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張勇:中國正在進入“新消費時代”

張勇:中國正在進入“新消費時代”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受訪者供圖

2019年9月10日晚間,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正式宣佈卸任,已在阿里巴巴集團任職12年並擔任4年阿里巴巴CEO的張勇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今年雙11,天貓成交額再次刷新紀錄。作為雙11的締造者,張勇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張勇表示,中國正在進入“新消費時代”,雙11背後真正的力量,正是中國新消費崛起的力量。在張勇看來,新消費的爆發是今年雙11創新紀錄的重要動力,95後、50後和小鎮青年,正在成為消費的生力軍。而對於政府倡導夜間經濟,張勇認為,“夜經濟”背後正是新商業活力的體現。

未來經濟的增長動能在哪裡?他堅信,數字化沒有國界,而且是大勢所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未來經濟的增長動能,本質上來自創新和數字化的驅動。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一定是消費驅動、體驗驅動。

新消費的爆發是今年雙11創新紀錄的重要動力

新京報:剛剛過去的雙11,被稱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個絕佳窗口,今年的雙11交易額再創新高。據你觀察,這次購物狂歡反映了消費的哪些新動向、新趨勢?

張勇:這已經是阿里巴巴的第11個雙11。11年來,雙11已經成為一個廣泛的經濟和社會現象,見證和經歷了中國商業領域的大變革、大爆發。每一年的雙11,我們都能看到中國消費者、品牌和商家經歷一次新的洗禮。每年“雙11”我們一再挑戰峰值,但是一路看過來,目前的峰值在未來兩到三年以內,就將成為常態。

11年之後,中國正在進入“新消費時代”。雙11背後真正的力量,正是中國新消費崛起的力量。為什麼有這麼多企業願意全身心參與其中?正是因為品牌和商家看到了市場,看到了機會,看到了新消費的力量。新消費的核心驅動力正是創新。新消費深刻重構了人、貨、場,驅動了前所未有的商業數字化變革。這樣的變革,發掘了商業新人口,創造了商業新供給,帶來了商業新行為。未來的雙11必須要做到的正是創新,創新是不變的關鍵詞。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這次雙11阿里在下沉市場、新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戰略,阿里巴巴是如何制定出這些戰略?這些戰略的出臺背景是否與新消費有關?

張勇:所有這些新戰略和新洞察,本質上都是我們看到了新消費時代帶來的歷史機遇。

可能很多人知道,雙11最早的誕生,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當時的淘寶商城剛剛誕生,我們想做一個活動,讓更多人來記住我們。如今11年過去了,雙11對品牌來說,早已不是一個處理尾貨的選擇。雙11的成交額也從2009年的5200萬美元激增到2019年的2684億。今年的雙11,超過299個品牌當天銷售過億。這正是一天之內爆發的強勁商業力量。

作為新消費的重要象徵和表現,新品已經成為品牌實現增長、尋求增量的核心砝碼。可以說,天貓雙11已經漸漸取代西方傳統聖誕節,成為全世界品牌最重視的新品首發節點。我在這裡簡單分享一些數字。超一半的美妝大牌打破慣例,改變了新品發佈節奏,把聖誕禮盒提前到天貓雙11發佈。

下沉市場的爆發,本質上也是希望實現供給和需求能夠更完美匹配,下沉市場的積極參與,也是今年天貓雙11再創新紀錄的重要動力,背後是中國內需的巨大爆發力。一系列國產品牌在今年雙11有超過60%訂單來自下沉市場,一大批國際大牌商品打破圈層壁壘,正在加速走進小鎮青年的家中。我們的傳統業務聚划算通過定製款貨品的供給,深度觸達下沉市場。

新京報:你怎麼理解新消費?它與以往的消費有何不同?

張勇:新供給創造所帶來的新消費,絕對不只是原有消費的數字化,而是真正帶來了新的消費增量。雙11的2684億元見證了新消費的崛起,背後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合力創造性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背後是萬千企業的增長。“新消費”正是以多元化供給和新的消費場景,調動了消費者最廣泛的參與,也成功服務了更多的人。

還是和你分享一些這一次雙11的發現。我們發現有三個人群——95後、50後和小鎮青年,正在成為消費的生力軍。這背後本質上是我們的平臺能夠更好地洞察這些人的潛在需求,激發了他們此前並不具備的消費潛力。這正是新消費的力量。它不僅通過更高效的匹配滿足了人們的潛在需求,更多是創造了新的增量,拓寬了消費的邊界和可能。新消費的核心不在於需求,需求一直都在那兒,而在於供給側,在於我們能不能很好地滿足需求,創造需求。有些產品可能幾年前都不存在,但是今天變成大家生活的必需品,這正是新供給帶來的新消費。

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一定是消費驅動、體驗驅動

新京報:從新零售到新消費,是否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轉變?

