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全體濟南人:你還記得“八一廣場”嗎?

1950年,濟南剛解放不久,時任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提出了修建中西合璧的大型建築“八一禮堂”並將禮堂前面的溝溝壑壑填平,建成了廣場,供部隊操練演習之用。

因該廣場與“八一禮堂”隔路相望,所以稱為“八一廣場”。八一廣場可容納幾十萬人,廣場上豎有十五米高木製旗杆,後來廣場的旗杆兩次更換為水泥金屬的。

那時的八一廣場場地廣闊,離省委機關較近,交通相對方便,建成後便成為濟南大型重要集會的中心,國慶慶祝活動多次在此舉行。

八一廣場周邊無圍擋,廣場地面是三合土碾壓,風大有揚塵,雨天路泥濘,平時很少有人光顧。麥秋季節,附近村裡的人家都到廣場上晾曬莊稼,如同一個農村大場園。

全體濟南人:你還記得“八一廣場”嗎?

(國慶十週年遊行)

每逢有重大集會和活動,廣場提前幾天就能看出來:平時無人管理的場地會有人打掃,還把坑窪填平;廣場周圍還會用秫秸席子圍起多個圍檔,裡面挖上幾個坑,這是供集會時人們方便用的“臨時廁所”了。

除此之外,部隊上也會派人,拿著探測器在廣場與周邊檢查,看看是不是有爆炸物或地雷。那個年代階級鬥爭是抓的很緊,時刻提防敵人搞破壞。

國慶節慶祝活動更是熱鬧非凡,廣場周圍彩旗飄飄,廣場內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濟南市工、農、商、學、兵及各界組織團隊,幾十萬人匯聚在廣場,接受省市黨政軍領導的檢閱。

每個方隊從主席臺前經過時,高呼口號,比如“毛主席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等口號,呼聲響徹雲霄,振聾發聵。

然後上街遊行。走遍濟南的主要道路,那時候遊行隊伍通過哪裡,公路交通靠邊停靠為隊伍讓行。整個濟南市主要街道被遊行隊伍和看遊行的人群擠的水洩不通,“萬歲、萬萬歲”的口號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八一廣場不光是集會的中心,它跟隨著國家政治運動的節奏,調整併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五八年大躍進,大鍊鋼鐵,廣場上出現了一腳踢的小高爐,為當時鋼鐵產量趕英超美的宏偉目標而貢獻場地。六十年代初的三年災害,饑荒難耐,附近的人將廣場改成了田園,種上莊稼,進行生產自救,度過難關。

全體濟南人:你還記得“八一廣場”嗎?

(遊行隊伍中的農民方隊)

除了政府組織的慶祝活動之外,在文革時期,八一廣場也是各種造反派的活動重地。當年的兩大派“紅山指”、“山工聯”,就經常在廣場上舉行大會和辯論,爭個你死我活,甚至發生械鬥。如今回想起來,覺得好笑不可思議。都是為了捍衛毛主席,目標既然一致,為什麼出現巨大分歧甚至成了誓不兩立的仇家。

八一廣場還為促進中外友誼而多次舉行過外事集會活動。記得1967年10月,我所在的學校接到通知,前往馬鞍山南郊賓館附近夾道歡迎,迎接當時中國最好的朋友阿爾巴尼亞議長謝胡。同學們一早集合,步行近二十里到達目的地(當時濟南一中在青龍橋附近)。

近中午時分,謝胡在康生、王效禹的陪同下(康生時任文革顧問,王效禹時任省革委會主任)同乘一輛紅旗轎車駛過來,同學們手舞花束,奮力呼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口號。中午我們吃了自帶的午飯,趕往八一廣場,參加下午在八一廣場舉行的歡迎儀式。領導講話後,歡迎團隊從主席臺經過接受檢閱,到家後太陽快落山了。

歷經六十多年的八一廣場,見證了新中國發展的風風雨雨,伴隨著濟南人走過了半個多世紀。有歡樂,有辛酸,在這裡有濟南人的幸福大團聚,也有過親朋之間的骨肉相殘……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觀念的改變以及濟南諸多大型場館的修建,八一廣場早己淡出人們的視線,退出了歷史舞臺。只有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可能還時常回憶起當年轟轟烈烈的場面。

在如今人們的眼裡和印象中,但凡提到濟南的廣場,除了泉城廣場,無非就是恆隆、世茂、和諧廣場等這些商貿城,“八一廣場”的名字很難再被人們記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