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肠息肉和肠癌在症状上有什么区别?

6高山流水8


你好,我是一名胃肠外科医生,肠息肉和肠癌症状上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肠息肉一般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样息肉等,一般息肉较小可能没有特殊症状,但是如果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出现腹痛,便血或者梗阻症状。



大肠癌患者症状一般为:可触及腹部包块,梗阻症状或者粘液血便。一般伴随着消瘦,低热,贫血症状。有些患者可表现为腹泻与便秘症状交替出现。



两者最重要的鉴别方式就是结肠镜检查,因为息肉有癌变的几率,所以提醒一下,结肠镜检查非常有必要。


胃肠健康科普ZZPO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临床上95%以上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一步步发展转变而来的,不过这个过程时间一般需要五到十年,个别的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但更要注意的是,这过程一般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不管是肠息肉,还是早期肠癌,只有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便血、粘液便或者是腹痛等症状。

可临床上,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在接受没有这种后悔药的教训。我曾经接诊一个便血患者,她当时来的时候特别紧张,生怕自己得了直肠癌,结果后来通过肠镜发现只是一个乙状结肠息肉,切除活检后属于良性腺瘤样息肉,我当时还特意嘱咐她说,术后记得复查,结果一去不复返,结果不到5年,再次出现便血,再来复查时候已经是不仅仅息肉复发还发生了癌变。


因此,我一直在门诊给发现息肉的患者强调,不管是肠息肉还是早期肠癌,不仅没有症状的区别,而且是很少有不适的症状的,大多数人发现息肉都是通过体检或者因其他疾病做检查才被发现的。

非得说肠息肉和肠癌的症状区别就是:等你真正感觉有症状区别时候,往往已是晚期肠癌了。息肉只是肠粘膜上的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对于我们肠道这种这么大的空腔脏器来说,小疙瘩根本掀不起大风大浪,除非疙瘩越来越大,癌变越来越严重,这时候肠息肉跟肠癌还是有区别的,甚至有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

所以,发现肠息肉病史的人,都应该定期复查,尤其是发现自己长的是绒毛状腺瘤,其癌变率要明显高于管状腺瘤,而且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退,药物基本上也难以清除,同时医生一时难以分辨良恶性,这时候提高复查的频率尤为重要,一旦长期炎症刺激,癌变几率就会大大提高,症状不是区别息肉与肠癌的主要手段,必须通过活检才是金标准!


医学小侦探


肠息肉。

肠黏膜表面异常生长的突出组织,在没有确定诊断前,统称为息肉。

肠息肉多发于结、直肠,小肠少见。息肉常多个存在。

外观上,多为带蒂样肿物。基底小。

肠息肉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在未行病理检查前很难将息肉定性。

肠息肉与家族史,饮食习惯等相关。

肠癌。

肠癌是肠内生长的恶性占位性病变。侵润生长。

肠癌多发于结、直肠,小肠少见。

外观上,肠癌多有黏膜破坏,环形生长或呈菜花样、肿物基地广泛。

肠癌与家族史,饮食习惯等相关。

肠息肉和肠癌在症状上有什么区别?

肠息肉的症状:

多半无症状。经长期刺激(便秘)后,可出现血便。也有少数患者有轻微腹痛。大的肠息肉会造成排便困难,排便形状改变。

肠癌的症状:

早期无症状,或有轻微腹痛。中晚期肠癌可能出现血便或粘液血便。有贫血症状、消瘦。排便不规律、排便形状改变、不能排便或排便不尽等。也有可能出现剧烈腹痛。

关于症状,因人而异。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很难去鉴别。

关于肠癌、肠息肉的诊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肠镜。

对于不能确定性质的肠内肿物可以通过肠镜直接取病理,并行病理检查。

建议。

有家族病史,肠炎、高盐高脂饮食、不明原因腹痛的患者,建议行肠镜检查或定期肠镜检查。

关于疾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机灵不太懂


肠息肉和肠癌是消化内镜室最常见的两种肠道病变,肠息肉和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当肠息肉出血或肠癌进展往往都会出现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等症状,仅仅从症状上不易区分,还需要行肠镜检查。

