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文|青樓大茶壺

1. 蜀漢與諸葛亮的戰略形勢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全國最大諸葛亮銅像:湖北襄樊諸葛亮文化廣場

諸葛亮作為我國曆史上毋庸置疑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東漢三國的歷史舞臺上書寫了壯麗的一頁,諸葛亮執政蜀漢時期,在總體戰略的大劣勢下縱橫捭闔,為蜀漢贏得了戰略上難以置信的主動形勢,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來了一個極其值得研究的戰略範例。蜀漢作為三國中勢力最弱、領土最小的政權,能夠在強大的魏國面前長期保持戰略主動態勢,不僅僅保持了長期生存,也多次對魏國造成殺傷和邊防壓力。筆者嘗試通過對《三國志·諸葛亮傳》的研讀,分析諸葛亮主持下的蜀漢大戰略。

三分天下中,蜀漢勢力最弱,也處在一個尷尬的戰略環境下。中國歷史的經驗證明,秦巴山區拱衛下的四川盆地易守難攻,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但是北部的秦巴山地和東部的長江巫山造成了四川盆地的極端封閉性,在易守難攻的同時,內部勢力也很難打出四川進軍全國。蜀漢在內的漢高祖劉邦暗度陳倉取得三秦進而奪取天下的重要條件是三秦降王的統治不利;而歷史上再無這樣一個從秦巴山區反攻天下得手的例證。

如果不能獲得四川盆地之外的戰略支撐點或者尋覓到漢高祖的罕見時機,僅僅憑藉四川盆地很難破局,這是歷史上不爭的事實。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河南許昌關帝廟壁畫:隆中對

而諸葛亮在他著名的"隆中對"中就提到秦宛兩路出兵北伐,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夾攻。但是呂蒙白衣渡江,荊州失陷,《隆中對》的戰略設想已經不能實現。蜀漢政權僅剩益州及漢中,攻擊戰略的施展空間非常惡劣。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首先於建興四年南下平定南蠻,為蜀漢獲得穩定的大後方,隨後在建興五年上表北伐。在絕對的戰略劣勢下,諸葛亮的北伐有兩個方向的支撐,首先,蜀漢平定南蠻,使得蜀漢後方穩定,並將南蠻地區轉化為蜀漢的財政、兵力來源之一;然後放下夷陵之戰的舊怨,修好東吳,確保對曹魏的夾擊之勢。即使荊州、夷陵兩戰蜀漢損失難以估量,不僅僅失去關羽、劉備病死,損失軍隊萬計;更重要的荊州與上庸的失守,直接使"隆中對"策略落空。

事實上,諸葛亮在失去巫山以東地區的情境下,必然會明確一點,那就是:蜀漢政權想要求得生路,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北翻越秦巴山區進攻,抓住曹魏政權可能出現的任何漏洞,奪取涼州進而爭取關中。即使不能實現打到關中的戰略設想,也要儘可能擾動曹魏,不給予曹魏一個緩和發展壯大的空間。否則的話,地小國貧,劉備多年征戰收攏的精銳不斷折損的蜀漢,必然亡於不斷壯大的曹魏。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諸葛亮塑像:四川成都武侯祠

史家對諸葛亮存在的一些負面看法,比如窮兵黷武,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從諸葛亮和他身後的蜀漢政權來說,光復天下對其正統性的支持毋庸置疑;而另一方面,假設蜀漢龜縮自守,也必然不是曹魏政權的對手,北伐即使不成功,也會大量牽制曹魏在西北方向的力量,不僅能緩解東吳江淮戰場的壓力並與之相呼應,也能增大曹魏的內政壓力,干擾曹魏在華北的休養生息政策

,從而延緩曹魏對蜀漢的威脅成長。所以說,站在諸葛亮的角度上,必然是"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這樣考慮,姜維的北伐也是有合理性的,只可惜沒能抓住有力的時機,進行充分的準備,演化為所謂的窮兵黷武。這裡,筆者還是要擺出呂思勉先生的經典評價:"從魏齊王芳之立,至高貴鄉公的被弒,其間共計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國後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國多事之秋,蜀漢若要北伐,其機會斷在此間,而其機會又是愈早愈妙,因為愈早則魏國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強半的時間,都在蔣琬、費褘秉政之日,到姜維掌握兵權,已經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國的滅亡,歸咎到姜維,實在是冤枉的。倒是蔣琬、費褘,應負較大的責任。"

二、諸葛亮戰略的實踐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諸葛亮五次北伐路線圖

從建興五年上表北伐起,至建興十二年星落五丈原,諸葛亮五次北伐一次防守,多為小勝與平局,最大成果是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武都二郡。除了街亭大敗以外,蜀漢基本沒有太大的損失。北伐的失敗大都源於蜀漢糧草不足和郭淮、司馬懿指揮下魏軍的據守避戰策略。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得到了實戰檢驗的,能夠以劣勢的兵力持主動態勢。

諸葛亮在歷次北伐中,還是以穩妥謹慎為主,畢竟蜀漢國小兵少,難以承受大的損失。以最小成本博得造成對方儘可能大的損失,能穩妥就儘可能不冒險。這是符合蜀漢現實的,即使冒險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戰果,蜀漢也無法承擔風險帶來的毀滅性後果。典型的戰例就是第一次北伐中著名的"子午奇謀",《魏延傳》中載:"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後世常有人依此事批評諸葛亮不敢冒險,非統軍之才。但事實上,魏延以少數兵力走險道突襲關中,即使長安守將夏侯楙難堪大任,長安作為故都重鎮,魏延難以快速破城;假若洛陽魏軍全力西進,魏延即使攻下長安也難以守住。而且諸葛亮主力能否及時正面突破曹魏防守抵達長安也是一個未知數,畢竟第二次北伐中諸葛亮就沒能突破郝昭據守的孤城陳倉。放眼到整個中國軍事史上,明末"闖王"高迎祥即從子午谷突襲長安,結果被孫傳庭設伏擊殺。所以說,以"

