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辛亥革命後,清朝結束了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

退位後的溥儀,漸漸長大,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留居故宮。面對故宮內價值連城的諸多珍寶,溥儀深知“懷璧其罪”,況且自己隨時都會被逐出紫禁城,所以他一直在想方設法將它們儘快盜出。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溥儀(1906-1967)

據《賞溥傑宮中古籍及書畫目錄》所載,從1921年7月13日起,溥儀幾乎每天都以鑑賞為名,調閱宮中珍藏書畫,而後再以“賞溥傑”為由,源源不斷將其轉走。其中字畫手卷共計1000多幅,掛軸和冊頁兩百多種,包括昭仁殿中所藏的全部宋版、明版書之珍本。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鍾麟率兵進入紫禁城,溥儀被逼無奈,只好離宮,暫居北府。隨後不久,在日本警察的護衛下,溥儀潛至天津,從宮內盜出的文物字畫也被一起帶走。

九一八事變後,溥儀被日本人扶植為“偽滿洲國”皇帝,這批字畫又被轉至長春,藏於偽宮“小白樓”。直到1945年,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溥儀倉皇出逃,這批字畫被看守人員洗劫一空,從此流落民間。

其中,有一幅倍受乾隆皇帝喜愛的張宗蒼作《雲棲山寺》,同樣未能倖免。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張宗蒼(1686-1756)雲棲山寺

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

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

據《國寶沉浮錄》記載,此卷後來落在公主嶺私人手中收藏。此國寶的輾轉浮沉,背後正是清朝國運的起起伏伏,引人感慨不已。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國寶沉浮錄》第412頁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修訂本。

此作據《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所載,為11月17日,“賞溥傑”,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也相關記載。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賞溥傑書畫目》第十四頁

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月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賞溥傑宮中古籍及書畫目錄》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上文提及此作倍受乾隆皇帝青睞,不妨先來一睹為快。

請橫置手機觀看完整《雲棲山寺》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張宗蒼(1686-1756)雲棲山寺

手卷 設色紙本

46×231cm

著錄:

1、《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石渠寶笈續編》第四冊,第772頁,北京出版社,2003年。

2、《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第七冊,第612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3、清•胡敬輯《國朝畫院錄》(《歷代書畫錄輯刊》第一冊,第440頁,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4、《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四種》(《賞溥傑書畫目》),第十四頁,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民國二十三年(1934)八月。

5、福開森著《歷代著錄畫目》,第26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

6、《國寶沉浮錄》,第41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修訂本。


題識:臣張宗蒼恭寫。

鈐印:張•宗蒼

題跋:

1、汪由敦(1692-1758)題:一碧萬竿翠,雙流百折澄。竹泉行處盡,門徑得來登。磬禮悲心佛,疇諮苦行僧。鍾魚守本色,拳拂謝多能。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斷燈。蓮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御製雲棲寺六韻。臣汪由敦敬書。

鈐印:臣•由•敦

2、乾隆(1711-1799)御題:偶逢粘壁宗蒼畫,更見由敦書有詩。原是雲棲所舊作,可當禪偈以觀之。神來腕運者何在,泉韻峰容故若斯。裝卷石渠庋佳跡,珍其人往自為嗤。辛丑(1781年)九秋,御題。

鈐印:古稀天子、猶日孜孜


鑑藏印: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乾隆御覽之寶、乾清宮鑑藏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洗盡塵氛爽氣來、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此卷由張宗蒼所作,卷中有汪由敦書乾隆“御製雲棲寺六韻”,辛丑(1781年)乾隆又御題詩,感慨睹物思人,此時距離汪由敦、張宗蒼二人過世,均已二十餘載。時隔多年,依舊甚是悲懷。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汪由敦書“御製雲棲寺六韻”

先論汪由敦,無論生前亦或身後,乾隆對其恩眷可謂是無以復加。究其因由,原是汪由敦對乾隆之意圖理解得當,又卓有功績。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汪由敦(1692-1758)

據載,乾隆謁陵及巡幸山左、山右、江浙、盛京等地時,均命汪由敦隨行,兩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其廷諭亦均出自其手筆。

由敦傳寫聖諭,快而準確,"入承旨,耳受心識,出即傳寫,不遺一宇",深得信寵。

此外,汪由敦書法秀潤,且記憶力甚佳,所以乾隆很多詩句都是他移錄。眾所周知,乾隆一生作詩數萬,或以丹筆作草,或口授他人,如此自然就需要一個能夠準確領會,無誤記錄之人,此任非汪由敦莫屬。如其亦曾書“御製湖心亭一律”,筆法俊逸,對比“御製雲棲寺六韻”,筆法走勢如出一轍,所鈐印也是相同。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汪由敦書“御製湖心亭一律”

乾隆更是曾賜御臨“快雪時晴帖”,因後跋中有“時晴快雪對時晴”,汪由敦即以"時晴"二字命其齋名為時晴齋。乾隆還曾賜“松泉”二字予汪由敦,汪引為至寶,以此自號,屬董邦達、李世倬、張洽分別繪製“松泉”鏡像,其中張洽更是置其畫像於松泉勝境中,眾多大臣紛紛題跋祝賀。