肠息肉和肠癌的联系

肠息肉是肠粘膜隆起性病变,属于早期病变,最常见的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炎症性息肉是良性的,炎症控制后息肉也会缩小。但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在一段时间后(5-10年)可能发展成为早期肠癌,而肠癌大部分都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



发现肠息肉怎么办

如果行内镜检查发现了肠息肉,一般建议切除。比较小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有蒂息肉可以直接通过内镜切除,大的广基底的息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如果病理检查出来是腺瘤性息肉,术后还需定期复查肠镜,防止复发。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 首先,息肉是一种形态学的描述,只要是在空腔脏器,突出黏膜表面的异常组织都可以被称为息肉样改变,但是有很多在取出来活检之后发现并不是息肉,所以用息肉样的增生物来描述可能稍微准确一些。



  • 息肉非常常见,比如有时候正常人体内会因为炎症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样的改变,而炎症消失后,息肉也会消失。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某些类型的息肉会有癌变的倾向,我们称为肿瘤性息肉。


  • 而长在肠腔里的异常增生物会对人造成哪些影响,和息肉大小、数量、部位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不是因为有症状,而且单纯体检发现肠息肉。还有的患者没有症状但是便常规潜血做肠镜发现息肉。也有患者因为便血或者腹痛等情况就诊,然后发现。
  • 而肠癌和肠息肉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一种息肉样的改变,叫结直肠腺瘤,它是一种发生在结直肠的肿瘤性息肉,在某些情况下病变会进展,有恶变可能,因此这种息肉建议切除,以防恶变。

  • 肠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是排便习惯以及排便性状的改变,常有血便,有时候表现为便秘,有时候腹泻,或者二者交替。肠息肉的也有可能表现出便血或者腹泻的症状,尤其位于直肠下段的息肉,大便带血很常见。因此,仅从症状来看是息肉还是癌不大客观,最好结合肠镜、查体更直接来看,尤其有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需要警惕恶变可能。

(图片源于网络)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您。


学医的Bellona


大多数人会认为肠息肉和肠癌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由于两者之间的症状非常相似,导致不少肠癌早期患者会被误诊为肠息肉治疗,进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别肠息肉与肠癌两者症状上的区别呢?便宝宝教大家一招吧。

(1)肠癌通常是指已经发生恶变的疾病,而肠息肉则是指还未发生癌变的良性疾病。两者发病后均有便血的症状发生,但肠癌便血时粪便和血液一般会混合在一起,部分肠癌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黑便症状,而肠息肉便血通常是粪便和血液是互相分开的。

(2)肠息肉患者不一定会出现腹痛症状,但肠癌患者却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如果不尽早治疗还可能导致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由于肠癌早期其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时常容易被大家混淆为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建议若有不适的症状,不要自己随意判断病情,应做全面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3)肠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粪便形状异常的情况,也有可能不会出现,而肠癌发生后不仅会出现粪便形状发生改变的情况,通常还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比如出现便秘、腹泻两者交替出现的情况,或便后多有里急后重感。

温馨提示:若出现有以上症状的患者,既不要随意轻视病情,要及时确诊和治疗,大肠癌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提升五年的生存率,早期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5%。因此,大家不需要抱有太大的心里负担,尽早接受科学检查和治疗才是摆脱疾病的最佳手段。


便宝宝大肠癌早期筛查


(2018年10月29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肠息肉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泛指肠腔内突出和隆起性病变,任何结肠黏膜上的隆起病变皆可称为肠息肉,但病理类型却有很多种,可以是腺瘤、炎性增生、局部黏膜肥厚、癌肿等。肉眼看是息肉,实际上却是不同疾病,预后和治疗也不一样。

想通过症状来鉴别肠息肉和肠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所有的肠道疾病症状都比较类似,如常见的便血,还有腹痛、便秘、腹泻等排便习惯改变,如果是特殊类型的息肉(如绒毛状腺瘤等)则会出现便频、粘液便、排便不尽感等;如果出现在直肠内的息肉,还可以出现肛门坠胀不适感、里急后重感等。以上这些都是肠息肉和肠癌早期的共同表现,想通过症状做到发现早期肠癌,是不太切实际的。

