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印度探月发现并证实月球表面有水,日本发现月球巨大空洞,中国四次探月都发现了什么?

用户85003933524


好吧,中国刚刚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凝胶状物质。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距发现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公布究竟是什么东西。

印度探月发现水,日本探月发现“空洞”,和中国探月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两国的探月是发射卫星到月球轨道,远距离探测月球;而中国探月是在月球上着陆探测器,并有移动的月球车在月表考察,是继美俄之后第三个登陆月球的国家,技术难度要大得多,目的也完全不同。

所谓印度探月发现水,是指钱德拉卫星发现月球岩石中含水丰富。实际美国登月时带回的岩石中就已分析出月表岩石含有水,只是不知道是区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2008年印度钱德拉卫星观察到羟基的通用吸收谱线,确认月球表面水冰的普遍存在;前年美国科学家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水在月表的火山沉积物里,证明这些水来自月球内部。

日本发现月球上的空洞,则是指轨道器探测到了月球表面熔岩管的存在,这是早期月球火山熔岩冷却后在地下形成的管道。这种熔岩管确实很有价值,稍加改造,就可作为未来人类定居月球的天然栖息地。熔岩管在很多星球上都有,其大小长度和行星的引力有关。月球引力小,其熔岩管是最诱人的,理论上可达5公里宽,上百公里长,在里面建一座大城市都可以;火星上最大的则可能有250米宽,也可以利用;而地球的就小得可怜了,最大的也不超过30米宽,好在我们已不需要住在这些天然的洞穴里了。

中国对月球的探测则是系统性的,其目标是载人登月并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嫦娥一号对月表进行了全面测绘,获得了月表的完整图像;嫦娥二号获得了局部地区分辨率达1米的图像;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则顺利登陆月球,携带了长期监测银河系的月基光学望远镜,长期观测地球空间等离子体的极紫外相机,探测30米月壤层结构和数百米地壳的测月雷达,以及分析月球物质组成的光谱仪等,成果未知;嫦娥四号则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月球背面矿物组成及浅层结构探测,以及中子辐射剂量及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今年5月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利用嫦娥四号光谱观测发现的月球表面矿物来源于月幔的初步证据。

有趣的是,嫦娥四号的地面团队最近宣布,玉兔二号7月底在月球表面一个小撞击坑里发现了异常颜色的凝胶状物质。好吧,目前还没有其它消息说这些物质究竟是什么东东,如果是在国外,可能早就引爆网络了。一个奥陌陌都热火了一年多,连外星光帆侦察飞船的猜想都出来了,而且是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提出来的;快速射电暴也老是有意无意地和外星文明联系起来,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根本就没有可能。我们缺乏的不是想象力,而是缺乏容纳想象力的环境。

中国的探月是在憋大招,对手只有一个,其它的不过是在打酱油而已。


徐德文科学频道


我先给结论吧,中国四次登月,除了首次直接从月球背面登陆外,并没有任何重大的发现。

月球是离人类最近的自然天体,也是我们唯一的卫星,人类对于月球有极大的热情。因此具备航空条件后,登月在特定的那段时间内,成为一项比拼的指标。美苏两大集团,都开始了太空竞赛,整个事件,以美国在七十年代连续载人登月告终。把对月球的热潮推到了最高点。



在那以后,陆陆续续也有国家发射过探测器到达月球,题主提到的印度和日本等就是如此,但是和美国载人登月的壮举相比,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中国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总共进行了四次登月验证发射,最近甚至把探月自动设备玉兔也送到了月球背面,在航天技术上,是仅次于美国的存在。可要说成就,也只是重复了前人的成果而已。

当今国际社会其实早就大不如前啦。还有钱能独立投入研发武器啊、航天啊、飞机之类的国家,也就只有美中两国了。月球探测的投入和收获相比,绝对是烧钱的赔本买卖。探测器是这样,载人登月更是如此。所以美国早就停止了这样的超前消费,也无力再为这样的面子工程买单。中国制定计划在2030年载人登月,按照目前的经济环境,且行且珍惜吧。



归根到底,还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物理研究没有重大的突破,靠化学燃料推动的航天技术,就算每天都派人登上月球,也只是石器时代的航天技术而已,还是少一点干这种事情为妙。


猫先生内涵科普


印度探月发现水,日本探月发现空洞,难道我们中国探月就什么也没有做?这肯定是要被否定的。要我来说,我们四次探测器发射的意义远大于这些。

从目前有价值方面来讲,印度和日本的发现我们发现也可以,不发现也没事,对于我国实际的探月工程部分来说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的帮助。你就像月球有水,虽然在这方面我不否定在这方面印度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如果需要加入这方面的探测,那也不是难事。其实月球发现有水早在94年美国探测器就发现了。印度又推迟14年验证美国的结论罢了。