張勇:過去20年來,阿里巴巴很幸運地誕生和成長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三年前我們提出了新零售,如今已經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從新零售到新消費,背後正是數字化所帶來的巨大能量。中國目前社會零售總額達到38萬億,可以說,未來這38萬億都將會被完全的數字化,這當中所蘊藏的機會和潛力將是非常驚人的。

我們堅信,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一定是消費驅動、體驗驅動。中國現在大概有3億中產,5年之內,這個數字將會翻番。中國非常大的另一特點則是,一半以上的人口在農村。只有農村農民生活得好了,整個中國社會才真正走上一個新的階段。過去一年阿里平臺上淨增一億消費者,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村的消費者。如何更好地滿足和創造更廣大消費人群的需求,未來依然有巨大增量空間。

新京報:在你看來,未來經濟的增長動能在哪裡?

張勇:我還是堅信,數字化沒有國界,而且是大勢所趨。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未來經濟的增長動能,本質上來自創新和數字化的驅動。只有不斷往前創新,經濟才會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不斷挑戰自我,商業力量才會真正凝聚起來。

新京報:9月10日,你在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宣佈:“未來五年,阿里巴巴服務全球超過10億消費者,實現超過10萬億元以上的消費規模。”如何實現這個階段目標?

張勇:要更好地實現這一5年內的近期目標,關鍵要繼續踐行阿里巴巴的三大戰略——內需、全球化、雲計算和大數據,同時要不斷建設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為商家和品牌提供一整套數字化能力,來幫助更多企業和品牌在數字經濟時代完成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阿里商業操作系統不是一種工具的輸出,而是一種能力和理念的分享,是一種創造。

所有這些努力,也是為了我們更長遠的目標——到2036年,阿里巴巴希望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中小企業盈利,不斷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的分享,能夠更好地助力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讓更多人享受數字經濟的紅利。

新京報:阿里巴巴提出五新戰略也有一段時間了,我們看到了新零售的落地,你怎麼評價盒馬、銀泰以及眾多阿里巴巴線下實體的發展?未來這些將怎樣與天貓和淘寶結合?

張勇:三年前,馬老師首次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發展到今天,“五新”已經成為了“百新”、“萬新”,背後的共同點,正是各行各業都在全方位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從“五新”到“百新”,中國經濟和消費圖景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在數字化驅動和承載的新經濟和新社會當中,一切都在被重新定義。無論是線上線下,我們面對的都是同一群消費者,一群被完全數字化了的消費者,線上線下是同一個世界,數字化是同一個夢想。

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社會元素未來都會變成一個數字化的ID。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在這樣一個新的數字化時代長大,他們喜歡消費,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阿里巴巴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創新。

新京報:新零售之外,新制造、新技術等,阿里巴巴會在明年進一步加強嗎?他們對新消費的意義是什麼?會怎樣組合?

張勇:今天所有客戶都在討論“全球增長看中國、中國增長看線上、線上增長看阿里”,我們要去想“如何跟客戶對話”,如何能夠讓我們的客戶看到他沒有看到的未來。基於這樣的思考,從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等多個維度,尋找面向未來的增長機會。

面向未來增長,我們要真正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平臺優勢。做平臺,第一要有硬實力,對未來看得更遠、看得更深,抓增量機會,才能構架面向未來的平臺。第二,做平臺要有利他之心。為了成就他人,幫助我們的商家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這是我們今天做平臺需要的初心和出發點。

談收購網易考拉:全球化是阿里長期的重要戰略

新京報:阿里巴巴歷史上多次將天貓和淘寶分合,這些組織架構的調整都有一定的原因。如今蔣凡統一管理這兩塊業務,這是基於什麼考量?

張勇:淘寶天貓生態的進一步打通,正是為了共同創造新消費。淘寶天貓本質上面對的都是同一群消費者,同一批客戶群體。淘寶已經成為中國最大、最完整的消費生活社區,天貓則成為全球最大品牌聚集地。在阿里經濟體的大生態中,淘寶天貓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國新消費浪潮中,共同成為創造中國新消費新的動力之源。

我們在內部經常說,一張圖,一顆心,一場仗。這樣的組織調整,本質上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服務中國的7億消費者,更大程度激發經濟體內部的活力。

新京報:對於未來,阿里巴巴會有新的收購計劃補充目前的經濟體嗎?在你看來阿里巴巴“動物園”還需要添加什麼?考拉的收購是意外驚喜,還是籌謀已久?

