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武汉是个朋克的城市。当北京人在谈理想,上海人在谈金融时,在武汉,大家正闭着眼睛算,一锅豆皮会切成几份。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比起知名度更高的热干面,豆皮似乎更贴近这个城市的灵魂。豆皮摊边上,头天晚上在江边吹萨克斯的大爷,聊着八卦的七姑八婶,刚从Live刷完夜出来的小伙姑娘,赶着去上班上学的大人小孩。他们都盯着这口大黑锅。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师傅,还要好久啊?!”人群中传来声音。师傅没说话,反倒是排前面穿睡衣的大叔笑了,“急莫斯撒!”尾音上扬。

摊子门口,煤火大灶,庞然巨锅,一枚精悍汉子在不声不响地做豆皮。在武汉,做豆皮的师傅从老到少,有很多种形象,但无一例外都有着紧实劲儿足的手臂,能把数斤重的铁锅玩弄于股掌,大马金刀,不服不行。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在热气蒸腾中,师傅用油把大锅刷得锃亮,抄起一满勺面浆,像泼墨一样往锅里均匀浇上一圈,一起入锅的还有四五个鸡蛋。直径80厘米的大铁锅在师傅手里回旋,待面浆和蛋液逐渐凝固成型,迅速徒手翻面。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撒椒盐,铺糯米,抛馅料,压实。浓厚的汁水渗到糯米里,排最前头的人不禁咽了咽口水。

接着,最隆重的一刻到了。

大锅被师傅双手抓起,再轻巧一颠,一个直径足有50厘米的豆皮瞬间就翻了个面。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唷!”人群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并发出赞叹声。他们大多数见了这场景无数次,却还是不自觉地想表达欣赏。

师傅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在金黄蛋皮上撒上一层葱花点睛,一手铲子一手切片板,三两下就开始分割切块。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切好块的豆皮,盛在盘子上或是纸盒里,浇上稠稠的用鲜肉、鲜菇、鲜笋熬制的三鲜酱汁,拿到的人满足地边吃边走,起床气在一口一口的咀嚼中逐渐消散,武汉人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豆皮,是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做豆皮的馆子,遍布武汉三镇

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挑选了几家武汉最好吃的豆皮

看看下面的这些豆皮里,

是否有曾经一招便击中你胃的那份?

老通城

要论武汉豆皮的第一把交椅,老通城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这家创办于1929年的老酒楼,有过无数的辉煌历史。1958年毛主席来武汉,两度光临老通城吃豆皮,一盘不够还要了第二盘。老通城的豆皮大王高金安无人不知,位列武汉初代“四大名厨”。

后来的老通城经历了破产转型和修建过江隧道拆迁两次劫难,做豆皮的手艺勉强流传了下来,却一直找不到好的地方重操旧业。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2012年新吉庆街开街,老通城在那里盘下一个门面,重新做起了那锅鲜香满溢的豆皮;皮子摊得油光黄澄,糯米蒸得恰到好处,肉丁、笋丁、菇丁都规规矩矩放到位,最后撒上香葱白芝麻。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和如今的一些热门豆皮不同,老通城的豆皮不怎么加卤水,比较干,是武汉的传统豆皮做法。这里当然有靠招牌吸引来的外地游客,却也有很多武汉老人在这里寻访过去的味道。

▍地址:江岸区吉庆街176号


民生甜食馆

1957年创办的这家老店,这么多年来也算自成一派,煎包热干面烧梅都有自己的味儿和拥簇,豆皮自然也不例外。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每锅豆皮标准的四个鸡蛋打匀,师傅手艺熟练,皮子摊得薄厚适度,颜色均匀,用量器按平一份不多不少的糯米,撒上三鲜丁抹匀,再加上一勺滚油,反面后撒上两把香葱,香味扑鼻,值得让人专门搭车去吃。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价格是6块钱一份,不过这里还要友情提示,它家5月4号开始装修,到5月20号才重新开业,到时可能会涨价。如果想去吃的话,最好等到20号以后再去,以免扑空。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86号


