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也说孔子和老子的税赋主张

也说孔子和老子的税赋主张

太初有道,感恩有你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那么,孔子和老子是怎么看待税收的呢?

老子关于税赋的观点和主张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源于他的天道思想和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来源于道(天道)。每一个人都是由道所生、为道所爱,天道是利于万物和每一个人的,万物和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归顺于天道。

依据天道思想理念,老子关于税赋和财富分配的观点就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因为《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就像水往低处流最终达成平衡一样。而人之道则不然,“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常常会放纵自己的私欲,巧取豪夺,弱肉强食,以至于弱者更弱,强者更强。老子认为要想拥有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必须努力行天道,而不是随意地任凭人意去悖逆天道。

老子的治国理念是主张无为而治,正如《道德经》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中的民化、民正、民富、民朴,是老子所希望的社会状态,是老子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其中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当然也不过多地收税),充分发挥民众的自身潜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努力走向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孔子关于税赋的观点和主张是:以仁政善待百姓,让他们得到必要的物质保障,得以休养生息。这是源于他的天命思想和仁政理念。

孔子相信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天(上天、上帝、天道)创造的,天是造物主,也是人类的天父,天父爱天下的每一个人,并要赐他们和睦与福气。孔子所信的天命就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这些在他编纂的《四书》《五经》中多有体现。

依据天命思想和仁政理念,孔子主张以仁政德政善待百姓,让他们获得必须的物质条件,得以休养生息。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奉劝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劝他们节省财政开支,爱护下属吏员,使用老百姓的劳动力要因时制宜,适可而止。据《论语》记载,季康子执政鲁国期间问政孔子,孔子告诫他说:“子欲善而民善也。”针对季康子抱怨民间盗贼多,孔子则不客气地批评说:“如果你们自己不贪财腐败,他们就不会去盗窃了。”据《左传·哀公》记述,有一次季康子要加重税赋聚敛财富,让冉有去征询孔子意见,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主张厚施薄取,行事适度,反对加重税赋。可是冉有没有说服季康子,反而配合其增税敛财,年近古稀的孔子对此非常恼火,甚至说出断绝和冉有师生关系这样激动的狠话。在《礼记》里孔子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苛政猛于虎”,也是批判繁重的徭役赋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