誠然“松泉即由敦”,“由敦即松泉”,頗有感恩君王之意。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乾隆御題自作詩

而《雲棲山寺》中乾隆所題“神來腕運者何在,泉韻峰容故若斯。裝卷石渠庋佳跡,珍其人往自為嗤。”,應是一語雙關,除了由畫懷思張宗蒼,其中的“泉韻峰容”,更是隱喻汪由敦,只是古稀老人(乾隆題詩時,時年70)心中所想,不為人所知罷了。

乾隆與汪由敦的君臣感情,遠超常人想象。

1758年,汪由敦突患風寒,乾隆聞知,立即傳旨其"勿要隨侍,善自調養",並派御醫上藥侍候。而後聽聞病情加劇,既驚又惜,急遣太醫診治,又下令御藥房速給參藥,一有所需,俱應。此外,每日又派人問疾三四次,賜食一二次,又特遣內侍總管前去慰諭,並賜陀羅被一床。

數日後,汪由敦病逝。乾隆聞訊後急忙趕到,汪承沆驚惶無措,急捧恩賜陀羅被掩其父身。未料,乾隆一進門大哭失聲,並親揭陀羅被,審視良久,西向坐三奠茶醊。

君對臣,行如此大禮,在場者更是悲痛不已。

乾隆還宮即降諭旨,撥內府銀二千兩厚葬汪由敦,並加贈太子太師,賜諡文端,入祀賢良祠。又以由敦擅長書法而命館臣集其書為《時晴齋法帖》十卷,勒石皇宮之中。

此畫作後期輾轉,捲上所鈐“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今人觀之,更是諸多感慨。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滿清王朝,康乾盛世,由嘉慶而漸顯頹勢,又亡於宣統,令人唏噓。而捲上汪由敦,編寫《平定金川方略》和《平定準噶爾方略》兩書中,其先後擔任副正總裁,在抵禦沙俄對新疆入侵方面,也是軍功顯赫。

在汪由敦彌留之際,迷糊中依舊唸叨軍國大事,忽聞逆賊阿睦爾撒納已死,俄羅斯方面還將其屍體奉獻給大清的消息,汪由敦欣喜若狂,在床褥上連連頓首說:“得及聞此信,臣無恨矣”。

筆者私想,一個至死不忘國事,不負皇恩之功臣,萬未料想,其敬書御詩會見證著大清朝“由盛而衰”的滄桑沉浮。


再論張宗蒼,在王原祁再傳弟子中,當以其名最盛。

1751年,乾隆南巡,其以畫冊《吳中十六景》進獻,深受喜愛,而後進入宮廷畫院供奉,為宮廷作畫。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張宗蒼(1686-1756)

據統計,張宗蒼入宮雖才四年,然僅《石渠寶笈》著錄的竟多達一百餘件。而《石渠寶笈·續編》著錄乾隆御題張宗蒼的畫作就已經有47件之多,其中題跋不吝美辭,如“藝苑於今誰巨擘,中吳宗蒼真其人。”、“宗蒼雖物故,畫自有精神。逢著便題句,笑今始解珍”、“又對宗蒼畫,相看意與遲。配藜惟以韻,慘淡不稱奇”……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張宗蒼畫山水》,乾隆更是與多年間,分別題跋13次之多,並御書“神”字,以示張宗蒼之畫作,當之無愧畫壇巨擘。其中最晚為其81歲所題,距張宗蒼去世已有三十餘年。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張宗蒼 山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有說法稱,乾隆推崇張宗蒼畫,蓋因其作“繪事屬鋪張,偏能脫華藻”。其實張宗蒼為王原祁再傳弟子,其流派之鬱茂松秀書卷氣,卻渾有端莊儼重之廟堂氣象,自是契合清時審美。

其以皴擦法再輔以幹筆之山石、林木等,一洗宮廷畫院之柔媚習氣,顯現深遠之意境與氣韻,令人不忍移目。

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

“乾隆十六年,如意館……內開為為六月初二日員外郎郎正培奉旨:畫畫人張宗倉每月錢糧公費著照餘省,丁觀鵬一樣賞給,於六月起。欽此。”

及清內務府《各作成做活計清檔》所載:

“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傳旨:畫院處畫畫人等次,金昆、孫祜、丁觀鵬、張雨霖、周昆、餘省、周鯤等六人一等,每月給食錢糧銀八兩、公費銀三兩;”

可見,一入宮廷,張宗蒼便如丁觀鵬一樣,為一等畫人,可見殊待。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 頁影

“偶逢粘壁宗蒼畫,更見由敦書有詩。”,因為乾隆對於張宗蒼的喜愛,宮中其所作“粘壁貼落”都被揭下重新裝裱。

誠然,張宗蒼所作,大氣磅礴,又意境深遠,畫中層層盡染,深得“乾隆之心。試想,乾隆自號長春居士”,以畫載道,豈不妙哉!