阿斌三鲜豆皮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阿斌的豆皮,也算是武汉一绝,在美食纵横的水陆街。味道标准,相对清淡,有鸡蛋的那一面特脆。常年有人排队,大家喜欢看他做豆皮时的表演,像在尬舞。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很多人有时会开玩笑说阿斌豆皮是“炸豆皮”。锅内加入大量的油,滚油沸腾下,正是皮子酥脆的原因。起锅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多余的油舀出去,避免成为“油泡豆皮。”因为油多,所以他们家豆皮不用卤水体味,是传统清淡的豆皮口味。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排队的人虽然多,但阿斌做了这么多年豆皮,也是熟练工,两个大锅换着做,速度超快,不需要等待太久。

▍地址:水陆街与复兴路交叉口


味美香豆皮

广八路上的一家明星店,各种排队各种VIP点评,上过好吃佬和喜子来乐。原来在汉口前进四路附近,和大名鼎鼎的严老幺一起。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老板娘一家三代全部致力于做豆皮,手艺祖传,她曾在后花楼甜食馆做主厨,一下子也做了快二十年。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豆皮外焦内软,配料里比别处多了卤腐竹,带点甜味。整个豆皮不油腻也不过咸,趁热吃正好。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地址:广埠屯广八路轻音社旁


严老幺豆皮

严老幺家最有名的是烧麦,在小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它家是不做豆皮的。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后来店面越做越大,它家也开始做豆皮。皮子跟别家比突出一个黄和脆,糯米粒粒分明,三鲜丁弥漫着一股酱香味儿,算是独树一帜,吸引了不少食客。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发展到现在,它家豆皮烧麦已经要分两列站队了,甚至有的食客评价,它家的豆皮比烧麦还要好吃。

▍地址:前进四路十九中旁严老幺烧麦


周记三鲜豆皮

周老板名叫周建国,一家三代传说做了100年豆皮,店里经常被食客挤得水泄不通。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周师傅虽然已经上了年纪,却很有创新精神。武汉传统豆皮大多只有三鲜和牛肉两种,它家又创造出了肉丝,腰花,鸡蛋,鳝丝等新式豆皮,吸引了不少尝鲜的好吃佬来寻味。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香菇用的是小花菇,豆皮一次不做多,只做六份,一锅卖完还得等。等待的人群当然有抱怨,但吃过豆皮后,大都觉得等这么久,值了。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创新豆皮里,二合一,三合一豆皮最受欢迎新鲜的牛肉丝,腰花丝现炒,加上香辣的剁椒,有种别致的风味。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地址:麒麟路与桃花街交叉口


老武锅豆皮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原来这家店开在老武锅社区旁边,后来因为拆迁,便搬到了现在这里,十几年的老街坊们吃惯了这碗豆皮,从武锅一路追随到了静安路。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主理的老邓已经做了25年豆皮,米浆是用面粉加黄豆子,和一般豆皮加绿豆子不同,口感更好。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可以随意加卤水或者臊子,皮子炕的黄,外焦里嫩,糯米很好吃,嚼起来韧劲中带点糍,臊子料给的足,香菇干子笋丁恰到好处。

▍地址:静安路铁路局对面


曾记豆皮大王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它家最早的创始人曾爹爹,是豆皮大王高金安的学徒,从15岁就在以前的老通城学艺,如今已经年近九旬。本事学到手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现在曾记豆皮的主理,就是曾师傅已经年过六旬的儿子。

豆皮里的臊子有瘦肉、口条、心头,还有冬笋、香菇。糯米则要放在特制的卤水里浸泡后,再铺垫在蛋皮上,然后用自家熬制的猪板油来煎制,以使每一块外焦内嫩的豆皮都包裹着醇厚的猪油和卤味。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金灿灿的豆皮冒着热气,外皮微微焦黄很脆,炭火炕出来的,口味还是不一样。糯米很筋道,香菇和瘦肉都恰到好处。要说唯一的缺点,可能是稍稍有些油腻。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地址:汉阳区汉阳大道五里新村汉阳医院巷子口

最后用一个发生在小编身边的真事收尾吧。

小编有一位高中同学,女,土生土长武汉人,平日最爱街头巷尾找吃的。后来在大学找了个外地男票,刚开始一切都蛮好。

直到有一天,因为她在电话里感叹了一句“好想吃豆皮!”,这位居然把她带去了一家火锅店准备点豆油皮……两人因为这事吵了一架差点分手(所幸最后并没有分手),“太外码了。”她后来对我们说。

这件事告诉我们,豆皮真的是武汉人的命。要是连武汉人的命都搞不清白,武汉伢可是要骂人的!

豆皮,一千万武汉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