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做客華人頻道

七十載,臨池不輟!

——記青島書法家姜言忠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是中華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而書法藝術的創作者和傳承者們自古以來也備受人們的愛戴和尊重。

在絢爛的金秋季節,島城正值氣候溫潤、景色怡人的好時光,我們見到了書法家姜言忠老師,他看上去儒雅內斂,精神矍鑠,身板硬朗,氣度非凡。姜言忠老師見到我們先是熱情的握手,在把我們請進屋裡寒暄了幾句之後,我們便迫不及待的要求欣賞姜言忠老師的書法作品,在其工作室內,牆壁上都懸掛著姜老的墨寶,大字渾厚,小字娟秀,無一重複,各得性情。

在交談中,我們感受到,姜言忠老師工作之餘默默耕耘,潛心研習書法藝術,摹碑臨帖。他在墨海暢遊多年,不斷領略各類書家的法度、意趣和神韻。其書法字體精熟,楷書尤善,傳統功力非常深厚,創新理念十分獨特。其作品既沉雄內斂,又深邃自然,藝術風格獨樹一幟,曾為青島最繁華的中山路多家知名店鋪題字寫匾,在書法界很有口碑和名望。

說起來姜言忠老師的書法之路,那自然當從他幼年時的家庭說起,姜言忠老師的父親姜子聲老先生,1917年生於山東昌邑,40年代,先後在青島福先刻字店、青島大中刻字文具店工作;50年代,參加青島市刻字生產合作社,後來一直在青島塑料六廠刻字部工作。70年代,受邀與高小巖、楊伯榮、杜頌琴等書壇諸老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書法研究班授課,1984年,老人因病去世。

有了父親的言傳身教,加上自身的天賦,姜言忠老師自小就對書法有了很深刻的印象。談話間,姜言忠老師攤開筆墨現場題字,當他鋪紙弄墨,揮毫鈐章時,無不透射出大家風範。

我們在一旁觀姜言忠老師揮毫,是一種美的享受。那筆落在紙上,龍蛇遊走,跌宕起伏,如行雲流水,氣韻飛動,極盡剛柔相濟之大美。厚重處,潑墨積水,有種肆意宣洩任筆揮灑的美感。淡雅處,枯筆飛白,線條奇崛,蒼古豪放,詩意禪意無窮,極具書法氣勢。結構巧中有拙,拙中藏巧,耐人品味。

姜言忠老師的書法,靈動中透著一種厚重,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一個字,因由他手中的筆,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通過字面讓人看到的是一種深邃的文化內涵。筆者想,這是姜言忠老師對書法藝術的一種獨特領悟吧,也是他長期艱苦練筆悟出的樸實美。

由字看人,姜言忠老師的為人足以用“仁厚”二字來表達,敦厚平實,渾圓壯美。70多年的不懈探索,姜言忠老師在書法中融入了做人的道理,在做人中鐫刻著書法的用心。書品即人品,人們喜歡一個人的書法,往往首先喜歡這個人。書以人貴,書法愛好者的尊重、熱愛、信賴和敬仰,是一個書法家最大的創作動力。

多年來,姜言忠老師始終以民眾熱愛為最高藝術追求,在繼承傳統書道的同時,大膽突破舊的思想束縛,放眼書壇,努力創造具有自我特色、群眾喜歡的書法語言和個性風格,他創作的書法作品,無不給人以青春和力量的鼓舞。

筆者覺得,書法藝術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個技巧問題,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作者心靈和情感的反映和寄託。一個好的書法家,不僅是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入透徹的研究,而且還需要有廣泛的人生閱歷,執著的熱愛書法,才能把大自然的生氣、雄氣、霸氣和靈氣寫出來,才能讓黑色的枯燥的線條靈動起來,把字寫活寫動寫出神韻來。

書法是一種視覺藝術,它帶給人的是一種美的感染,美的衝擊,讓人產生美的共鳴。人們之所以喜歡姜言忠老師的作品,是因為他的書法技藝是追隨和研究大眾的審美追求,並且在此道路上不斷努力創新和發展自己的書藝。

書法是象徵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藝術,是炎黃子孫共同智慧的必然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境界的高度體現。正是因為有了姜言忠老師這樣德藝雙馨的書法家,中國的傳統文化才得以傳承,併發揚光大。

姜言忠作品欣賞: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人物鏈接:姜子聲,青島書法家姜言忠老師之父,1917年生於山東昌邑,40年代,先後在青島福先刻字店、青島大中刻字文具店工作;50年代,參加青島市刻字生產合作社,後來一直在青島塑料六廠刻字部工作。70年代,受邀與高小巖、楊伯榮、杜頌琴等書壇諸老在青島市工人文化宮書法研究班授課,1984年,因病去世。

姜子生作品欣賞: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姜言忠:七十載,臨池不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