我要讲怎么实践了,在这我要把我整个临帖的过程分享出来:

首先,这是我今天要临的帖——《书谱》中的五行: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之所以选择草书来答题,一是书法的技法元素在草书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便于分析;二是相较于其他书体,初学者里学习过草书的人比较少,这样大家在看答案时不会受自己之前的一些思想禁锢,有利于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

这不代表我建议大家都去临草书,初学还是要从楷书开始。)在动笔之前按照用笔、结构、章法三个要点进行观察:

(节省时间,每个要点只举一个小点,剩下的大家自己慢慢琢磨)

一、原帖用笔是怎样的?

中侧锋比例——中锋行笔为基础,偶尔侧锋进行调节: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红圈里的是侧锋,蓝圈里的几乎都是中锋)二、原帖中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疏密关系——疏密对比强烈: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每个字里,红色圈为密、蓝色圈为疏,对比强烈。)原帖中章法

特点如何?

大小关系——以字的大小为区分,每一行形成不同的分组: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以中间三排为例,红色为大,蓝色为小。)经过无数这样类似于计算的分析之后,我就动笔临了: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坦率地讲,临得并不咋地,很多用笔、结构、章法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但是这时候我倒是想主动问问一拨人了:在我完全没有考虑“格调”、“神韵”、“传神”的情况下,你们觉得我这临得像吗?复合你们说的“神似”吗?

“太不神似了!”

“你这样不是写字,太工匠了!”

“你这样把古人字都临死了!”

好吧,你们先说着,我要进行更重要的下一步——仿作

仿作是检验临摹水准的一个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用所临书家的风格去写一件作品”。

也就是说——我今天临了孙过庭的《书谱》,我要找一段内容,用孙过庭的风格写出来,从而检验自己有没有充分掌握原帖的技法特点。

所以我找到韩愈《崔山君传》中的一段,准备用来仿作:

昔之圣者,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鸟者,其貌有若蒙其者。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谓之非人邪?即有平肋曼肤,颜如渥丹,美而很者,貌则人,其心则禽兽,又恶可谓之人邪?

在写之前最好再次回想刚刚分析过的用笔、结构、章法,力图写出原帖的感觉来。

然后我就写了一下:

练毛笔书法,却不知道该怎么临帖,怎么办?

坦率地讲,写得并不咋地,很多用笔、结构、章法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但是这时候我又要问问一拨人了:在我完全没有考虑“格调”、“神韵”、“传神”的情况下,你们觉得我这仿作如何?我今天的临摹有起到效果吗?

—“太差劲了!”

“皮毛而已。。。”

“一点没有行云流水之感!”

“古人根本不是像你这样学字的!”

唉。。

你们尽情地说吧,想怎么说怎么说,反正我是不会信你们的。

在书法这条路上,我谁也不信。

我只信我自己的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