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朝的內閣和清朝內閣有什麼不同?

歷史知事


本質區別就是明朝內閣是真正的掌握部分權力的,而清朝內閣在大部分時間只是做個樣子,用來給高官授予“榮譽職稱”的。清朝類似明朝內閣的職責先後歸屬於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和軍機處。

(朱元璋廢相,朱棣設立內閣制度)

先說說明朝內閣。內閣制度始於明朝。胡惟庸案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不設宰相,使六部直接聽命於皇帝,其實等於皇帝自行兼任宰相。此後,朱元璋設立了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文華殿等大學士。這些大學士官階僅為正五品,但這時候還不能稱之為內閣,他們只是作為皇帝的顧問或者是教導太子讀書等工作。

到了明成祖朱棣奪位後,感到皇帝一人處理政務分身乏術,於是選派親信文官進入文淵閣,參與處理政務,也就是內閣制度的由來,但是內閣成員僅僅有議政權,沒有決策權,只能說是皇帝的秘書班子。此後,內閣成員地位逐步提升,會授予殿閣大學士官職,並且身兼六部尚書、侍郎等高官,之後更是排班在六部尚書之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萬曆早年,張居正大權獨攬,如同宰相)

明朝的行政制度也規定下來,各地奏章由通政使司彙總,交司禮監呈送皇帝過目,再下發內閣,內閣草擬意見(稱為票擬製度),再經司禮監上報皇帝批准,再下發執行。對於皇帝不同意的,則交內閣修改意見,直到同意為止。後期,由於皇帝多將批紅的權力委交司禮監太監,故而形成內閣與司禮監相互制約的格局,皇權更為穩固。而如果出現司禮監與內閣關係好的情況,澤內閣票擬可暢通無阻。如嘉靖年間的嚴嵩、萬曆年間張居正就是如此,他們的權力如同過去的宰相。

(清早期內三院有內閣雛形,但大學士中只有范文程等少數人能進入權力核心)

說完了明朝就來說說清朝,清朝的內閣制度早期一直在變化。最初的努爾哈赤、皇太極時代沒有內閣,國家決策機構為議政王大臣會議,各王、貝勒共同商議軍政事務,統一決策。皇太極天聰年間設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統稱內三院,設大學士、學士。辦理文書事務,將軍政分開,有了內閣雛形。但是內三院大學士除了少數得寵者(如范文程)能向皇帝提出意見獲得採納之外,其餘還是累死朱棣早期的內閣那樣只是秘書機構。

清軍入關後,多爾袞為了更好地集權,沿用明朝各項政府部門,制約議政王大臣會議。內三院也就起到了內閣的作用,但依然沒有票擬權,還是秘書班子。其間,原明朝降臣大學士馮銓、洪承疇曾建議授予內三院票擬權,短暫執行,後又廢止。順治年間一度廢內三院射內閣,但是內閣大學士官階僅為正五品,權力依然要遠小於宗室親貴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


(乾隆定保和殿大學士為內閣之首,此後僅授予傅恆一人)

康熙年間經過廢內閣恢復內三院,又廢內三院恢復內閣的反覆。最終在康熙親政後正式確立內閣制度,大學士兼殿閣銜(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位在六部尚書之上。雍正年間確定四殿二閣大學士品級正一品,另設從二品內閣學士。乾隆年間廢中和殿大學士,設體仁閣大學士(位居最末位)。此後,保和殿大學士位居群臣之首(但乾隆年間改制後僅授予傅恆一人),後依次為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三殿三閣(保和殿傅恆後不設,東閣體仁閣往往其中一個空缺,長期二殿二閣狀態),大學士下另有協辦大學士兩人,從一品。遇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出缺,則後一位依次遞補,協辦大學士從六部尚書中選拔。往往獲得大學士官職,會被稱作宰相。

(康熙年間內閣、議政處、南書房分權,內閣形同虛設)

但是內閣大學士在清朝基本處於一個僅僅用來定級別的狀態,職權卻很有限。康熙年間,又設立南書房,選拔優秀翰林入職,負責召見大臣,起草詔書。雖然內閣有了票擬權。但是內閣擬完之後,則是皇帝與議政處(原議政王大臣會議)商議,再經過南書房起草詔書,下發旨意。內閣的票擬經過後兩關,可謂可有可無了。而且,內閣中重要的滿大臣在議政處任議政大臣,部分漢大臣則在南書房。所以,內閣更顯無足輕重。

(雍正設軍機處後更加大權獨攬)

至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更是大權獨攬。只有進入軍機處成為軍機大臣才是真正的權力核心。內閣的票擬變得只是走走形式,一切政令悉出軍機處。內閣大學士只有身兼軍機大臣才是“真宰相”。如清末李鴻章雖貴為內閣之首的文華殿大學士,卻從未入軍機處,只是在各地任總督,甲午兵敗後更是一度賦閒。足見內閣已經絕非明朝那樣的權力中心了。

(皇族內閣)

清末,在內外施壓下,被迫進行改革,學習西方近代制度,仿效西方部門設置,廢除原本軍機處和六部,但設立了一個由皇族成員組成的內閣,更為人所不滿,不到一年,隨著清王朝一起壽終正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