今以此作,對比臺北故宮所藏張宗蒼其餘作品,更是可窺端倪。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左:本卷 局部

右:張宗蒼 靈巖山寺圖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本卷局部

張宗蒼 雲嵐松翠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本卷局部

張宗蒼 山水 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石渠寶笈·續編》亦著錄張宗蒼畫《雲棲勝景》一卷,皇帝題曰:“辛未(1751)南巡,兩遊雲棲,留題者屢矣,傾命張宗蒼為此圖,因成一律。時壬申(1752)夏日也,御筆”。

筆者查閱,當時溥儀出逃通化後,遺失民間的偽宮文物書畫,在“三反五反”運動中,楊仁愷將搜尋到的佚目書畫編繪成冊,手稿《1952年長春市公安局收繳偽宮文物記錄》中有詳細記載。本來應納入東北博物館的《雲棲勝景》被調入故宮博物館收藏。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收繳偽宮書畫、雜類文物及圖書清冊

本卷《雲棲山寺》應為皇帝於乾隆十六年首次南巡雲棲山寺之行後命張宗蒼所作,其著錄於《雲棲盛景》之前,且與臺北故宮所藏,《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的張宗蒼所繪,亦為汪由敦題寫乾隆帝十六年御製詩《靈巖山寺》著錄條目毗鄰,故有此猜想。


事實上,張宗蒼所作之“雲棲山寺”題材,不能以其尋常畫作視之。雲棲山寺對於乾隆,甚至清朝歷代皇帝而言,都有重要意義,所以張宗蒼才會兩度繪之。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左:石渠寶笈著錄頁影

右:雲棲寺圖

據《雲棲紀事》所載:

“乾隆十六年歲次辛未,今皇帝舉省方之典,特奉慈幃(皇太后)臨幸東南,三月抵浙,觀風之暇,歷覽林泉,是月初五,蒙駕幸雲棲寺”。

而後,焚香禮佛,御筆寫蘭,題匾賜金,觀看董其昌《雲棲碑記》一冊、《金剛經》一卷並題耑“香光法寶,永鎮雲棲”,經卷題詩有“山寺雖多此寺幽,特教清蹕重來遊”之句。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乾隆皇帝 題雲棲寺藏董其昌《金剛經卷》碑刻

本卷《雲棲山寺》中汪由敦所書御詩,便是此時所作。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四庫全書》欽定南巡盛典

除1751年,乾隆後來又分別於1757、1762、1765年再度來到雲棲寺,而且每至雲棲寺,必來兩次,是謂“四臨浙水,八度雲山”。

如果說初次駕臨雲棲是為“孝道”,那而後多次復幸,私以為當是山寺美景與禪悅。以至於有次因天降大雨,山路泥濘,乾隆竟駕馬而至。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雲棲法匯

卷中所鈐印之“洗盡塵氛爽氣來”,也可見其對雲棲山寺的喜愛與審美情趣。誠然,雲棲山,時有五色瑞雲飛集,石徑清幽,山半有“洗心亭”,為遊人憩息之所,行久漸聞鍾磐音,心境則明朗開懷。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雲棲寺由來

前文我們曾提及乾隆對此畫作甚是喜愛,這點從題跋之外,我們亦可從鈐印,窺見一二。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古稀天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

此三印,分別為乾隆七十、八十大壽以及退位後三次命人篆刻,同鈐一張畫卷,故而此畫作,其應當多次鑑賞。

另外,畫作中“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為乾隆1787年,在紫禁城內景福宮增書“五福五代堂”之額,同時刻此璽,這時候,乾隆76歲,距離御題也過去6年。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

目前,故宮現存兩套“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印璽。一套為乾隆青玉螭紐“三希堂精鑑璽”,陽文;漢玉瓦紐“宜了孫”方璽,陰文;與“乾隆鑑賞”一起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初、續編上鈐用。一套為白玉獸紐嘉慶“三希堂精鑑璽”和青玉蟠螭紐“宜子孫”璽,與“嘉慶鑑賞”一起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編上鈐用。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乾隆鑑賞

《石渠寶笈》的相關鑑藏印,有三: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石渠寶笈、石渠定鑑、寶笈重編

鈐印中,尚有“猶日孜孜”一枚,尤其值得說道,其可見乾隆晚年壯心未泯,勵精圖治,絲毫不敢殆於朝政之感想,行筆至此,乾隆心中“若不自強不息,怎得國泰民安”之君王情懷躍然於前。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猶日孜孜

此印頗為應景,回想滿清王朝,由盛而衰,八旗將士戰鬥士氣愈為低糜,全然無當初入關之高昂,只知玩樂,不圖進取,焉能不敗?“宣統御覽之寶”背後,清朝早已經支離破碎,搖搖欲墜,終至亡國。

然而此畫卷雖散落民間,卻裝池完好,卷前宮廷造辦處御用緙絲包首宛然若新,題寫“乾隆御題張宗蒼畫雲棲山寺” 玉別子亦完好無損,是否天意?

這張畫竟見證了滿清王朝的百年沉浮

本卷御製緙絲包首及本卷玉別子

溥儀不再是皇帝,卻成為新中國的公民,正如此畫卷,雖顛沛,卻得新生!如今國寶重煥光輝,亦將以“猶日孜孜”警示後人,自強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