子午奇謀"為代表的一系列軍事冒險行為對於家底有限的諸葛亮來說是不能實施的。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漢中油菜花:魚米之鄉,天府之國,中國最美十大城鎮之一

由於川陝之間的秦巴山區阻礙,蜀漢北伐只能以漢中為起點,經數條山谷通路向北進軍。在這種易守難攻的狹長地形上,曹魏只要固守陳倉等據點,即可封堵諸葛亮的進攻,然後在主力趕到帶來的兵力優勢下,迫使糧草不足的蜀漢退軍。蜀漢能夠在建興七年輕易攻佔武都、陰平二郡也有對方主帥郭淮從戰略角度主動放棄,沒有大力支援的緣故。之於建興六年春、冬和九年、十二年四次北伐,第一次敗於馬謖失街亭,第二次敗於攻陳倉不克,第三次由於李嚴運糧不力只得糧盡退軍,第四次則是諸葛亮在對峙中積勞病死。可以看到,諸葛亮的北伐策略受到了地理與後勤不利條件的極大限制,一旦魏軍堅守避戰,蜀漢就會陷入糧草不足、無法強攻速決的兩難境地,只能在擾動曹魏邊防之後草草撤退,並在撤退中嘗試賺得一定的收益(諸葛亮在六年冬和九年的兩次撤退中先後擊殺魏將王雙、張郃)。

三、諸葛亮蜀漢戰略的可行性

《三國志》: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窮兵黷武?還是高瞻遠矚

新版三國諸葛亮:陸毅

丟失荊州之後,諸葛亮明白《隆中對》原有的兩路北伐計劃落空,只能從不利於攻勢作戰的秦巴山區北伐。此時北伐的難度大大提高,諸葛亮多次穩妥用兵的背後,是在難以改變的戰略態勢中追求可能出現的,能夠改變全局的機會與突破口。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北伐中天水等三鎮望風而降,可惜馬謖指揮不當致使街亭失守,使蜀漢喪失乘勝進軍的大好時機。

也可以說,諸葛亮是在進行謹慎的戰術賭博,希望通過抓住曹魏的戰術漏洞,創造出可以擴大戰果以至於改變魏蜀戰略態勢的戰機。或者說這就是"死中求活"的方案。蜀漢不可能永遠固守四川盆地,只有多次北伐,不斷嘗試去捕捉機會,才有可能存活下來,甚至攻滅曹魏。而這也恰好說明了諸葛亮北伐的戰略必要性。

而從覆盤四次北伐的角度來說,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同樣是具有可行性的。第一次北伐,若守住街亭,那麼蜀漢即便停止前進就地防守天水三郡,也可以將戰線從不利於進攻的秦巴山區推進到渭水流域,極大的改善蜀漢戰略空間,對關中造成西、南兩方面的戰略壓迫。那麼蜀漢極有可能收穫戰略破局這一最佳收穫。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在正面交鋒中打敗司馬懿,後者只能堅守不出;最終魏蜀雙方都因糧盡同時退兵。但事實上是李嚴延誤軍期沒能及時運到糧食。這種本應避免的問題消耗了蜀漢的有利局勢,可以說是曹魏的確露出了可以改變整個局勢的漏洞,但蜀漢沒能把握住。這就說明,諸葛亮這種穩妥積極的進攻,期待抓住對方破綻從而擴大優勢的策略是可行的。四次北伐中,蜀漢最大的損失應該是街亭之戰。除此之外,諸葛亮基本保護了蜀漢為數不多的生力軍,並且儘可能的殺傷曹魏。這都說明諸葛亮的策略在他的多次實踐中得到了合理性與可行性的驗證。之於蜀漢能不能抓住來之不易的戰機擴大戰果乃至改變戰略全局,則是大戰略規劃之外的話題了。

獨評:

總而言之,諸葛亮的蜀漢戰略,是在舊有《隆中對》計劃在實踐中落空的不利條件下,全力爭取轉機的求生存,進而圖統一的現實戰略。諸葛亮在戰略空間極為惡劣的情況下,爭取通過獲得戰術勝利,將戰術勝利轉化為推動戰略局面改變的槓桿,從而實現光復漢室理想。而在實際的戰略實踐中,諸葛亮也儘可能的穩妥行事,為北伐戰略保護軍事基礎,使得蜀漢即使不能吞滅曹魏,也能夠對其不斷騷擾,在延緩曹魏壯大的同時保護自身,把握戰略主動權。至於北伐戰略最終隨著諸葛亮逝世而逐漸瓦解,沒能獲得最後的成功;則是沙盤外的問題,畢竟蜀漢勢力弱小條件不利,沒有較高的容錯率與迴旋空間,這就導致北伐戰略成敗與否,終究不完全是人力所能盡善盡美的。

參考文獻: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pp915

晉,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pp923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魏延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pp1003

呂思勉《三國史話》上海,開明書店1943年版,pp110

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六十二·孫傳庭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pp6786

唐,房玄齡等《晉書·高祖宣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pp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