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今天,家里人告知我们村做社了,说起做社,在我们玉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有些地方的叫法不一样所以不明白。所谓做社就是一个村的族人在土地公公神位上杀猪拜神,然后大家一起分猪肉和那些汤粥来吃。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据我所知,我们玉林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民间活动。至于日子各地不同,次数有不同。据我所知,我们村一般每年做四次社,有不同的叫法。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每到做社当日,村里会有一个志愿村民早上就来收米去煮羹粥,每家大概是半斤米。这样一来就能定有多少份社,然后会有几个志愿的社头人就开始买猪来杀(回头大家把钱捐回去),每个地方根据人数的多少来定杀几头猪。当把所有的支出总数算好了后就定每一份应该收多少钱,回头人家来担社时候就会交钱。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社头们杀好猪开始拜土地公公,拜完了就分工合作,有的分社肉,有的煮社粥,有的负责收钱……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而村民们就开始拿好锅碗瓢盆准备出发去担社,当然一定要记得带上东西去供奉土地公公。去到那里先拜了土地公公,然后才去交钱。最后就是在那里等,当全部社肉分好,就是叫名字,叫到谁就去领猪肉,顺便打社粥,然后就可以回去了。并不是说这就完事了,按照我们村的风俗,担回去的社肉社粥要还要拜过村里的祠堂,那里有我们的老祖宗们,这叫孝敬,只有拜完了才能回家去食用。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本人也去担过不少社,特别是小时候很喜欢去,因为在现场,分到社肉的时候去可以先品尝的,所以大人们都是先给一大块瘦肉我们小孩子吃了先。真的感觉非常美味,现场很嘴馋,吃了还想吃,但是大人又不肯给太多,要回家晚上炒了才给吃,但是炒过之后就不想吃了,感觉没有那种清甜的味道了。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说,社肉最好在现场吃,要不然过了一个田头都不香了!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当然,以上只是按照我们那边的风俗来讲述,但是我们玉林那么大,各地的风俗还是不一样的。

玉林的朋友应该都懂得什么是“做社”吧,也许有些地方叫法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