现在而言,星球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整个太阳系不要说这么微乎其微含水率的星球,就是水球都有。像木卫二,储水量估计是地球30倍,名副其实的水球。

至于日本发现的月面早期火山活动造成的大坑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像地球每天都有新奇事物发现,这又代表什么,坑洞摆在那里发现也是迟早的事。

下面我们来谈谈四次探月我国在做什么,随着各国航天科学力量的提升,月球很明显是下一个人类资源的战略地带。就像月球惊人的氦3含量,是地球200多万倍。可作为目前最清洁的核燃料,地球几乎可以说没有,只有500多千克算什么?举个例子,我国每年的发电量只单单煤炭用量就达50亿吨,这如果换成氦3,只需要20多吨足够。而月球单单表层土壤含量就高达100多万吨。所以月球被誉为完美能源体。




而我国的探月工程也是分三步走,“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现在还在第一阶段。这几次发射探测主要的任务是对月球表面进行测绘,获取月面三维图,为登陆以后月球选择合适地点和提供依据。同时探测器着陆分析月球土壤各有用元素的分布情况,绘制分布图,特别是氦3,为以后建立的开采提供便捷。同时测量月球土壤厚度,各种太空环境的影响,为建立基地做准备。目前这些东西都是超计划完成了。
所以虽然没有发现什么,但四次探月做的都是有意义的事。是为以后做铺垫。像登陆月面,反正都要登,嫦娥四号我们就顺带着来了个月背着陆,填补了世界月背登陆空白。从意义上来说,这比发现水发现坑更有意义。开采石油远比发现石油困难!


壹点科谱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我国探月并没有新的重大发现,我国月球探测开始的比较晚一些,也没有急着要有什么特殊的成就,·而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发展。

月球是个很好的技术验证平台,就因为距离地球比较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都是要在月球进行,我国航天在2000年之后才逐渐被世界所认可,载人飞行、空间站试验舱、北斗组建都是在2000之后的事情了,在掌握了一些必须的技术后,才在2003年开启嫦娥工程,由于发展比较晚,确实有不如人的地方。月球可能有水的结论最先是美国探测器注意到,直到2008年印度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发现月球有水。日本辉夜姬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发现一个巨大的空洞,推测为月球形成后不久,熔岩形成熔通的巨大空洞结构。

我国几次探月从容易获得互联网资料来看,目前并没有新的重大发现,而是在以往别国探测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接下来的嫦娥5号、6号、7号,也是要去研究月球水的分布,论整建设月球基地的可能性。但是主要却尝试了比较多新鲜的技术,比如在月球和地球之间假设通讯途径,在月球背面着陆、巡视以及进行低频射电信号探测,可能验证技术的目的更为主要,以月球为平台试验了各种技术,我国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火星探测的行列,在2020年前后就要进行火星探测,并有希望一次性完成火星探测的“绕、落、巡”。

我国四次月球探测也不是没有任何研究成果,进行了太阳风研究、月球氦-3分布及受太阳风和影响等,具体的细节就只有去查阅专门的论文了,相对于月球有水那样的新闻,我国探测的成果关注度可能也低一些,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月球探测活动不管有没有新的重大发现,都不是在做无用功。


来看世界呀


印度探月发现并证实月球表面有水,日本发现月球巨大空洞,中国四次探月都发现了什么?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天体,人类对月球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当然人类往月球发射的探测器也是最多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月球的是除了地球以外被围观得最彻底的!

1.月球探测器:73,现在应该不止了,统计的时候“嫦娥四号”和以色列探测器都尚未发射!

2.金星探测器:43

3.火星探测器:42,现在是43了,因为制图时“洞察号”还没有发射!

当然这和地球没法比,因为从1957年第一颗卫星之后,难以计数的航天器曾经在地球轨道上运行过又陨落,甚至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卫星掠过天际!

一、月球有水一说

上图是月球勘探者的中资光谱仪对月球南北极附近水冰分布成像图,蓝色表示越多,红色则表示越少!我们可以从上图中了解到月球水冰量分布区域还是不小的!说到月球勘探者号,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探测器:

月球勘探者探测器(Lunar Prospector)是NASA在1998年1月7日发射的“发现计划”中的第三个探测器!它运行在月球极轨观测轨道,很明显这是普查月面的轨道设计!为什么要特别指出它的发射时间?那是因为月球有水这事跟印度的月球探测器没半毛钱关系,人家都已经发现了,你有必要再告诉大家一次吗?当然真相是印度2008年发射的“月船一号”未达设计寿命即失去联系,也并没有发现水!

二、月球的巨大空洞!

上图是日本探测器“辉夜”发现的这个长约50公里的巨大空洞与它在月面的位置,推测是早期月球的熔岩管道,这种结构在地球上也比较多见,只是地球存在强大的风化作用,比较容易坍塌!而月球则是高度真空条件,任何不会被月震破坏的结构都可能永久保存下来!