晚期肠癌可以出现独特症状,如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疲劳、食欲减退、消瘦、消化不良、发热等症状,这些症状缓慢出现,不一定会出现肠道症状,常不引起病人注意,所以有一部分肠癌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中晚期肠癌出现癌肿破溃时,才会出现肠梗阻、便秘与腹泻交替、粘液血便、大便变细等症状。曾医生不希望出现这些症状时才引起大家注意,更应该早做肠镜检查。

无论是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家息肉病等,或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都有可能引起癌变可能,所以建议有肠道正常者,皆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可以做直肠指检、纤维结肠镜或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首先肠息肉有炎症性和腺瘤性之分,但是炎症性的肠息肉经过治疗是自己会逐渐消失的,腺瘤性的息肉比较危险,会逐渐增大出现恶变,最终导致肠癌,而确证这两者的主要检查就是肠镜,肠息肉早期症状是不明显的。



肠息肉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导致肠道细菌及病毒的感染、年龄逐渐增大后出现的抵抗力下降、不注意饮食习惯导致人体纤维摄入不足、遗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出现在肠粘膜面的异常增生组织。肠息肉主要的症状是大便带血,出现尿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腹部的疼痛不适、大便次数增多及贫血等。

而肠癌则是肠道出现的恶性肿瘤,肠癌会发生在任何一个部位,导致肠癌的病因主要有→肠腺瘤性息肉、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肠炎症反应、遗传、吸烟喝酒等多种因素导致,但是很多病因还是不清楚的。肠癌早期也是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的,到了中晚期会出现腹胀不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逐渐出现大便不成型、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包块、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消瘦等症状。
虽然肠息肉和肠癌有些症状是相似的,而且也容物混淆,因此做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活检及癌胚抗原检测来确证。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肠息肉分为很多种,从病理学上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以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并且腺瘤性息肉具有较大的恶变风险,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其大小、数量、部位、增生程度及病理类型是其癌变病变的重要因素,将腺瘤性息肉切除可有效地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已成为共识。

多数肠息肉由于很少引起不适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在体检或检查结肠镜检查时才被发现,但是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泻、肛门坠胀、大便性状改变等肠道情况,并且以上症状缺乏特异性。研究表明血便对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血便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应及时行结直肠镜检查。

尽管大肠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恶魔之一,但早期的大肠癌往往也是没有什么症状的,很容易被人忽视,它们出现的症状往往与息肉十分雷同:

近期内持续性腹部不适、腹痛、腹泻、便秘、脓血便或粘液便等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加上肠息肉会进展为肠癌,因此通过症状来区分两者,其实意义不大,两者的区分最终仍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取活检,明确性质。

虽说肠息肉分良性与恶性,炎症性息肉可通过服用药物使其消失,但由于肠息肉、早期肠癌出现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当大便次数、形状、颜色发生改变等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早发现早治疗,对大肠癌患者是十分关键的。


练磊医生


一般情况下肠道内的新生息肉或者较小的息肉并不会引起不适症状,多数情况下是在体检过程中被发现的,此时,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会建议患者做肠镜或者其他检查进行癌症筛查,防止出现不好的情况,同时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很多人群在被检查出类似情况时,会不由得往最坏的情况考虑问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实,有时候大可不必太过担心。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早预防和治疗恶变质的可能,是一种保护行为。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没有向癌肿发展的倾向,这一部分大多为炎症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有当息肉的数量、大小、质地、产生部位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腹泻、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的情况,但是不会产生像癌症一样的全身性表现,比如突然间的身体消瘦、疲乏无力、无规律的粘液脓血便、不能缓解的腹痛等。

在息肉里面,有一种类型则需要警惕癌变的风险,那就是腺瘤性息肉。当前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此类型息肉很可能是癌前病变,其大小、数量、部位和增生的程度都是该型息肉向肿瘤转变的重要参考因素。这一型息肉如果产生异常的躯体症状,那么将和肠癌的表现很相似了。因此,如果发现是一类型的息肉,应该及早将其摘除,从而降低其癌变风险。此时,希望有这一表现的人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改变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将生活和工作的中心转移到自己的健康上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身体给自己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需要就是修正。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