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國際著名權威雜誌《柳葉刀》近期發佈了一項全球飲食領域的首個大規模研究結果,得出的結論讓人震驚,中國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竟然比美國高了許多,其中因為飲食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的第一名。而在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中低雜糧飲食尤為突出。

雜糧又稱粗糧,是相對於人們日常吃的精米精面而言,主要包括全麥粉、燕麥片、紫米、玉米、高粱米、蕎麥、薏米、青稞等。其相較於精米精面而言,含有更豐富的植物蛋白、B 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及纖維素,在多種疾病的防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7年“全民營養周”,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穀物營養健康宣言”,倡導“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的飲食結構,強調應該增加全穀物在居民膳食中的攝入,宣傳口號是“全穀物,營養+,開創穀物營養健康新時代”。並且指出雜糧應占全日主食攝入量的三分之一。

究竟每種雜糧都有哪些特點及功用呢,以下將為您介紹幾款五穀雜糧供您選擇。

1、全麥粉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全麥麵粉是整粒小麥在磨粉時,僅僅經過碾碎,而不須經過除去麩皮程序,是整粒小麥包含了麩皮與胚芽全部磨成粉即稱為全麥麵粉。

小麥:味甘,性平。歸心、脾、腎經。能養心,健脾,益腎,除熱,止渴。用於脾胃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心煩不眠及汗出等,也可用於消渴症。

小麥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與大米相近,蛋白質含量高於大米,尤其鈣的含量較為突出。

2、燕麥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燕麥:味甘,性平。歸脾、肝、大腸經。能和脾益肝,滑腸,止汗,催產。用於脾胃不足,大便不暢,也可用於孕婦催產。

燕麥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與大米相近,蛋白質含量高於小麥,現代研究發現燕麥具有降血脂作用,可作為高血壓、冠脈硬化、腦血管病患者的輔助食物。

3、小米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小米:味甘、鹹,性涼。歸脾、胃、腎經。能益氣和中,益腎,除熱,解毒。用於脾胃虛弱證,產後調養,本品性涼,經常服用可以解熱毒。

粟米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含量與大米相近,而脂肪含量略高於大米,其他維生素及礦物質含量也較大米豐富。

4、玉米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玉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能調中開胃,利尿消腫。用於脾胃虛弱,水腫,小便不利或砂石淋,用於消渴症。

玉米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含量略低於大米,還含有B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

5、蕎麥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蕎麥:味甘、微酸,性寒。歸脾、胃、大腸經。能健脾消積,下氣寬腸,解毒斂瘡。用於胃腸積滯,白濁帶下,癰腫瘡瘍,及燙火傷。本品性寒,脾胃虛寒者慎食。

蕎麥含有類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降血糖、降血壓等作用。

6、薏米

務必收藏!中醫教你如何吃好五穀雜糧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能利溼健脾,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用於脾胃虛弱證,水腫,小便不利,也可用於風溼痺痛,辯證用於肺癰或腸癰等症。脾虛胃寒慎食。

薏苡仁含脂肪油、氨基酸、維生素B等多種物質,具有解熱,陣痛,降低血糖和明顯的抗癌作用。

五穀雜糧大多具有健脾益胃、扶助正氣之功效,穀物中大多數性味甘平,少數性味偏涼(如蕎麥、苡米)或偏溫(如高粱),患者可按其體質之寒熱虛實加以選擇,以做到粗細搭配有利於形成健康的飲食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