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董明珠造車輸了?格力內訌成導火索!

董明珠造車輸了?格力內訌成導火索!

今日話題

時下格力收購長園計劃失敗新聞刷屏網絡,預示著董明珠造車徹底輸了,而這一切導火索卻是格力自身內訌,可見內部團結是做大事業的基礎;

1、格力收購長園計劃失敗?

據媒體爆料顯示,中國鋰電池材料製造商長園集團發佈公告稱,格力集團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計劃,因珠海市國資委不同意格力集團報送收購方案而終止,這一事件背後可能涉及到格力內訌,因為格力集團作為格力電器母公司,但卻繞開格力電器獨立收購與珠海銀隆業務類似的長園集團,自然得不到董明珠支持,甚至藉此報了當年被否決收購銀隆的一箭之仇(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董明珠造車輸了?格力內訌成導火索!

2、董明珠造車輸了?

在格力收購長園計劃失敗後,董明珠雖然快意恩仇了一把,但是卻拱手將造車替補斷送,其在格力轉型及新能源車佈局上依舊危如累卵,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為再造千億格力計劃失敗,最明顯就是輸掉了與雷軍10億元賭約,格力電器在2017年營業也不過才1482億元,但小米營業額在2017年就實現1146億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則超過了344億,若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小米營業額有希望在2018年超越格力電器,恰恰是10億賭約到期時間;

其二為珠海銀隆投資失敗,作為董明珠堵上全部身家的新能源車企,曾拉上王健林和劉強東作為合夥人,1年內在全國新建了七大產業園基地,計劃投資金額高達800億,讓自身估值由50億飆升至134億,但隨著供應商討債及產業園建設危機來臨,珠海銀隆被迫暫停IPO上市計劃,同時急需格力補血,才能緩解搖搖欲墜的資金鍊斷裂風險;

其三為芯片投資遭質疑,作為中美貿易戰凸顯出來的基礎科學短板,格力積極參與投資佈局本無可厚非,但董明珠卻是在格力2017不分紅計劃基礎上,宣佈將豪賭500億研發芯片,再加上格力手機和珠海銀隆跨界運營失敗陰影猶在,讓外界質疑其研發芯片之舉,不過是迎合熱點炒作,並無多少成功的可能(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董明珠造車輸了?格力內訌成導火索!

3、格力內訌成導火索?

在中國企業家圈子裡,董明珠歷來以雷厲風行的鐵娘子風格聞名於世,這雖然應了“慈不帶兵,義不掌財”那句古話,這種管理風格在格力野蠻成長時功不可沒,也是董明珠稱雄格力銷售的利器,但當格力成長為行業翹楚後,這種六親不認的管理風格卻引發了格力內訌,成為格力未來發展的最大障礙;

這首先體現在格力創始人之爭上,作為格力之父的朱江洪,曾是格力技術領先的最大功臣,也對董明珠有著提攜知遇之恩,但是在朱江洪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後,卻被擅長銷售的董明珠刻意掩藏,轉而把自己同格力深度綁定,營造出格力即董明珠的品牌形象,甚至被媒體爆出到北京出差無人接機的悲劇,如此企業文化讓人感到寒心;

其次則是體現在格力集團股東矛盾上,在格力股東大會否決了收購銀隆提案後,董明珠悍然在董事會上發飆,聲稱每年給股東分紅那麼多,靠的是格力人自身努力,同時威脅5年不分紅,你們也不能拿我怎麼樣,更指責股東只盯著股價,不會投資長期價值,頓時讓格力股東們感到憤怒,大有一種被霸權欺負的感覺(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我們不否認董明珠強悍的管理風格,曾帶領格力走向成功,但是不講情面的管理,卻讓格力集團內部千瘡百孔,不僅在公司內部毫無人情味可言,這與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差距甚遠,同時更讓格力股東們離心離德,在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兩次收購中相互掣肘,徒讓外面吃瓜群眾看笑話,也阻礙了格力快速戰略轉型,成為董明珠造車失敗導火索,或許是到董明珠及格力反思的時刻了,畢竟搞好內部團結,才是做大事業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