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幷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慈禧並未登基稱帝,只是垂簾聽政)。

武則天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傑出女性角色,武則天應該首當其衝。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帝,雖然是個女性,但是她治理下的江山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並不輸給她的丈夫李治,還有自己的兒子。在古代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武則天當政期間也不例外,只是武則天沒有像其他皇帝那樣張揚而已,只是養了面首,其中一個面首名叫薛懷義,是一個和尚。武則天為什麼會喜歡和尚呢?
武則天在唐高宗病逝後,實際上已經成為朝中真正的“獨裁者”,當然,她並不滿足,她想名正言順地坐上皇帝寶座,為此,她做了很多“順應天意”的事。比如說造字、比如說造祥瑞……
這其中還做了一件大事——修建明堂。明堂的主要意義在於借神權以佈政,宣揚君權神授。武則天曆經一年時間,精心設計,花費大量精力、物力、財力修建成了明堂。

明堂
史載高三百尺,並無疑問,但尺是唐尺,唐朝一尺約為三十點二釐米。則明堂高達八十六點七米,邊長則是九十點六米,面積達到了八千二百多平方米!何其巨大和輝煌。
明堂修好後,武則天在明堂裡祭天祭祖,在這裡,她首次穿上了帝王專用的袞冕,佩帶玉圭,手執鎮圭,行初獻之禮,唐睿宗李旦為亞獻,皇太子李成器為終獻。這個禮數首次體現了帝王千秋大業的傳承序列,武則天顯然是在為“轉正”做最後的鋪墊。同時,武則天宣佈改元“永昌”,在明堂裡大宴群臣後,正式在明堂裡辦公,處理政務。“天子坐明堂”預示著新一輪的改朝換代即將到來。
也正是因為武則天修明堂之舉,天下的“偽明堂”——寺廟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而和尚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遍佈天下,多如牛毛。而出於政治需要,武則天對這些僧人“敬重有加”。長此一往,給世人一個假象就是:武則天喜歡和尚。
武則天選擇薛懷義當面首,倒不如說是武則天是看中了薛懷義的身份,薛懷義是個和尚,而且是個有野心,會做人的和尚。和尚信的是佛,背後代表的也是佛。武則天選擇佛教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點就是武則天曾在寺廟出家,對於佛教,有著很深的崇拜。武則天在李世民去世的時候,曾在感業寺出家,並且在感業寺再次邂逅李治,然後被帶了回來,所以在心理上來說,佛教其實也是武則天的一個信仰。
武則天和薛懷義
再者,佛教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在唐朝,佛教也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一個歷史源遠流長的佛教,很容易影響一個國家。而且當時佛教講究眾生平等,而武則天一個女子做皇帝,需要一個說法支撐,而佛教的這一說法剛好合適,所以才大肆推崇佛教,而薛懷遠也是一個和尚,讓薛懷遠做面首,其實也是出於想讓和尚薛懷義能夠代表和尚站在自己這邊。
而且眾所周知,和尚不近女色,所以薛懷義頻繁出入武則天的寢宮並不會讓人詬病。其實說到底,也是一塊遮羞布的事情。武則天知道薛懷義居心不良,但是越是這樣的人也就越容易控制,所以才選了薛懷義當面首。而且薛懷義本人長得也不賴,所以武則天出於多方面考慮,選的自然是和尚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他雖然出生貧寒,長大後甚至靠賣假皮膏藥來維持生活,但他長得英俊瀟灑,身體健壯,再加上年輕,而且能說會道,極為符合武則天挑選男寵的標準。武則天的女兒千金公主把他獻給武則天后,武則天對其極為寵愛。但作為皇帝,公然於宮中偷情有傷風化,有損名聲,為此,武則天做了瞞天過海之事,她把馮小寶改名薛懷義,幷包裝成白馬寺主——薛主。然後又讓他與太平公主的丈夫駙馬薛紹聯宗,讓薛紹稱他為叔父,極力抬高薛懷義的地位。再然後千方百計讓其立功,給其加官進爵,使其仕途平步青雲,天授元年(690年),薛懷義被封為右衛輔國大將軍、鄂國公。
個人覺得,武則天喜歡和尚最主要的是——天性。武則天本來就是個荒淫無度的人,她當皇帝后,給自己找到了很多男寵。而其中薛懷義是她的第一位男寵,也是最為寵愛的男寵。
薛懷義原名馮小寶,他雖然出生貧寒,長大後甚至靠賣假皮膏藥來維持生活,但他長得英俊瀟灑,身體健壯,再加上年輕,而且能說會道,極為符合武則天挑選男寵的標準。武則天的女兒千金公主把他獻給武則天后,武則天對其極為寵愛。但作為皇帝,公然於宮中偷情有傷風化,有損名聲,為此,武則天做了瞞天過海之事,她把馮小寶改名薛懷義,幷包裝成白馬寺主——薛主。然後又讓他與太平公主的丈夫駙馬薛紹聯宗,讓薛紹稱他為叔父,極力抬高薛懷義的地位。再然後千方百計讓其立功,給其加官進爵,使其仕途平步青雲,天授元年(690年),薛懷義被封為右衛輔國大將軍、鄂國公。
俗話說愛屋及烏,武則天最為寵愛的男寵“出生”和尚,她自然對其它和尚也高看一等、厚愛一籌了。
綜上所述,世人覺得武則天很喜歡也就不足為奇了。
閱讀更多 微胖的時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