張勇:阿里的投資是多元化的,並非全部是收購,有大量投資是參股。但在重要的戰略項目上,我們選擇了收購。在我看來,如果想發生化學變化,就必須要打通血脈。我們會不斷面向未來,尋找和探索更創新、更好代表和引領未來的新商業機會。

新京報:考拉的收購是意外驚喜,還是籌謀已久?

張勇:關於考拉,在剛剛結束的進博會上,大家應該也感受到了中國消費者對於進口商品的熱情。對阿里來講,我們今天已經服務了中國國內七億消費者,當然我們也在走向全球化,全球化是阿里長期的重要戰略。對中國的七億消費者來講,我們做的事情非常直接,就是怎麼樣能夠跟我們的商家,合作伙伴一起,把全國全世界最好的商品、最好的服務,通過這個數字化的平臺能夠到中國的消費者手裡去,讓他們能夠體驗和消費到。

“夜經濟”背後正是新商業活力的體現

新京報:如今政府倡導夜間經濟,阿里巴巴哪個經濟體會承擔相應的職責?會是餓了麼的本地生活嗎?還是會有新的成員去負責這塊業務?你認為這會是另一個翻倍成長的機會嗎?

張勇:一直以來,阿里都在不斷探索各種新的商業和消費場景。正像你所提示的,我們當然留意到“夜經濟”對整個阿里巴巴經濟體業務的提振,這背後正是新商業活力的體現,我們也致力於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吃穿用行的全方位體驗。

今年夏天,阿里巴巴也正式發佈了《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我也在這裡分享一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豐富了人們夜間消費的圖景,夜間淘寶網購佔全天消費比例超36%,盒馬鮮生、口碑餓了麼等帶動夜間餐飲消費增長,觀影觀演等文化消費成為夜間消費的新內容……超7億消費者的購物車正在拉動夜經濟增長。中小商戶在夜間迎來生意的又一個高峰,不打烊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在深夜值守,街頭奔忙的外賣小哥、燈光下的淘寶主播、形形色色的人都感受過夜經濟帶來的變化。

新京報:從下沉市場到夜間經濟,中國的消費潛力正在逐步釋放。在你看來下一個風口會是什麼?消費如何連接世界?

張勇:我一直跟團隊講,要做造風者,而不是追趕風口的人。重要的是去創造和定義風口,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機會。造風者是比較宏觀的表達方式,具體到商業上,就是如何重新定義一個又一個新的場景。我們從來不把任何業務作為單一業務,每個業務都是新場景的延伸,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整體。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你認為2019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什麼?2020年是否會延續?

張勇:過去一年讓我們感受深刻,同時也堅信會繼續延續的,正是中國經濟的增長越來越走向消費驅動、體驗驅動。

新京報:2020年最看好哪項新科技?

張勇:我曾經分享過一個觀點,大數據是能源,算力是引擎。算力將是未來技術進步的核心競爭力。對大數據的高效使用將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能力。我們在今年雲棲大會上也發佈了自主研發的芯片含光800,它也是目前全球最強的AI推理芯片,我們必將在芯片領域和其他尖端科技領域繼續探索。

新京報:假如你在2020年開始創業?會做什麼?為什麼?

張勇: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斷開創新賽道,創造新機會。今年已經是我在阿里巴巴的第12年,我一直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創造者,抱著創造者的心態去做事,才是樂趣所在。我們希望阿里巴巴成為員工實踐新思考,創造新機會的最佳土壤,不僅是創造新產品、新技術、新業務,更是在創造新的工作方式,共同去創造未來。

新京報:2019年哪項改革措施你最關注?

張勇:阿里巴巴的20年很幸運成長於這個大時代,也感恩這個時代。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者基數,並且數字化程度最高,這是中國的巨大優勢。

可能很多人也看到了新聞,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阿里雲的創始人王堅博士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博士作為阿里這樣的民營企業技術帶頭人代表當選院士,也是國家對阿里自主創新技術建設成果的巨大肯定。未來我們有義務站在世界級科技進步的第一線,承擔更大的責任。

新京報記者 金彧 梁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