三、中国月球探测

从嫦娥一号开始到嫦娥四号,以及年底要发射的嫦娥五号等,一直以来中国的探月计划是雷声大雨滴小,这也许是给大家的感觉,毕竟中国人并不喜欢张扬,除了每次发射前的关注度以外,后期成果上探月工程办公室似乎宣传力度上是不够的,甚至我们有一个意见,就是探月官方比较内敛,极少用“标题党”来形容我们发现的成果,即使是重大新闻关注度也是不温不火,这和日本、印度以及NASA一贯以来的操作并不相同!这一点我们真得学习再三,我们的科技进步也必须要让大众了解!

绕落回中也就回还没有实施!

二号的的主要成果

三号搭载的设备

三号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发现月球的外逸层水含量的证据,取得的值比哈勃望远镜的探测数据要低上2个数量级,这说明了之前判断的月球存在大量水分子的假说!

跟其他探测器比起来,中国的探月计划是系统性的,综合方面要比除了美国俄罗斯之外任何一家都有详尽得多,并且还有后续跟进,这在就一两个亮点的其他探月计划相比完全不在同一个数量级!各位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后续,不会像人家那样东打一枪,西放一炮!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印度当初发射的月船一号首先在月球的两极发现了水分子,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测器确认月球火山地区存在多个地下空洞,这是由早期月球火山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这些空洞。

那我们国家的探月工程发现了什么呢?

你看看吧,别人的国家月球探测你都知道成果,居然我们国家的探月成果你却不知道了,2004年我们国家正式开展探月工程,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这是第一步,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测量月表元素种类数量与丰度,测量月壤厚度,了解月球土壤特性,了解地月太空环境,为以后登月打下基础。

第二步,2010年,嫦娥二号,顺利成为世界第三个造访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国家,实现150万公里远距离测控通信,获取了高分辨率全月球图像,为嫦娥三号做准备。

第三步,嫦娥三号,2013年,软着陆月球表面,玉兔月球车。

第四步,嫦娥四号,2018年,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第一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月球背面的环境以及月壤,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实现国际上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通信。

可以看出一环扣着一环,一步步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稳扎稳打。

印度、日本他们发现的都是小发现,都是绕月观测发现的,从来没有软着陆月球巡视探测过,而我们的探测工程实现了一系列的国际首次,也是世界上第三个可以月面软着陆的国家,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我国都是世界上探索太空的主力军,而日本与印度只能算作是第二梯队。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科学船坞


鹅___黑质白章,纯黑的基石上,一只大白鹅弯过头来梳理尾部的羽毛栩栩如生。达到与真的鹅的相似度的90%,堪为神品。画面石是被忽视了的价格凹地。由于形象石已经在人们心中捧上神坛,致使市场的价格高攀不起,近些年,画面石一直被边缘化,价格无法体现真正的市场价值,这可能与画面石的一些劣势有关,一方面画面石的确存在画面的表达不够清晰准确,靠人为的想象才能看出理解图案,另一方面,材质不是玉或者玛瑙,在人们传统的心里总觉得差一点,但是,形成画面石的难度和稀有性,一点不比形象石容易,特别是那些相似度极高的精品,神品。所以,其价值被远远低估,窃以为,这种相似度极高的画面石必将接棒形象石,成为收藏的下一个热点。因此,喜欢画面石的藏友们,应该齐心协力,在不同的媒体,经常发声,宣传介绍画面石的稀有性和价值。而那些收藏有神品的收藏大家们,也要毫不吝啬的经常在媒体晒晒自己的藏品,以你们的号召力和感召力,以期形成一个提高画面石收藏价值的大气候。



明文229158067


人类探月的历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前苏联,苏联人用自行研制的“月球2号”卫星第一次撞击了月球表面。而后的美国在这场开始的太空竞赛中也不甘示弱,并在10年后的1969年,第一次实现了宇航员登月。

苏联解体后,苏美之间的太空竞赛结束,与此同时,新兴的航天大国也陆续不断在世界各地涌出,其中在亚洲的,以中国为首的,包括印度和日本都开始了新的太空竞赛。

印度探月并发现水的存在证据是在2008年发现的,日本探月发现巨大空洞则是2017年的成果。

那么我们中国的四次探月又有什么成果呢?让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国家队嫦娥系列探月探测器的目标概述:

但实际上,它们取得成果远比上面看到的要多的多,其中

嫦娥一号卫星:

第一次利用CCD立体相机获得了120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三维月球地形图等成果。在此之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获得过月球的三维立体全月图,而我们做到了。

嫦娥二号卫星:

通过携带的CCD 立体相机、伽玛谱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高能粒子探测器等7 种科学载荷,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等诸多成果,为嫦娥三号的软着陆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嫦娥三号卫星:

完成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330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完成首次天体普查,这对于没有大气层的月球是一个很好的观测效果;首次获得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依据,保证了地面通讯。

嫦娥四号卫星:

嫦娥四号本来只是三号的备胎,嫦娥三号成果完成任务原本是不打算再发射嫦娥四号的,但发射后的嫦娥四号也取得一些成就,包括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近距离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表面照片,现在在休眠,后续还会有更多成果。

科学新视野


随着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完成“绕”和“落”两大关键步骤。

题主所说印度和日本的探测发现,其实不是啥新闻,印、日目前还没实现探测器软着陆,所以基本不会有什么重大发现。

比如印度所说的证实月球表面有水,这根本算不上印度的新发现。早在1994年美国发射“克莱门汀一号”探测器后,就宣布月球有水冰了。

人类探月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并非能一撮而就,印度“大跃进”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月船一号、二号均告失败,就证实了这一点。

莫迪已认识到违背科学规律是行不通的,所以印度计划和日本联合发射探测器。

中国探月计划名为“嫦娥工程”,一共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处在第一阶段。

月球目前已探明储藏了大量的矿产和能源,其中仅氦-3就能供人类使用一万年,毫无疑问月球未来会成为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

要开发资源就必须建立基地,而在此之前就要先做好相关的研究和技术储备。

我国“无人月球探测”分为“绕”、“落”、“回”三步,目前通过发射嫦娥一号至四号探测器,已完成“绕”、“落”两步,未来的五号至八号完成“回”,再进入第二阶段的“载人登月”。

嫦娥一号主要是为了获取月球矿产、能源的分布情况,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测氦-3的储藏量,这个消息我们已经发布,可供人类使用一万年以上。

嫦娥二号是获取更加详细的数据,因为一号是第一次探月活动,技术和设备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嫦娥二号还有个重要的任务,是为下一步探测器软着陆做技术沉淀。

印度这一次软着陆之所以失败,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做前面的铺垫工作,当然资金投入太少、设备差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嫦娥三号是实现探测器软着陆和释放月球车,主要是为了探测月球深层的地质构造,和通过技术研究保障月球和地面的通讯安全。

嫦娥三号有不少重大发现,不过出于保密需要,对外公布的并不多。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月球没有水。

也就是说之前美国、印度所说发现月球有水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由此可见各国所谓的新发现,不一定是真的。有的出于保密,有的可能就是技术失误或其它原因。

嫦娥四号是嫦娥四号的备份星,主要是对三号工作的补充和增加移动探测功能。

就在前几天,我们可爱的“玉兔二号”移动探测器,就在月球上画了个“月饼”和“心”,祝福全中国人民中秋节快乐!



花木童说史


人类发射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是在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一号近距离飞跃月球表面,人类的探月历史已经有60年了。尤其是上个世纪美苏冷战太空竞赛的时候,向月球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有无人探测器、载人登月、无人探测采集月球样本返回地球。

月球极地水冰的存在

虽然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预测月球上的永久阴影区可能存在水冰,但是美苏的数十个月球探测器和载人登月都没有发现水冰存在的证据。而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存在水的证据要归功于印度的“月船一号”绕月探测器,这艘探测器2008年10月20日发射成功,2009年8月29日失去联系,目前仍在绕月运动。

图:左图是月球南极,右图是月球北极,淡蓝色表示存在水冰的地方。图源:NASA

但是一年的探测“月船一号”在月球表面光谱中发现了水元素的谱线,后来由夏威夷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月船1号”探测器携带的月球矿物质绘图仪所得到的数据,确定了水冰的存在。

月球空洞的发现

2017年10月18日日本的空间研究机构根据他们的月球探测器“月亮女神号”所搭载的无线电雷达和激光测距系统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在月球表面存在很多巨大的空洞,根据探测发现其中的一个最大的空洞全长接近50公里,这种空洞的形成可能跟35亿年前月球表面火山活动脱不了关系。

科学家认为这个巨大空洞的发现可能有助于人类未来在月球建立月球基地,这里是最佳的“避难”场所。

我国的嫦娥工程探测月球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发射了嫦娥一号至嫦娥四号四个探测器,嫦娥一号2007年发射成功2009年撞月,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地形图分辨率达到120米,这是人类首次绘制月球立体地形图,最主要的是积累探月经验;嫦娥二号2010年发射,着重探测了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2014年的时候嫦娥二号和地球距离超过1亿公里,这是目前为止中国探测器之最。

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颗登陆月球的探测器携带了月球车玉兔号,嫦娥三号获得首副月球剖面图:

应用月基光学望远镜探测到月球外逸层水含量的最新成果,所测的值比哈勃望远镜的探测数据低2个数量级,同时修正了国外得出的月球上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结论。

最新一次探月是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为后续的落月返回、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积累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